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瑞江
摘? 要: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和掌握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對體育鍛煉效果的反饋,是反映大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成績、學生健康狀況和檢驗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主要指標之一,該研究對目前高職院校體質健康測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體質健康測試? 高職?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4.49?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c)-0061-02
1? 高職體質健康測試存在的問題
1.1 領導不重視
按照國家制定的《體質健康測試標準》中明確指出,體質測試工作必須由校長牽頭實施,并由學生處、教務處、體育部、校醫院等部門共同參與,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高職院校并不重視此項工作且自身機構配備不全,如體育部、校醫院等。高職院校受經費、人員等因素的限制,并沒有成立相關組織或形成方案,體質健康測試多由體育教師利用體育課程的時間完成,并沒有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
1.2 教師不重視
高職院校普遍不重視公共課程的建設,尤其是體育課程。因此體育師資不足一直是高職院校存在的普遍問題。高職院校體育測試多不成立專門的測試隊伍,多數是將測試任務直接分配給體育教師利用體育課時間進行。因為體育教師配備較少,導致每名教師承擔體質健康測試的任務較重,除了組織測試外還要對測試數據進行匯總、檢查、整理,由于工作量過多,沒有相應的獎勵機制,多數老師疲于完成任務,因此在測試過程中對自身工作要求較低,責任心不夠。
1.3 學生不重視
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體質測試的目的所在,對體育鍛煉的目的不明確,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覺得體質健康測試對自己沒有多大關系,從而抱著應付的心態,在體質測試的過程中沒有拼盡全力,沒有發揮出自己的真正潛力,甚至出現不測現象以及替測等作弊現象,學校也沒有相關的監督處罰標準,造成體測中不良現象層出不窮,影響學校上報數據的真實有效性。
1.4 宣傳不到位
很多高職院校由于自身對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除在體質健康測試前提及《體質健康測試標準》外,基本上沒有開展其他貫徹實施《標準》的宣傳工作。由于宣傳不到位,導致師生對體質健康測試不重視,參與積極性不高。職業院校由于自身特點,重視專業課程的發展和宣傳,忽略了對體育鍛煉的引導和宣傳,這既不利于學生體質健康,也不利于高職學生掌握全面育人的本領。
1.5 器材嚴重短缺
很多高職院校對體育教育發展投入不大,管理者對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不重視,因此在測試學生體質健康活動中采用的仍舊是傳統的、陳舊的設備儀器。儀器老舊、數量不足,不但使體質測試數據的準確性無法保證,不符合測試標準需求,更是嚴重挫傷了師生的積極性。一方面,由于儀器數量的限制,導致測試戰線拉長,測試儀器常出現問題,出現許多學生重復測試的現象,不但教師測試工作量翻倍,而且打擊測試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儀器老化在測試過程中導致問題頻發,出現許多學生重復測試的現象,學生認為這項測試沒有意義,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1.6 保障制度缺失
職業院校對測試工作不夠重視,沒有成立多部門聯動的機制,因此在體質健康測試的過程中,基本是體育老師“單打獨斗”,這都為測試工作帶來了嚴重的隱患。例如在測試過程中學生出現疾病的發作,運動引發的痙攣、抽搐,或者測試教師出現身體損傷,都沒有辦法得到及時的救助。對有些稱病的學生,測試老師無法判斷,為了避免發生事故,測試老師往往睜只眼閉只眼,這樣也讓學生有了僥幸心理,不測、代替測試等作弊現象時有發生。保障措施的缺失,讓教師和學生沒有辦法全力以赴地進行體測。
2? 完善高職院校體質健康測試的對策
2.1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組織全院上下認真學習有關文件和《體質健康測試標準》,提高全院師生的思想認識。高職院校領導要以身作則,嚴格按照《體質健康測試標準》中的要求規范工作,對《標準》的實施多加關心和指導,建立完善的監管和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責任,確保在學院的統一領導下,有關處室、二級學院加大力度,全力做好此項工作。
2.2 建立完善的制度
高職院校應針對測試工作建立完善的體質健康測試規章制度,以指導學校的測試工作,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建立規范的獎懲機制,從而提高測試教師的積極性,保證測試工作能夠高效完成;建立完善監督機制,加強對測試教師的監督,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增強工作責任心,加強對學生測試的監督,嚴禁代替測試、不參加測試的現象發生。
2.3 加大資金投入
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對與體育教育的投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加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這一項上的資金投入,切實改善體質測試的條件,徹底改變儀器老舊、數量不足的老問題。另外,高職院校應積極改善教學和鍛煉的環境,加大場館、器材、設施的投入,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從而為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改善創造條件。
2.4 提高教育質量
高職院校應該充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強教學的實效性,促進職業教育體育教學的改革發展,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高職院校特點,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對于各種不同體質、不同專業的學生,將體育教育與職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有針對性、有層次、有特點的教學和輔導,為高職學生營造一個體質健康提升的平臺。教師還應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根據體質健康測試的數據,增加關于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標準、意義、程序以及技巧等理論知識的傳授,加大身體素質的練習,組織學生進行合理科學的訓練。在課堂外多組織和開展一些體育競賽,豐富體育課教學內容,激發更多的學生參與鍛煉,應將課外體育活動作為體育課程的補充和延伸,使其成為高職院校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課外體育活動的教育功能,激發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動機和興趣,為有效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服務。
2.5 加強宣傳力度
高校應充分重視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宣傳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宣傳內容應該包括基本內容和實踐技巧,使得學生能從意識上、觀念上認識測試工作的重要性,能夠以進取、積極的心態參與到測試中。高職院校還應營造獨特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學生們通過學校的體育運動設施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提高體育意識,營造健康和積極向上的體育文化氛圍,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體育運動中去,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6 健全保障機制
高職學院應確保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安全、健康性,使得測試工作有序、高效完成。第一,高職學院應組織師生參加各種急救培訓,提高安全意識,掌握自救、急救本領;第二,在測試過程中,必須安排醫務人員全程陪同測試,隨時處理突發事件;第三,學院通過初次體質測試,建立學生個人檔案,對重病、殘疾學生的情況及時掌握;第四,做好體質測試前的器材、場地安全檢查,杜絕隱患存在,保障學生在體測中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趙建林,袁旭.試析強化體育教學與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良率的關系[J].科教導刊,2011(4):85.
[2] 陳海燕,楊燕,吳念.學生體質健康促進與學校體育應對措施[J].浙江體育科學,2012(7):15.
[3] 羅華平.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與體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以湖南省高職院校為例[J].運動,2016(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