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彥


一、橡膠實心球器材介紹
橡膠實心球是小學階段提高小學生力量素質的首選器材,也是游戲活動中的常用輔助器材(圖1)。依據橡膠實心球的顏色、形狀及重量,被小學生稱為“南瓜”,常常被作為游戲器材進行各種各樣的游戲,如,“小海獅運南瓜”“仰臥起坐往返傳接南瓜”“小猴子抱南瓜十字往返跳”“小熊貓擲南瓜”等較受學生喜愛。
二、橡膠實心球在小學游戲活動中的應用
1.“小海獅運南瓜”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和發展學生全身協調用力的能力。
游戲準備: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8組;“南瓜”8個。
游戲規則與方法:游戲開始,每組的第1名學生俯身前進,將“南瓜”夾在雙腳踝處,雙手臂支撐發力將身體向前移動,在前進的過程中保證“南瓜”不掉,一旦掉了在原地夾好“南瓜”后繼續前進,到轉折點后將“南瓜”用手抱回起點遞交給第2名學生,小組的每名學生完成1次,用時最少的組獲勝(圖2-1)。
注意事項:游戲時注意雙手五指分開朝前,手掌撐地,手臂微屈向前遞進;前進時不要將手臂過分伸直,以免肘關節受傷;交接“南瓜”時必須是雙手遞交,不可扔或者拋給同伴,否則判為犯規。
2.“小白兔運南瓜”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彈跳能力;培養學生不怕困難的品質。
游戲準備: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8組;“南瓜”8個。
游戲規則與方法:游戲開始,每組的第1名學生并腳站立,雙手背后并持“南瓜”,并腳跳至對面標志處,原路折返,雙手持“南瓜”交接,在前進的過程中保證“南瓜”不掉,一旦“南瓜”掉了在原地持好再繼續前進,小組的每名學生完成1次,用時最少的組獲勝(圖2-2)。
注意事項:游戲時將“南瓜”盡量貼緊身體,跳幅不要過大,落地時要有緩沖動作,避免受傷。
3.“小猴子抱南瓜十字往返跳”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能力;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游戲準備:十字跳墊4張、橡膠實心球4個,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4組。
游戲規則與方法:每組前擺放十字跳墊,間隔0.6m,起點在距離十字跳墊5m處,聽到發令后,各組第1名學生開始爬行至十字跳墊前,雙手持“南瓜”,并腳完成十字跳,結束后將“南瓜”放回原位,再爬行回到起點與同伴擊掌接力,其他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小組的每名學生完成1次,用時最少的組獲勝(圖2-3)。
注意事項:學生爬行時切記要抬頭看前方,不可低頭,以免身體重心失衡導致頭部著地而受傷;跳十字跳墊時嚴格按照規定的順序完成,否則判為犯規。
4.“小熊貓擲南瓜”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提高擲準能力,體驗挫折感。
游戲準備:準備“南瓜”24個,紅黃綠三連圈8套,小墊子8塊,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8組。每組選1名撿“南瓜”者。
游戲規則與方法:游戲開始,各組第1名學生坐在小墊子上,雙手投擲“南瓜”,由近及遠依次向3個圈內投擲“南瓜”,投中1個圈得1分,如連中3圈,則得分加倍為6分,投完站至隊尾。第2名學生按同樣方法投球,小組的每名學生完成1次,直至全隊完成,以累計分數多的隊獲勝。投擲“南瓜”時必須由近及遠向3個圈內投擲,投中第1個圈后方能投第2個圈,否則投中無效(圖2-4)。
注意事項:只有坐在墊子上的學生可以投“南瓜”,只有指定撿“南瓜”者才可以撿“南瓜”,其他學生必須有序排隊或加油助威,否則判為犯規。
5.“小鴨子運南瓜”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腳踝力量;提高學生的關節柔韌性。
游戲準備:“南瓜”8個,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8組。
游戲規則與方法:各組第1名學生蹲姿準備,教師發令后,向前移動,同時左右手交替將“南瓜”一步一撥,到達轉折點時雙手將“南瓜”背在背后,蹲姿移動到起點,其他學生按同樣方法完成,小組的每名學生完成1次,先完成的小組獲勝(圖2-5~圖2-6)。
注意事項:蹲姿向前移動時雙膝盡量朝前,綁緊鞋帶,防止腳踝扭傷;撥“南瓜”時切記一撥一動,不許一下撥得過遠,否則判為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