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亮 劉本銀
(華能西藏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西藏自治區某電站采用河床式開發方式,在左側河床布置河床式廠房,主河床布置5 個溢流表孔,共1#~24#壩段,設計為混凝土重力壩,電站總裝機容量360MW。帷幕灌漿試驗施工選擇在16#壩段進行,廊道高程3196m,建基面高程3190m,樁號為0+380.85m~0+389.85m。帷幕灌漿試驗施工于2018 年3 月10 日開始,2018 年4 月25 日完成,共完成23 個鉆孔帷幕灌漿施工。帷幕灌漿廊道設計為U 形臺階式布置,最高高程為24# 壩的3225.5m 高程,最低高程為11#壩段的3269m 高程,在23#壩段3215m 高程設置對外交通廊道;帷幕灌漿廊道設計尺寸高3.5m,寬3.0m,16#壩段由炭質板巖組成,存在炭質板巖條帶,巖層呈極薄結構,結構密實,強度較低,遇水易軟化。前期物探檢測過程中發現壩基巖層中存在瓦斯氣體。
帷幕灌漿試驗施工安全風險隱患識別。安全風險識別就是要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與其他事故的成因一樣,都可以歸結為四類因素,通常稱為“4M”要素:即人(Men)、物(Machine or Matter)、環境(Medium)和管理(Management) 因素[1]。依據軌跡交叉理論,即人、機、物及環境各自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并不立即或直接造成事故,而是需要其他不安全因素的激發[2]。具體可參照軌跡交叉理論事故模型[3],見圖1。依據軌跡交叉事故模型,安全風險識別對灌漿過程中的人、機、物及環境的安全影響因素進行了識別分析。安全風險因素分析表見表1。

圖1 軌跡交叉理論事故模型

表1 帷幕灌漿試驗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因素分析表
通過對帷幕灌漿試驗段施工安全風險因素的識別,已經明確了該項目實施存在的安全風險因素,為明確施工風險控制重點,對安全風險重點采取必要的資源投入,確保安全風險管理有效。下面對本項目存在造成人員傷亡、設備財產損失及工期延誤的風險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度量。其中,帷幕灌漿試驗區施工安全風險分析遞階層次結構模型的構造見圖2。同時應用兩兩比較法構造所有的判斷矩陣,其中判斷尺度表示要素Ai對要素Aj的相對重要性的數量尺度見表2[4]。
組織參建各方通過對遞階層次結構模型中準則層和風險類型層的影響因素進行兩兩要素間的重要程度打分,得出準則層和風險類型層的判斷矩陣,并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通過計算帷幕灌漿試驗施工的安全風險類型綜合重要程度,得出了安全風險類型關注重要程度排序,其中中毒風險、爆炸風險、人員窒息風險排名前三,需要投入必要資源和措施對其進行管控。

表2 要素Ai 對要素Aj 的相對重要性的數量尺度
通過帷幕灌漿試驗施工安全風險度量得出施工過程中出現中毒風險、爆炸風險及人員窒息風險對項目安全管理影響最大。針對上述三種安全風險類型,在帷幕灌漿試驗施工前明確參建各方職責和應對措施,同時加強過程監督檢查,避免安全風險隱患發生,產生安全事故。重點安全風險應對措施見表3。

圖2 帷幕灌漿試驗區施工安全風險分析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表3 廊道帷幕灌漿試驗施工重點安全風險類型應對措施
本文結合某水電站帷幕灌漿試驗施工的地質條件、施工環境及施工布置、工藝特點,對帷幕灌漿試驗施工過程中安全風險因素進行了識別,確定了帷幕灌漿試驗施工的安全風險因素分析表;運用層次分析法和安全風險類型因素影響重要程度賦值方法,構造判斷矩陣定量分析,找出了安全風險因素中需重點管控的三種安全風險因素,提出了應對措施,明確了帷幕灌漿試驗施工安全風險管控重點,為后續帷幕灌漿施工安全風險管理提供了依據。本文帷幕灌漿試驗施工安全風險識別、度量及應對分析過程值得其它水電工程帷幕灌漿施工安全風險管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