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年輕時傲氣十足。一天,他在田間小路上行走,迎面走來一個村姑。村姑挑著一擔泥,兩人誰也不愿走下田地給對方讓路,結果兩人都無法繼續前行。最后,村姑提出,她出一上聯,如果蘇東坡能對出下聯,她就心甘情愿讓路。
村姑吟出的上聯是:一擔重泥擋子路。蘇東坡一聽,這個上聯十分了得!其中的“重泥”是孔夫子的字“仲尼”的諧音,子路又是孔夫子的學生,要對得恰當十分不容易,一時竟想不出下聯。
兩邊在水田里插秧的農夫見狀,好一陣哈哈大笑。情急之下,蘇東坡竟然觸發靈感,大聲回應道:兩旁夫子笑顏回。
此下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顏回也是孔夫子的學生,正對應了子路。可以說,此下聯毫不輸于村姑所出的上聯。然而,蘇東坡卻敬佩村姑的才氣,主動脫下鞋襪,步入田中,給她讓了路。
(王能貴)
笑話林
靈機一動
早晨帶弟弟去公園跑步,無意中發現二舅也在晨練。我倆一邊小跑一邊興高采烈地喊著“二舅,二舅”,想著上前打個招呼。跑到跟前才發現認錯人了,人家回過頭詫異地看著我倆,我只好接著喊:“三九、四九、五九……”
睡到半夜,丈夫突然轉過身,緊緊抱住妻子說:“老婆,這輩(被)子太短了。”
妻子醒了過來,聽到丈夫這句話,感動得掉下淚來。
誰知丈夫接著說:“我都蓋不到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