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2日結束出訪返回臺北,臺當局大肆吹噓此行的“種種突破”。不過很快被島內輿論打臉。有學者認為特朗普政府奉行對臺的“三不政策”,與其說美方是因為臺灣所謂“進步價值”支持民進黨當局,倒不如說是和大陸較勁。
炫耀“5個第一次”
蔡英文22日中午結束出訪返臺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隨即在臉書發文稱,這次12天出訪加勒比海“友邦”,包括海地、圣基茨和尼維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圣盧西亞,“圓滿”完成任務。她強調這次行程過境了美國紐約和丹佛,表示臺美“關系深化”。此前當地時間20日下午,蔡英文在丹佛與隨團媒體茶敘時稱,這次在過境安排上,美國政府給予比較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可以和美國社會各階層有更好的交流,甚至坐下來討論問題,“對于雙方關系的發展,確實是好的事情”。在談到“邦交國”時,她聲稱讓她感受特別深的是,“讓他們可以親身體驗臺灣提供的協助,能夠讓一般人民生活更好”。
一些親當局輿論趁機造勢。臺灣“中央社”稱,蔡英文出訪創下“5個第一次”,包括在美國過境4天4夜、過境科羅拉多州、在美國本土進行媒體茶敘、AIT(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全程陪同,在駐處(駐紐約經貿文化辦公室)公開活動以及踏上尼維斯島。報道聲稱,以往臺灣地區領導人過境美國,媒體記者茶敘大多只有隨團臺灣官員陪同,這次罕見的是AIT主席也在場。蔡英文在美期間,多名重量級國會議員前往紐約會晤,無論是游覽哈德遜河還是參觀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都可見美方的重視與高規格接待”。民進黨“立委”郭正亮稱,以前過境,記者都是臨時才知道領導人的行程,這次不但提前披露讓記者公開采訪,還讓蔡與臺灣僑民在美國自然互動,蔡英文此次過境美國的規格形同“準正式訪問”,“美方照顧到很多細節,讓蔡賓至如歸”。
“政治實質意義不大”
島內不少輿論卻不以為然。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稱,蔡英文此次過境缺少與美國聯邦政府層級的人員會面,政治上的實質意義不大,且她過境的科羅拉多州與紐約兩城市都有美國總統參選人,但都沒安排見面,“此前陳水扁及馬英九過境紐約時都曾見到市長,蔡卻沒有”。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范稱,蔡參訪的美國國家大氣中心及地球觀測實驗室都屬于功能性單位,政治敏感度低,顯示臺美關系雖然不錯,但美方還是謹慎安排行程。
臺《聯合報》22日的一篇言論稱,雖然美方的限制少了,但囿于整體大戰略與國際局勢考慮,特朗普不可能無限制地對“抱美抗中”的民進黨當局釋出善意,總體來說對臺有“三不政策”——不在美開展具高度“主權意涵”的官式接觸、不準臺灣官員在美推動“臺灣獨立”“一中一臺”或“兩個中國”以及不出售具明顯攻擊性武器,臺灣也不能研發制造類似武器。文章說,正因如此,雖然有“臺灣旅行法”加持,但蔡英文仍無法訪問華盛頓,也無法見到主管國安事務的高級官員,只能靠會晤國會議員與地方官員、參訪教育或科技等相關聯邦機構來彰顯“過境外交”,或借“獨派”僑團與美方賓客之口,聲稱美國支持“臺灣獨立”,進行自我催眠式的政治宣傳。
利用“邦交國”過境美國
與過去一樣,蔡英文每次出訪都在搞“撒錢外交”。據《聯合報》報道,她到訪加勒比海“友邦”的第一站是海地,僅停留4個小時。但海地總統莫伊茲在致辭時直白地說出,希望臺灣能直接投資海地,并強調海地在國際戰略位置上的重要,“明眼人都看得出他背后真正的目的為何”。文章回顧稱,去年5月初,多米尼加與臺“斷交”;當月底,莫伊茲總統就來臺訪問,希望臺灣能協助完成海地大地震后緩慢且無效率的重建計劃,其中有關電力建設方面,臺當局已提供1.5億美元的援助。在圣盧西亞,蔡英文主持一家醫院的動工典禮,而該醫院是圣盧西亞向臺當局借貸10億元新臺幣,并由臺灣企業執行重建的。此外,臺當局還資助該國“政府廣域網”計劃第二期。
嚴震生嘲諷稱,在海地待那么短卻撒那么多錢,不如多待幾天,否則名義上出訪“邦交國”,實際上是利用“邦交國”來過境美國,人家會不知道嗎?臺灣《中國時報》的一篇評論稱,大多數臺灣人不知道蔡英文此行造訪4個加勒比海“邦交國”的意義,只看到其團隊自我吹捧在美過境的點點滴滴,顯見此次出訪促進與“友邦”的關系事小,為蔡英文連任助選才是真正目的。不過蔡英文上任以來,連丟5個“邦交國”,原本使用“中華民國”名稱的幾個駐外辦事處都改名為“臺北”,“要有國際空間崩盤的心理準備”。▲
蔡英文的警衛官趁出訪走私香煙(相關鏈接)
22日,蔡英文當局上演了一場“由香煙引發的慘案”:臺“國安”人員趁著陪同蔡英文出訪的機會走私香煙,被曝光后,“國安局長”彭勝竹已向蔡英文請辭并獲批準,“總統府”侍衛長張捷則自請處分并將予以調職。就連蔡英文也趕忙和“涉案人員”撇清關系,稱和自己的“出訪”無關。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2日報道,蔡英文當天結束出訪回到臺灣,島內“獨派”小黨“時代力量”的“立委”黃國昌下午在臉書爆料,陪同蔡英文出訪的臺“國安局”少校警衛官吳宗憲通過中華航空公司高層,購買9200條總價值645萬元新臺幣的免稅煙,通過“總統專機”并利用“返國”特殊通關禮遇夾帶進入臺灣。
丑聞被披露后,臺“總統府”發聲明稱,蔡英文對此“深感震怒”,責令相關單位嚴查嚴辦。她本人在臉書發表聲明,辯稱相關免稅煙是于臺灣采購發貨,與她出訪行程無關。蔡英文強調,此案不僅有違政府官箴,造成社會觀感不佳,更讓出訪成果被忽略。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表示,應查清相關走私是否是綠營用于選舉“送椿腳(拉票)”。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質疑,“國安局長”下臺是否為“棄車保帥”?到底是誰“指示”帶煙?“總統府”“國安會”,還是“某某黨部”?▲(李靜)
環球時報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