時濤
摘? 要:本文針對高中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如社會因素、學校因素與個人因素等,進行綜合的分析,并簡要介紹了研究高中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成因與克服對策的現實意義,如提升高中體育教師的職業素養與工作熱情,讓教師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體育教學當中,并提出針對性較強的克服對策,以便為高中體育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同時希望能夠為有關學者提供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師? 職業倦怠? 學校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190-02
作為承受壓力較多的重要職業之一,教師職業也是出現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現階段,教師職業倦怠現象逐漸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結合高中體育教師職業倦怠進行理論分析,明確高中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產生原因,提出有效解決對策。
1? 研究高中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成因與克服對策的現實意義
所謂職業倦怠,主要指的是個體針對壓力反應缺乏良好的應對措施而產生的和職業有關的綜合癥狀。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職業倦怠是一種心理失衡,受心理失衡的影響,人體的征程生理功能被打亂,常見的有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等問題。在教師職業群體當中,有50.4%的教師有職業倦怠現象,其中,高中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表現最為明顯,通常表現為對自身的教學成果沒有成就感、時常覺得自身的工作沒有任何意義[1]。
為了能夠讓高中體育教師更好地融入到日常體育教學當中,找到體育教師職業倦怠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特別關鍵。對于女體育教師來講,其職業倦怠程度要高于男教師,其情緒衰竭速度較快。通過分析高中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成因與克服對策,能夠幫助高中體育教師更好地進行自我職業定位,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2? 高中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及克服對策研究
2.1 個人因素
第一,從個人角度來分析,因為高中體育教師不能夠認識到自身職業價值,受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時常出現職業倦怠。高中學生的學業壓力特別大,通過開展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夠讓學生的身心更加健康,但是,由于部分高校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忽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再加上高中體育教師對自身工作缺乏重視,在體育教育教學當中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經常出現職業倦怠現象[2]。
第二,高中體育教師的學習意識較差,由于高中體育教師的學習意識比較少,認為自身的工作就是每天上課,沒有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課余時間。調查表明,大部分的高中體育教師很少學習,有的教師根本不看教科書,仍然運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體育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得不到良好的創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高中體育教師不按照課程標準上課,隨意性特別強,將上課視為謀生的基本手段,形成嚴重的專業倦怠[3]。
為了幫助高中體育教師更好地克服職業倦怠,體育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第一,充分認識到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價值。體育鍛煉是肢體的舒展,每名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體情況,靈活安排教學教學內容,并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帶領學生共同進行熱身動作,避免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中出現運動損傷。
第二,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業余時間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對于高中體育教師來講,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傳播體育精神,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高中體育課程學習當中。學生在體育運行當中,注意保護自己,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能夠緩解體育教師心理壓力,減少職業倦怠現象的發生。
2.2 學校因素
第一,高中體育教師的工作量比較大,每名體育教師每周需要上18節的體育課,由于工作強度特別大,再加上學生數量多,使得高中體育課程教學難度越來越大,教師容易身心疲勞,長時間作用下,特別容易產生倦怠[4]。
第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體育教師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對待,由于體育課并非高考科目,位于教學的邊緣地位,這種無形的不公平待遇,讓高中體育教師認同感不斷下降,嚴重影響其教學情緒。
為了幫助高中體育教師更好地克服自身倦怠感,學校需要結合高中體育教師的實際教學情況,給予良好的支持:
第一,為高中體育教師提供良好的晉升空間。和語文、數學等學科相比較來講,體育學科比較特殊,使得體育教師的晉升空間小,如果學校不給于良好的支持,體育教師特別容易產生倦怠感,因此,學校要制定良好的體育教師發展模式,并對該模式進行合理的優化。例如,鼓勵體育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提升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水平,讓體育教師的教學成果得到更好的傳播。學校還要結合體育教師的日常表現情況,給予良好的評價,讓高中體育教師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自身工作不足,進行有效整改,消除自身的職業倦怠。
第二,鼓勵高中體育教師主動參與科研工作。對于一些工作時間比較長的體育教師,由于其教學經驗較為豐富,可以主動為新教師進行培訓,將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進行傳承,讓新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自身工作,充分激發體育教師的教學熱情,減少職業倦怠。由于體育學科與室內教學學科的教學環境存在一定差異,體育教學通常在室外進行,例如操場,在露天環境下進行體育教學,風吹日曬是很難避免的,故體育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5]。
2.3 社會因素
高中學生家長認為孩子上高中的主要目的是考上好的大學,對體育學科教學缺乏重視,久而久之,學生也被灌輸這種思想,社會對高中體育教師的認同感特別低。雖然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但是,社會對高中體育教師缺乏認同感,降低高中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高中的身體素養問題是社會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高中學生身體素養,避免高中體育教師出現職業倦怠,學生家長、學校與學生要提高對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視,讓高中體育教師能夠更好地找到存在感,進而真正達到克服倦怠的目標。
3?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中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及克服對策進行合理介紹,學校、社會與高中體育教師自身通過不斷改進,能夠有效減少職業倦怠現象的發生。對于高中體育教師來講,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并結合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可能遇到的難題,主動與老教師進行討論,并制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在提升高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鳳英,張艷慶.基于CSSCI對我國體育教師科學研究計量的可視化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8,40(5):114-118.
[2] 唐君玲,李向陽,邢香玉.湘西地區中學體育教師職業倦怠及影響因素研究[J].科教導刊,2018(9):191-192.
[3] 張華.獨立學院經營模式對緩解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的推動作用[J].知識經濟,2018(14):144-145.
[4] 覃少菊.廣西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職業能力構成與現狀調查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109-110.
[5] 陳宏.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應對策略分析[J].現代交際,2017(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