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杰川 郭建兵

以“領導力4.0:全球化新時代的成功之道”為主題的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三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于7月1日至3日在中國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和保加利亞總統拉德夫、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格魯吉亞總理巴赫塔澤等政要,以及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界領袖、學界專家和媒體代表1900余人參會。
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共舉辦企業家對話會、文化晚宴、專業分論壇等200余場,與會者利用3天時間討論了5G、全球化、人工智能、氣候變化、無人駕駛汽車等熱點話題。中國經濟前景、中國對外國企業新政策、中國資本轉型等中國話題依然是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討論的熱點話題,中國釋放的擴大開放、堅持改革等信號獲得積極反響,多數與會嘉賓對全球經濟發展中的中國動能、中國方案充滿信心和期待。
在3日的閉幕式上,大連市副市長靳國衛代表大連市政府致辭,對本屆年會各方付出的努力表達感謝。天津市副市長金湘軍說,下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將于2020年在天津舉辦,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有序進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日下午在大連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李克強表示,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的合作同中國改革開放幾乎同步進行,雙方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助力了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也為討論全球經濟治理提供了重要平臺。中方愿同世界經濟論壇深化伙伴關系,在多個平臺拓展合作。抓住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機遇,不斷提升夏季達沃斯論壇水平,為世界新領軍者開創一片新天地,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維護開放包容的世界經濟體系。
施瓦布表示,過去40年世界經濟論壇同中方合作良好,感謝中方給予的大力支持。論壇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重視同中方的合作,愿同中方一道推動雙方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更好服務中國的發展。
王毅、何立峰參加會見。
李克強總理7月2日上午在大連出席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李克強表示,夏季達沃斯論壇在中國已經舉辦了13年。當初設立夏季達沃斯論壇時,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興起,全球化步伐在加快,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當時確定了新領軍者這一主題,并且延續至今,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當年諸多成長型企業已成長為“參天大樹”。我們就是要讓各類市場主體,讓大企業和成長型企業同臺競技,公平競爭,共同發展。
李克強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本次論壇深入研討經濟全球化問題,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在上周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深刻闡述了中國關于經濟全球化的立場和主張,再次表明愿與國際社會一道引導經濟全球化朝正確方向發展。
李克強指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總體上各國都從中受益。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產生的新一輪產業革命,不僅使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聯接更加緊密,也有力促進了包容性增長。應堅持經濟全球化大方向,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同時健全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制度安排,實現互利共贏、平衡普惠發展。面對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要弘揚伙伴精神,平等協商、求同存異、管控分歧、擴大共識、形成合力。以規則為基礎、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
李克強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積極融入全球分工體系和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全面履行開放承諾。面向未來,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致力于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我們將深化制造業開放,深化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開放,穩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自主降低關稅總水平,完善對外開放法律法規體系,更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中國對外商投資的開放度、透明度、可預期性會越來越高,整體投資環境會越來越好。
李克強介紹了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他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總體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基本面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當然,中國經濟也面臨著新的下行壓力。我們對此早有預判、做了充分準備。中國市場規模巨大、人力人才資源豐富、產業配套齊全、新動能快速成長,經濟發展有足夠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李克強強調,下一步,我們將堅定不移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深入落實已出臺的宏觀政策措施,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不走鋪攤子、粗放增長的老路。不斷深化改革,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抓好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和“放管服”改革兩件大事。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內外資企業打造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支持大企業與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優勢互補。大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落實好普惠性減稅降費等財政支持政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堅持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新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良性互動,瞄準民生的痛點和堵點,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眾。
現場嘉賓對李克強的致辭多次致以熱烈掌聲。致辭后,李克強還就中國宏觀經濟等回答了提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日下午在大連同出席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國際工商、金融、智庫、媒體界代表舉行對話會。李克強就與會代表提出的關于中國營商環境、產業鏈調整、企業創新、金融業開放以及民營企業發展等問題回答了提問。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主持對話會。來自世界各國的200余名各界代表出席。
關于營商環境,李克強表示,中國致力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以及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今年3月通過了《外商投資法》。我們將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將來負面清單還會越來越短,而且本著“非禁即入”的原則,開放度會進一步擴大。更加重視對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包括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無論內外資企業,只要在中國注冊,都將一視同仁、同等對待。
關于產業鏈調整,李克強表示,經濟全球化已經形成了在穩定基礎上不斷改進的全球產業鏈,這是各國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全球產業鏈已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調整也符合產業發展規律。今年前5個月,在全球投資下降的情況下,外商對華投資逆勢增長,中國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達8%以上。這是因為中國擁有適應全球化需要的產業體系,有巨大且富有潛力的市場。相信只要按照市場原則和商業規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是有很強競爭力的。我們將繼續加大開放力度,支持公平競爭,加強對外來投資合法權益的有力保障。
關于金融業開放,李克強表示,近年中國金融業開放不斷邁出新步伐。中國擴大金融開放有利于中國金融業提質升級。同時,中國政府為了保護國內外投資者及消費者權益,不斷加強對金融業的公正監管。我們著力保持金融穩定,雖然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但沒有超發貨幣,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平穩運行,適時預調微調,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我們既要管好持牌金融機構,也要加強對“無照駕駛”行為的監管。中國金融業會越來越開放,金融監管會越來越規范。
關于民營企業發展,李克強指出,中國民營企業支撐了中國80%以上的城鎮就業,創造了60%的國內生產總值,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紤]到他們面臨的困難,我們年初就采取了普惠性減稅措施,對中小企業減稅2000億元人民幣。今年5月,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全年對各類企業減稅1.7萬億元人民幣,大量中小企業從中獲益。我們要確保減稅政策落實到位,把融資成本降下來,把政策舉措有效傳導到企業身上,讓企業實實在在感受得到。
與會代表反響熱烈,積極評價李克強總理在論壇開幕式致辭和對話會上釋放的積極信號,高度贊賞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采取的措施,認為這為未來中國和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更多信心。各方愿擴大對華經貿投資等合作,推進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共享發展機遇。
當前,國際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中國經濟發展的最新動向是什么?正在大連舉行的2019夏季達沃斯論壇,為人們打開了一扇極佳的觀察之窗。
7月1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摩根大通銀行亞太地區副主席李晶、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安周奇、麥肯錫全球管理合伙人凱文·斯奈德在2019夏季達沃斯上,共同展望了中國經濟的廣闊前景。
朱民:進一步開放 彰顯中國經濟信心。人工智能橫空出世,把制造業推向了全面自動化、智能化的過程,這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利好空間和利好機會,但也是巨大的挑戰。抓住這個挑戰,實現全面的自動化、智能化,是中國制造業的未來。現在開始制造業、服務業、醫療、衛生,包括傳媒等都要打開,中國的開放潛力是很大的。開放的同時是增加了進口,因為進口拉動總需求,這對經濟增長是一個很重要的推力,得到了世界普遍的贊揚,因為中國市場如此之大,大家都希望能夠參與這個市場。當中國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時候,其實下一步,建立一個國際化的凈增的生態很重要。進一步把生態建起來,完全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這對于全球經濟的下一步增長會有很大影響。
劉世錦:下一步經濟發展要靠綠色經濟的增長。下一步經濟發展靠什么,就是靠綠色經濟的增長。綠色發展的新共識,強調三個問題:第一,不限于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同時也包括綠色消費、生產、流通、創新和金融。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綠色經濟體系。第二,現在綠色發展并不是對傳統工業化生產方式的修補,實際上這是與傳統工業發展方式形成競爭的、更適合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式。這涉及到一個算賬的問題,把傳統工業化的成本和綠色發展的效益算出來,這時候就會發現綠色發展更具備競爭力。第三,過去把綠色發展與經濟增長相對立,但如果看成更寬的經濟體系,實際上綠色發展不僅僅是在做減法,也在做加法、做乘法,對經濟增長提供新的消費動能和新的經濟增長動能。
寧高寧:十年后中國會逐漸成為一個研發驅動的國家。中國企業真正要面對的是轉型升級,隨著中國經濟自身的升級,它會在經營方式上有極大變化。追求工業的進步、技術的進步、追求產品的競爭力,希望以國際上最好的公司做標桿來比較,這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相信未來十年,中國企業數量會大幅度提升,同時更加注重布局和質量,這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階段,十年后中國會逐漸成為一個研發驅動的國家。中國工業化的階段是不可阻擋的,中國社會穩定、經濟制度穩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不斷優化,這些都在推動工業化繼續往前發展。中國在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從經濟上講,出口也好或增長也好、技術也好、產品也好,最終要靠企業在市場上競爭。當然中國改革的紅利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企業的改革、國企的改革,包括金融的改革也是一樣。
李晶:中國仍然是非常強大的全球經濟的主要貢獻者。中國市場占了亞太地區GDP的50%,同時占了全球GDP的16%。中國經濟對于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高于其他國家。在未來,中國仍然會是非常強大的全球經濟的主要貢獻者,不僅是亞洲的。海外企業家非常羨慕中國企業家,中國現在已經是最大的進口國和出口國,減少關稅當然能夠給貿易帶來好處。另外,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還有資本賬戶的自由兌換會給中國帶來長期的益處。提供投資渠道的多樣化,也會對儲戶帶來很多好處。同時,還有中國公司和機構也應該有更多的機會在海外投資,可以看到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已經在東南亞通過“一帶一路”有了更多投資,包括在電子商務、支付業務等多方面的投資。
安周奇: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更加平衡。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更加平衡了,這種平衡是在重新建立當中完成的,是來自于消費驅動。亞洲基礎投資銀行在積極推動多邊主義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使得全球經濟更有活力。
凱文·斯奈德:中國仍是全球經濟最大的增長點。中國仍是全球經濟最大的增長點,世界需要中國。中國仍保持著較高速的增長,經濟對出口的依賴性越來越低,國內市場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貿易摩擦一定會得到解決,世界無法忽略中國。中國市場體量大,供應鏈效率高,資本充足,這些都是世界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的重要因素。
此外,與會的其他大咖們也為應對全球化新挑戰和推動全球化新發展把脈尋方: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無論是什么產品和服務,都要更好服務消費者,要讓全人類共享科技創新成果,在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方面,中國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貢獻者、推動者。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大中華區負責人斯寒:5G在中國的發展將加快整個世界部署5G的速度,到2025年,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對全球經濟將帶來巨大影響。
——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主席漢斯保羅·博克納:哪里有需求、哪里有市場、哪里有機遇,資本就到哪里去。全球跨國投資連年下滑,而中國吸引外資卻逆勢上揚,這是全球資本做出的市場選擇。
——雷諾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主席福蘭:我們知道中國政府出臺了許多歡迎外商投資的政策,也切實感受到中國正在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未來非常希望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取得突破。
——巴勒斯坦通訊和信息技術部部長伊沙克·西德爾:全球化是大勢所趨,關門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擴大開放,使各國共享開放合作的成果。
——菲律賓黎剎大學系統政治學院院長梅達多·邦比塔:堅定走全球化道路、提升全球領導與治理能力,是解決當前全球化發展失衡、失序的一劑良方。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當前全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各方期待傾聽中國聲音,與中國深入對話。
——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主席漢斯保羅·博克納:中國在積極參與全球化的過程中取得了長足進展,也正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平臺推動全球化沿看互利共贏的正確方向發展,這體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合作”是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高頻詞。本屆論壇向外界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全球化新時代挑戰迫在眉睫,國際合作勢在必行。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蔓延令全球化遭遇一些曲折,但達沃斯論壇所做的一項全球民意調查顯示,世界各地相信國際合作非常重要的人占到了絕大多數,多邊體系的關鍵原則獲得廣泛認同和支持。
論壇上,談及眼下備受關注的國際貿易局勢,與會專家學者紛紛表示,貿易戰沒有贏家,并呼吁維護以規則為基礎、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確定性。本屆論壇的代表約70%來自中國以外,其中包括大量醫療、金融、科技、教育等領域的美國企業。這些企業擴大對華經貿合作、積極融入中國市場的意愿強烈。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主動擴大進口、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等若干重大舉措,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紅利,贏得了廣泛贊譽。與會者注意到,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較快增長,展現出巨大韌性和潛力,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展示大國擔當,世界需要包容合作。本屆達沃斯論壇上再次傳出響亮的中國聲音:中國愿與各國攜起手來,推動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共同開創人類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