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祥文
一、目的化與長期化
家庭“體育作業”的設計必須要目的化,不能盲目、隨意或隨機地布置,不然會適得其反。設計時可以重點考慮與體育課程及學校體育活動相結合,與體質測試的項目相結合,與家庭體育的開展相結合。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及體育活動設計,有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和學校競技水平的提升,如,在開展雙杠教學前,家庭作業要求進行俯臥撐和仰面支撐—挺髖—繃腳尖練習;圍繞國家體質測試項目設計,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如筆者在測試跳繩前,進行了定時和定量的跳繩作業安排,測試時絕大部分學生都有進步;與家庭體育相結合,充分運用家長的體育經驗及活動安排來帶動學生積極鍛煉,如,有的家長喜歡徒步走,可以帶學生進行徒步走鍛煉。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布置家庭“體育作業”,容易讓家長認為這是隨意性的作業、可有可無的作業,從而造成家長的不重視。所以,長期化的堅持是非常有必要的,長期化布置作業也才會起到效果。
二、分層化與可操作化
家庭“體育作業”內容不應該一刀切,而應該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運動發展特點及不同的運動能力來有針對性地設計,進行分層化。如,1分鐘跳繩項目,可以在學校進行初測,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分層:A層學生120~180個,B層學生90~119個,C層學生60~89個,在作業設計的時候分層化布置,讓每個能力段的學生都能完成,從而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
在分層化的前提下,再進行可操作化的設計。可操作化不單單是簡單化,而是根據家庭、社區環境及其他現有的條件,設計可以方便學生操作的作業,這樣才能增加作業完成的可能性。如果作業太難、太復雜,那么家庭“體育作業”非但起不到讓學生“勞逸結合”或鍛煉的目的,反而可能會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甚至使其厭煩或排斥。
三、趣味化與多樣化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缺乏樂趣或內容單一的作業,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因此,設計時要考慮作業的趣味化,即以游戲娛樂為基礎,激發學生主動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體驗作業活動的快樂。保持趣味性,才能保證家庭健身活動的持久性。如,邊做仰臥起坐邊背古詩、肺活量練習時結合英語發音、跳繩時快速回答計算題等,為枯燥的學習增添興趣,有效地增加了練習的積極性。
趣味化的作業設計往往需要多樣化。改變以往的單一模式,體育教師可以根據班內學生興趣愛好來制訂家庭“體育作業”清單,由學生進行家庭“體育作業”的挑選,多樣化的內容為家庭“體育作業”的順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如,無錫市育紅小學體育作業自選部分采用了“自選超市”的形式,在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的同時,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適量化與安全化
適量的家庭“體育作業”是教師提高教學效果,學生鞏固知識、技能的重要手段。家庭“體育作業”的設計需要控制數量、講究質量、追求實效。過大的運動負荷,不僅僅增加學生的身體負荷,也會無形之中增加其心理負擔,這樣就會使家庭“體育作業”的作用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其意義。如,筆者在為備戰體育中考的學生布置作業時,就要求了一定的量,但在為假期過后剛開學的學生布置作業時,則安排一些恢復性的小負荷練習。
適量化的家庭“體育作業”是安全化的前提之一。體育教師在布置家庭“體育作業”時,要充分考慮負荷量問題和安全因素,學校可以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的形式講明體育作業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學生在完成家庭“體育作業”時最好是在家人或朋友的陪同下,同時要告知學生和家長自救和急救方法措施。設計作業時,要考慮其完成的場所,該場所盡量安排在無安全隱患的地方,避免完成作業過程中傷害事故的發生。
五、互動化與激勵化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把一部分注意力投入到孩子身體鍛煉上,進行親子間的互動,能夠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可以設計一些親子型的家庭“體育作業”,如,與孩子一起利用廢舊飲料瓶自制保齡球進行娛樂鍛煉,讓家長從旁觀者和監督者轉化為參與者,這樣既增加了孩子鍛煉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又促進了家庭成員間的感情。考慮到家長工作忙碌和留守兒童情況,教師可以在設計家庭“體育作業”的時候,讓同一小區或一個村的學生一起合作完成,這樣利用同伴效應,既可以讓學生在一起互相幫助、互相監督、互相競爭,又可以增進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也可以讓參與監督的長輩們增進鄰里關系。同時,在學校親子運動會和趣味運動會中,加入家庭“體育作業”中的一些項目,對完成作業也有促進作用。
在互動化的基礎上,體育教師要鼓勵學生創新運動項目、形式或制作簡易的體育器材,對于好的創編或制作,教師要提供他們展示的平臺,使良好的創編項目得到展示。這樣做既促進了親子或伙伴間的感情及合作關系,同樣培養了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同時,設計布置作業時向學生和家長明確表明,對于積極完成且進步大的學生,讓其在班級、年級、校級等平臺進行展示,以此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努力,從而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