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民老師的案例《簡約而不簡單》嚴格按照案例的格式體例進行撰寫,案例素材來源于教學實踐,其內容真實可靠,主題鮮明,教育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顯示了抓住教育時機的睿智。
細細品味原文,我深深地感受到陳老師是一個有責任心和愛心的體育教師。
他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發展,關心關愛每一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讓各種性格的學生都能在快樂中沐浴體育學習的陽光雨露,領略激情,品味成功,值得執教小學低年級的一線體育教師學習。
陳老師是一名睿智的體育教師,其睿智體現在案例中的“主動參與,走近學生有信度”“愛心交流,融入學生有溫度”與“有效幫助,牽手學生有深度”的三“度”教學策略。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切的渴望是獲得他人贊賞,這也是人類之所以有別于動物的地方。”陳老師案例中“膽怯”的小文需要得到贊許,找到存在感,才會增強自信心。
陳老師睿智地、適時恰當地找到了教育的最佳切入點,主動向小文學習跳皮筋,幫助小文找到了自信。小文通過教老師跳皮筋,了解了老師,信任了老師,主動克服了學習中的膽怯,快樂地參與到體育學習活動中。
“體育是生活,有愛才會有溫度”,睿智的陳老師愛事業愛學生,讓小文感受到了老師愛的溫度,更讓小文的膽怯心理慢慢地被消除。
轉變后的小文能充滿激情、充滿自信、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小文與陳老師之間建立了互信,建立了友情,相約課堂,相邀學習,達到了簡單而不簡約的教育效果。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要向陳老師一樣去關心關愛每一名學生,用愛心給學生溫度,獲得學生的信度,達到教學的深度。
《簡約而不簡單》案例中,如果陳老師能在以下2個方面進一步完善,或許會更有“深度”。
1.案例中,陳老師主動向小文學習跳皮筋的過程,僅有師生間簡單的對話,還不能完全體現學生對教師的信度。如果能加上教師向學生學習跳皮筋過程的情景描述,或許能讓讀者理解和感受得更深切。
2.案例中,陳老師描寫了師生相約課堂、相邀學習后,小文在體育課堂上有了笑容。對小文的轉變,僅有笑容顯得不夠有說服力,如果能加上一些更詳細的課堂表現的描述,可能會更完整、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