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3月29日—31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好新時代學校體育目標,做好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實施,全面理解、把握高中體育與健康教材,探索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模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辦的全國體育與健康教研工作會議暨人教版體育與健康教材培訓會在溫州舉行。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體育衛生處副處長許弘、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鐘秉樞、首都體育學院副校長駱秉全、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副所長馬迎華、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譚鋼、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編輯室資深編輯陳珂琦、浙江省體育教研員余立峰、浙江省出版聯合集團教材中心副主任費承偉以及近500名全國各省市體育教研員參加會議。會議中,與會專家嘉賓就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熱點問題、新修訂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材、地方經驗等作了發言。會議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編輯室主任李志剛主持。
作為國家教材建設和出版的重要基地,建社70年來,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編輯出版了11套中小學教材。譚鋼在致辭中表示,中小學教材工作必須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體現國家意志,與時俱進,根據黨和國家要求不斷改革創新,中小學教材必須始終植根教育,將立德樹人作為擔當使命,將內容質量、印裝質量作為生命線,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自《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頒布以來,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2019年秋,新修訂的人教版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材將要試用。譚鋼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將在教育部的統一部署下,進一步做好規劃,認真對接教材使用省份的精細需求,扎實做好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材的培訓工作,制訂好培訓方案,精心選派培訓專家,確保培訓任務落到實處,力爭做到培訓全覆蓋。
許弘以《全國教育大會背景下新時代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為題,就我國學校體育面臨的問題及改革發展路徑作了精彩講座。許弘表示,現階段,我國學校體育面臨區域差異、學段差異,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滑,價值觀念認識不到位,評價機制不完善,辦學條件不樂觀,現代化治理體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
全國教育大會對學校體育提出了新定位、新目標、新要求,為學校體育改革發展提供了遵循。許弘表示,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路徑越來越明確。在管理體制上,將完善政府主導、學生主體、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做好教學和訓練競賽體系;尊重教育規律以及學生發展規律,從教好、勤練、常賽3個方面著手,促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加強教師、場地、法律、保險等方面的條件保障,兜底線、補短板,調動師、生、校、家、社各方積極性;改革評價體系,扭轉功利化傾向,加強對政府、學校、教師的評價,發揮好現有評價體系的作用,讓評價體系更科學、更客觀;繼續推進校園足球、冰雪運動、校園籃球等發展,為其他項目的推進樹立經驗。
鐘秉樞為與會者作了《以體育人 以文化人》的講座,從文化視角深入探討了體育文化的表現形式,深刻闡發了體育的多重價值。鐘秉樞表示,體育既是民族的,也是全球的,既是封閉的,也是開放的,既是競爭的,也是共贏的,既是商業的,也是教育的。體育以其獨特的價值可以促進人們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品德意志等方面的發展,豐富人們的生命屬性。
駱秉全作了以《新時代我國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為題的講座,馬迎華作了《優化健康教育設計,促進健康行為建立與改變》的講座,引發了與會者的深入思考。會議中,天津市體育教研員熊會安、溫州市體育教研員蔡景臺分別分享了各自地區在學校體育發展中取得的有益經驗。
李志剛在《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教材編寫》的講座中,介紹了人教版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材的編寫過程。李志剛表示,新的教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高中學生核心素養為宗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繼承和借鑒的基礎上創新,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提升教材育人價值。
據悉,新修訂的人教版高中體育教材突出育人功能,體現時代要求,確保科學適宜,優化裝幀設計。在內容與編排上,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體能部分、運動實踐部分、健康教育、球類運動教材、武術與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類運動教材均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與完善。修訂后的教材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方面全面落實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規律,改進呈現方式,優化插圖、版式設計,呈現真實的學習場景,提升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