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馨


【摘 要】目的:分析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心功能的影響,評價其療效,探討其臨床適用性。方法:選擇從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本院住院治療的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據護理干預措施的不同,簡單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依從性和心功能的變化。結果:隨訪治療5個月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滿意度調查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達9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心功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適合臨床長期推廣應用。
【關鍵詞】綜合性的護理干預;慢性心力衰竭;依從性;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2
近年來我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發病率仍呈上升趨勢[1],而CHF多發于老年人,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這個數值還會繼續增長。針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是臨床上的重點研究,本院護理部研究采用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心功能的影響,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從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本院住院治療的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據護理干預措施的不同,簡單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50~85歲,平均(62±6.8)歲,參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 ( NYHA) 心功能分級:Ⅰ級9 例,Ⅱ級19例,Ⅲ級2例。對照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 例,年齡52~88歲,平均(61±6.9)歲,心功能分級:Ⅰ級8 例,Ⅱ級18 例,Ⅲ級2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心功能分級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措施,實驗組患者實施綜合的護理干預,具體為:(1)健康指導,可以給心力衰竭患者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述心力衰竭發病的誘因、癥狀、治療及預防和注意事項的相關知識,讓患者及家屬明確心衰長期合理用藥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2)心理干預,用關愛和耐心仔細傾聽患者訴說病情和癥狀,幫助患者克,服焦慮心理;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要鼓勵患者,讓他們提高其信心,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3)行為干預,適當的指出和卻說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合理膳食,避免受涼感冒,保持大便通暢,盡量控制和避免情緒激動及勞累,適當參加輕微的體育鍛煉,堅持服藥。(4)出院指導,囑咐患者定期監測血壓并作記錄,定期與醫生溝通,以便隨時調整藥物劑量和藥物選擇。
1.3 觀察指標 隨訪5個月,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依從性和心功能的變化。治療依從性評價標準要求:完全依從,即治療過程中嚴格遵照醫囑執行,堅持規范治療者; 一般依從,即治療過程中基本遵照醫囑執行,但偶有不規范者; 不能依從,即治療過程中時常不遵照醫囑,不能堅持或中斷治療者。心功能的評價采用 6 min 步行試驗來評價患者的心功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對治療依從性及滿意度的比較 隨訪治療5個月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4,P<0.05),滿意度調查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達9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9.7,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的比較 兩組于治療前 6 min 步行試驗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5個月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 6 min 步行試驗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護理干預組患者的升高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反復發作、持續性心臟損害、病程較長且病死率高和預后差的一種疾病,患者不階段的用藥,一旦病情加重就會反復多次的住院,服藥及住院不僅給家庭及社會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本身需要長期規律用藥,這種反差也造成了慢性心力衰竭成為一種難治病和社會病。許多 CHF 患者不能以樂觀、平和的態度對待疾病,不僅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反應,這樣就會消極對待治療,從而降低治療的效果,引起心功能的進一步惡化,預后不良。
近些年來,關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引起了重視,也在臨床上較為普遍應用,其效果較好[2-3]。本次研究按照本院情況實施了自己的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隨訪治療5個月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8.4,P<0.05),兩組患者于治療前 6 min 步行試驗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5個月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 6 min 步行試驗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護理干預組患者的升高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滿意度調查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達9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9.7,P<0.05)。
綜上所述,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心功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并且收到了較好的滿意度,很好地減少了醫患糾紛問題,適合臨床長期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姜紅, 葛均波. 心力衰竭流行病學特點[J].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0, 2(1): 1-5.
黃曙華.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依從性的影響[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2, 20(11): 1899-1900.
莫偉文. 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 2010, 48(34):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