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虹

圖1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包裝美術設計
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現代設計理念同時結合了具有中國風文化內涵的創意設計,在這樣的融合中得到了創新和發展,這對現代平面美術設計的發展來說,是良好的突破和契機。詩詞,是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精神寶藏,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努力在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上進一步尋求突破。節目更加突出古典詩詞與當下生活的關聯性,首次增加傳統詩詞在現實生活場景中的應用題,生動展現經典詩詞活在當下的魅力。對此本文作為案例分析《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節目光盤包裝的美術設計如何在“傳統”中突破。
現代美術設計中大量地運用了傳統的裝飾圖形圖案。傳統裝飾圖案蘊含了豐富的人文文化內涵,設計師們考慮到中國人傳統的審美心理,學習、使用傳統的裝飾技法,將傳統的裝飾圖案融入到現代設計中。對于中國受眾來說,這些既有中國傳統元素又有所創新的形象非常容易接受,其中所傳達的信息和內容都記錄在中國人骨子里,成為融入血脈的文化基因,因此這樣的設計更容易獲得情感上的支持。如今,這種設計在現代設計行業中已經慢慢演變成了一種特定的設計語言,被大量使用的傳統圖案,尤其是一些具有吉祥意義的特定圖案,都是早已經家喻戶曉的。例如筆者設計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節目光盤包裝的美術設計(圖1),封面的主體造型選用國畫“雪·梅”的形式出現,象征著時代的精神,盡顯詩情畫意。梅花在詩詞中是堅韌、頑強和高潔品格的化身,皎潔的圓月暗含著“花好月圓”的美好祝愿。在封面和每張內頁的底圖、以及光盤的盤面上均設計有中國傳統的云紋吉祥圖案來做裝飾,將這些圖案巧妙地融入到包裝設計中,將傳統與現代充分聯結,可以充分利用其精神屬性的特征,將其所蘊含的中華傳統文化因素充分展現出來。這樣的設計同時具備了傳統和現代時尚元素的魅力,順應了市場的需求,成為了包裝美術設計未來的一種趨勢。
現代包裝中設計的靈感不僅來自于被設計的物體本身,而且還來自于需求者本身,通過傳統繪畫空間構造的化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的理念應用在包裝美術設計中,賦予物體另一種美的享受。傳統繪畫空間構造在現代包裝設計的廣泛應用,不僅讓消費者正視物品的本質,同時也在消費中得到愉悅情懷。包裝設計假借傳統繪畫空間構造的平面化、裝飾性、純色彩的形式,在構圖上對空間、透視和空白的關切,以及簡約、意象、輕松的造型特征,刪繁就簡,線、形、色的大膽運用,都對現代包裝設計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國畫作為一項重要的中華民族非物質遺產,是燦爛的文化瑰寶。中國畫講究意象,畫家往往會采用借物抒情的方式,潑墨揮灑間將自己的心意靈活生動地傳達出來,不受限于所描繪的對象,巧妙運用各種繪畫技法,將感受傳達出來而不只是簡單地描形繪景。這種繪畫藝術,講究神似,寥寥幾筆所繪的山川流水卻能傳達出畫家豪放寫意的心態。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包裝美術設計中(圖2),已被深深打下傳統文化烙印的產品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具有濃濃的民族特色。封面的包裝設計與中國傳統繪畫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設計具有中國畫元素的封面,不僅能夠表達出時尚的形式感,還能夠將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層面上的象征意義表達出來。梅花、明月、白雪,這種審美意境,只有這種筆墨多變、講究靈活寫意的中國畫可以將之完美呈現,使設計充滿特殊的意境美,傳達出獨特的氣韻,使裝飾性與思想性完美融合,這樣的包裝設計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并能將產品中隱藏的深厚文化底蘊完美地傳達出來。

圖2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封面設計
漢字書法在現代美術設計中,已經不再是單純地以表意符號出現,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特殊的象形符號出現,這是其他任何圖形都不能代替的。正如錢穆在其著作《中國文化史導論》中所言:“中國文字亦可說是中國人獨特創造而又別具風格的一種代表中國性的藝術品,我們只有用看藝術作品的眼光看中國文字,才能了解其趣味。”漢字的筆畫構造,與傳統木式建筑中的橫梁、立柱、飛檐、斗拱等設計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構造是在甲骨文時期總結形成的,最早見于《周禮》,后東漢的許慎將之歸納為造字六法: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漢字本身的結構具備浪漫主義色彩的古典美,經過幾千年發展,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功能和獨特的形式美,都讓漢字書法藝術成為現代美術設計中無可替代的重要元素。例如《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標志(圖3),就運用了漢字書法藝術的元素,其中“中”字在原來字形的基礎上進行了新的創意,像是一位古人手握長卷,代表中國詩詞文化源遠流長,更加散發出詩詞文化所特有的灑脫與豪邁。標志的右上方,好似一輪明月幾片云彩,都一致地體現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境來,以強烈的感染力喚醒人們心中的詩意和夢想。

圖3 《中國詩詞大會》標志
2l 世紀作為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延伸到設計領域,這個競爭的背后,其實是各國之間一種文化底蘊的較量。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一定會在國際競爭中大放異彩。文化多元化狀態下,很多厚重的歷史文化在現代社會被一些膚淺遮蔽,我們必須要進行反思,尋找自己血液中傳統文化的影子。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的過程,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物質方面獲得滿足,精神需求就被提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一定會以新的形式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流。
藝術作品是具有文化承載的精神現象,是人類文化特有的載體。包裝美術設計也要考慮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既要以科學發展作為指導,也要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蘊含其中。包裝美術設計既要具有美學價值,也需要以新的形式將傳統文化展示出來。當然,這絕不是簡單的重現,必須是與現代相結合的,既透著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意味,又符合時代要求的作品。
設計大師靳棣強說過他做設計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將對國家的情感融入作品,要有能表達文化根源的元素。想要在美術設計上創新,做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必須要有愛國情懷和傳統文化底蘊,并將這一情感滲透到作品中。只有將現代與傳統完美融合,才能做出既立足于本土文化,又能被世界認可的作品。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未來的發展中,必將其光輝一直播散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包裝美術設計,是一種傳承藝術的方式。作為新時代的美術設計工作者,在設計理念中必須思考兩個方向:對內,要展現其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還要具有生命力;對外,既要具有國際性,又要有中華民族的特色。將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展現出來,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世界文化舞臺上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畫之空間者,造物之靈也,氣象之韻也,意境之顯也。若使絹素成畫,則五筆七墨,皴擦點染諸能事必備。然畫之高低者,非筆墨之精,非技法之致,畫乃心也,是聚萬象之情韻也。虛實相生,境生象外,物景與情境交融,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間的交錯,為創造性的解讀留下了一個廣闊的空間,使得意蘊無窮衍生。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中國詩詞大會》節目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尋的是根、聚的是心、鑄的是魂,表達了國人心中對中華文化根脈的深沉情感和深深眷戀。筆者為《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所做的包裝美術設計,從原材料的選擇,到圖案設計,以及色彩搭配,考慮到中國書法、繪畫元素,將其與現代形式完美融合,既具有現代氣息,不落伍,又能滿足受眾對美的追求。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到美術設計中,使其更加具有中國特色,在“中國風”吹遍全球的今天,具有中國文化氛圍的包裝美術,必將會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光盤的包裝美術設計,盡顯春暖花開、詩情畫意、吉祥如意的歡樂祥和氛圍,讓“詩意山水”的形象之美和詩詞文化的意境之美相得益彰,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