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字翔
[摘要]城市環衛作業擾民即作業時間問題由來已久,看似小事卻是民生大事,也是當下幾乎國內每個城市管理者都感到棘手的難點、熱點問題,本文擬就此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可行的解決思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垃圾清運;信訪;集置點
一、環衛作業擾民問題的緣起
目前全國各城市的環衛作業時間主要集中在凌晨3:00至中午12:00間,現國內主要城市中的垃圾清運已普遍采用清潔直運模式即機械化環衛車輛到居民小區直接收集、運輸生活垃圾。但隨著而來的是,由于采用的是機動車作業,由此產生的作業聲響在清晨確實會給市民的休息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當前各地市民要求大幅度將時間延后至早晨9:00之后或晚上9:00前,此類信訪件在各城市信訪管理中均占有一定比例,足見此問題的重要性,系城市管理中的一個熱點問題。環衛作業是社會小事卻是民生大事,市民提出的要求調整作業時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縱覽國內各城市環衛現狀,作業時間尚無法全面后延,主要是因為尚存在大量現實問題不能解決。
二、解決環衛作業擾民問題的困難分析
(1)清掃保潔及清運垃圾時間不能延遲,否則會造成城區垃圾堆積現象。前端環衛晨掃(道路普掃)作業時間一般在凌晨4:00~早6:30分之間完成,保潔清掃后的大量生活垃圾和道路垃圾需及時完成清運。同時不少保潔公司、物業公司環衛作業(如小區保潔與拖桶集置等)的時間也安排在早晨,因此環衛所或清運公司需要考慮作業銜接與配合問題,如將清運時間后延到上午9:00之后,則小區內滿溢集中的生活垃圾會引起一系列二次污染問題與群眾對清運不及時的投訴。生活垃圾的清運單位作為企業很難改變社會整體的作業作息規律。
(2)相關行業管理部門也規定了每日7:30分前要完成垃圾清運工作并列入對各區街道、社區的考核,故清運公司必須以此為節點倒排作業時間。考核指標是剛性的,若超時清運垃圾桶有滿溢情況,各城區數字城管的抄告單就會源源不斷地涌向清運公司。另外,若上午9:00后垃圾未運,相關小區物業公司也會不斷催促清運,以免影響其所在小區外觀環境和影響其白天需要正常開展的工作與活動;
(3)垃圾收集車輛行駛時間受到一定限制,城市的主城區作業點大都分布在城市道路兩邊和企事業單位周邊,如清運時間普遍后延到9:00以后,一是部分路段交警將不允許??窟M行垃圾清運作業,二是許多進出作業通道在工作時間已成為臨時停車位,垃圾清運車輛將無法進入作業。若安排晚6:30分至晚9:00問前往作業,由于缺少了保潔和物業人員拖桶、清掃等配合,清運點會出現沒有垃圾桶或垃圾桶滿溢等情況,在沒有垃圾桶集中待運的情況下車輛若進人生活小區內逐點、逐桶清運,同樣會引發一系列擾民和交通安全問題,且清運完成后的后續垃圾處置問題無法妥善解決。
(4)清運單位受制于承擔末端處置任務的垃圾填埋場或垃圾焚燒廠的作業時間,另若在夜間時段進行運輸,會大幅加大行車安全風險。
三、可采取的措施
針對市民反映的環衛作業時間調整問題,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與辦法:如合理調整居民點的作業時間、加強文明作業規范、7:00前關閉清運車提示音、加大車輛檢查、維修力度,減少車輛機械噪聲等,盡量減少對居民休息的影響,提升市民的幸福滿意度。承擔杭州市生活垃圾清運工作的杭州市環境集團在認真聽取市民們意見并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借鑒臺灣地區垃圾錯時收運的方式,自2011年3月起在杭州上城區試點開通音樂錯時清運線,當前主城區較為典型的線路有湖濱、湖墅南路、武林路、勝利河美食街、西湖景區、余杭臨平東大街、南大街等錯時清運線。錯時音樂清運線指的是清潔直運車輛對作業時間進行調整,避開杭州交通高峰時間段,作業時段一般為:14:00-22:00時,車輛以播放音樂為提醒,要求市民、商家聽到清潔直運車輛提示音后主動將垃圾傾倒在清潔直運車輛上,一來是避免了清晨擾民問題,二來減輕了城市交通負擔。當前,杭州市的五個主城區及杭州經濟開發區共開通了音樂錯時清運線15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市民的肯定。
四、解決環衛作業擾民問題的思路
(1)加強清運集置點建設將有效減少清運作業對市民的影響。為進一步做好城市垃圾清運工作,提升市民滿意度,各城市應加強清運相關基礎設施投入,即加強清運集置點建設。所謂清運集置點設置即建設生活垃圾桶集中收運點,集置點作為基礎環衛配套設施,其合理設置對市民的生活便利、小區道路暢通及垃圾及時清運都十分重要。目前國內杭州市標準化集置點建設工作已有效推進,但各城區街道社區在具體落地過程中尚存在一定的困難,不少生活小區尚無集置點,直運車輛只能進入小區內逐點、逐桶收集。通過分析不少居民的訴求,我們認為雖然表面上是擾民和作業時間調整問題,實質卻是合理地設置清運集置點問題,因此,國內各城市在推廣清潔直運(直收直運)工作的同時,務必不能忽視全面推動直運集置點的合理設置與規范化建設工作仍需要加大努力。
(2)積極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定次收運的管理方式。市民的訴求凸顯了對環衛垃圾收運管理模式變革的要求。在澳大利亞、德國和我國的臺灣地區,均實行垃圾每天一次定點定時收運。各地政府需要加大對垃圾清運工作的重視與支持,研究并逐步推行垃圾定時、定點、定次收運的管理方式,這對于推進我市清潔直運工作與垃圾分類收集,減少公共資源浪費,緩解道路擁堵,降低營運成本,實現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同步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