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霖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管道線路成了形勢發展所需,而其是管道工程的主體部分。但是隨著管道工程的壯大,隨之帶來的是對河流生態環境的破壞,其中對魚類資源的破壞是我們所要引起重視的。管道工程的開發對魚類資源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對魚類的棲息地、下泄水溫的改變以及施工噪音的影響。為了更好的對魚類資源的保護,本文提出了建立魚類資源保護區、人工輔助改變水溫以及加強人員素質等保護措施,以此保護魚類資源,維持魚類多樣性。
關鍵詞:魚類資源;管道工程;保護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074
管道工程包括管道線路工程、站庫工程和管道附屬工程三個方面[1]。管道工程的建設非常大的困難,先要確定其路徑,再對路徑進行各方面的勘測,例如地質、地形等,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強的工程。在70年代以來,管道工程由北極地區和高原地區并向著深海發展,而相對應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一定的破壞,在經過江河地區時,對魚類資源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而近年來,我國也是一直在呼吁對大自然的保護,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所以,我們在管道工程建設時要減少對魚類資源的破壞并要積極主動的去保護魚類資源,使我國的魚類維持平衡,永久性的保持魚類資源多樣性。
1 管道工程對魚類資源的影響預測
1.1 噪音對魚類資源的影響
管道工程有其獨特的施工技術與施工工具,施工過程中會使用到噪音非常大的工具,例如定向鉆爆等設備。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最新研究顯示,一直被超負荷值的噪音影響的魚,其的進食量比處在正常生長環境下的魚類進食少,且對賴以生存的環境感到陌生,表現得極為緊張,缺乏歸屬感。 實際生活中,由于魚類長久的生存在噪音的環境下,導致其對食物的攝取量減少,致使魚類的生長速度降低,對存貨率及對下一代的繁殖率都有影響。魚類原本的生存環境被破壞,它們需要去到更遠的地方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捕食,這對于食物鏈下游的魚類是極大的考驗,增加了其被上游魚類吃掉的危險,同時也限制了它們的活動范圍與時間。這可能直接導致魚的種類與數量的減少,生物量與密度降低。
1.2 棲息地破壞對魚類資源的影響
管道工程是數千米長的管道系統,其跨越的地區非常的復雜,如峽谷工程與穿山隧道工程、峽谷工程、以及河流工程等。棲息地是指某種魚類種群賴以生存的環境,而在管道工程需要穿過河流的時候,魚類的棲息地將遭到破壞,特別是對于生活在急流底棲息和石穴崖洞生活的魚類。這不僅僅是減少了魚類的生存空間,也破壞了棲息地中的環境氣候,例如氣候、水溫等。對于魚類來說,棲息地是它們整個生命里生活過程所需要的水域資源。魚類的棲息地不僅滿足了它們的生存,生長還給它們提供了捕食、繁殖等環境。而由于建立管道工程的需要,對魚類的棲息地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直接縮小了其生存空間,間接影響了魚類種群的數量,致使有些種群找不到適宜的生存環境而滅絕[2]。某個種群的滅絕也會影響到整個生物圈的平衡,間接導致魚類種類的減少,破壞了魚類資源的多樣性。
2 魚類資源的保護對策
管道的修建很大程度上會破壞到魚類的生存條件,影響了魚類的生長發育與魚類資源。既然這是無法避免的破壞了魚類的環境,我們就要盡可能的人為去保護魚類,避免魚類資源進一步的減少。
2.1 建立魚類資源保護區
管道工程涉及的地域廣、面積多、地形復雜,在修建經過河流的地方時,多多少少會對當地的魚類資源進行不同程度的破壞,而我們可以通過建立魚類資源保護區來對魚類資源進行保護。不同種類的魚對生存條件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有急流型種群,有急流底棲息和石穴崖洞生活的種群等,它們所需要的環境不一樣,那我們可以分類別分種群的來建立魚類資源保護區。通過在未開發的河段建立魚類資源保護區,可以保護到在管道修建區域內的魚類種群,盡可能的改善魚類的生長發育及繁殖等環境因素。
2.2 通過人工輔助改善水溫
水溫對于魚類是極其重要的,但又是特別容易遭到破壞的。修建管道的時候,下泄水不適合魚類的生存,影響魚類的正常生長與繁衍。我們可以人工輔助的去改變水溫,調整為適合魚類生存最適宜的水溫,如北盤江光照水電站在修建的時候就通過增加分層取水的設施來改變水溫,這一設施工程短、設計簡單、適用高非常值得管道工程在修建的時候可借鑒的。分層取水這一設施可以使魚類在春季產卵的時候不再是下層的低溫水和下泄水,而是可以取上層適宜水溫的水與適宜水溫的下泄水,有利于魚類的生存與繁殖。
2.3 加強人員素質與法律政策
管道在修建的時候除了環境的改變而直接的影響到魚類的資源,還有就是施工人員的素質問題也會影響到魚類。在施工期間要加大對施工人員的環保教育,提高其對生態環境及魚類資源的保護意識。加強對員工行為上的管理,嚴禁往河流里倒入垃圾與污染水,嚴禁施工人員對魚類進行抓捕。相關負責部門在選擇施工工具的時候,要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施工工具與運輸工具,降低噪音對魚類的影響。
2.4 管道鋪設與當地政策進行貼合
在對管道工程進行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需透徹了解當地政策,明確當地江河等流域中魚類特點以及分布情況等。在施工前提前做好對應保護措施,諸如改道以及阻隔等。且在管道鋪設完成后,針對破壞的水域環境需及時進行恢復,最大限度進行還原。
3 結論
由于經濟的發展和地勢的特殊,管道的修建是社會所需,管道工程所涉及的地域也是越來越廣,影響了所經過的河流區域的生態環境,我們要預測改工程對魚類資源的影響以及該如何對魚類資源進行保護。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要將對魚類的破壞性降到最低,事先要想好對魚類資源的保護措施。
參考文獻:
[1]佚名.輸氣管道工程[M].1997.
[2]原居林,朱俊杰,張愛菊.欽寸水庫大壩建設對魚類資源的影響預測及其保護對策[J].水生態學雜志,2009,30(05):123-127.
[3]牛天祥,黃玉勝,王欣.黃河上游龍羊峽-青銅峽水電站建設對魚類資源的影響預測及保護對策[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S1):56-61.
作者簡介:毛霖(1987-),女,江蘇南充人,學士,中級,從事油氣儲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