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凌 梁文鋒
摘 要:素質教育推動了高校家具設計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為滿足社會發展對家具設計人才的高素質與技能型要求,在課程教學中應當加強與行業發展的無縫鏈接,突出教學內容的連貫性,為教育事業與家具產業的現代化發展助力。
關鍵詞:高校;家具設計;教學模式
在現代科技的帶動下,家具設計加工水平不斷提升,推動著家具設計課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完善了現代化家具設計教育體系,為社會培育了更多家具設計專業人才。但教育模式改革是系統性工程,要解決當前家具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方法滯后與體系不獨立等問題,還需要轉變教育職責理念,提高教學專業水平,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 加強教學基礎建設
加強專業師資團隊建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外聘指導教師行列引入專業技術人員與企業設計師,制定完善的課程內容體系,更新教學方法,確保教學質量。建立工程實驗室,拓展實踐平臺,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論實踐綜合能力。
2 透徹講解教學內容
教師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透徹講解家具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加強優秀作品賞析,強化學生的鑒賞能力。此外,教師還應帶領學生參觀實際設計加工工廠或家具展,讓學生了解產品材質與結構、裝飾等相關知識,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利用工程實驗室,制作家具模型、實物產品,讓學生了解家具材料結構并學會靈活利用制作工具,提高其動手實踐能力。家具設計課程涉及市場與用戶調研、涉及方法程序、結構造型設計、材料生產工藝等模塊內容,為促使學生有效把握設計因素,應邀請企業生產部與設計部等的專家共同參與教學。通過精講各模塊知識與參觀實際工廠,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1]
3 設立設計主題
將當前家具行業設計潮流與關注度高的話題當作家具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合理設立家具設計專題與主題,或根據企業家具設計項目,合理設立家具設計主題,讓學生完成同步設計,對企業設計進行補充。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主題家具設計比賽,了解行業發展態勢與市場需求,真正利用比賽推動家具設計課程教學發展。自主設計與團隊設計協同展開,切實提高學生獨立自主處理問題、團隊協作與創新等綜合能力。
4 完成圖紙繪制
根據產品設計目標、主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展開討論,分析研究設計專題、處理方案,設計問題并尋求最佳的解決方式,以明確家具材質與結構形態等要素,完善設計與實施方案。每小組根據學生特長分配任務,通過小組協作與優勢互補,共同完成設計調研構思與細化制作等全過程,貫徹落實設計方案。引導學生利用各種設計軟件,圍繞企業或國家設計規范、標準,根據產品要求,完成家具設計的圖紙繪制,同時明確標注各項設計說明,最終完成并展示效果圖。[2]
5 科學評價設計方案
定時展開項目討論會,通過頭腦風暴與相互學習借鑒,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任何設計環節,都需要以小組代表形式進行階段性學習情況匯報,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與思辨能力,以此拓展學生設計思維,優化學生設計方案。小組完成方案繪制后,組內成員展開自我評價,將設計方案以PPT形式向班級其他成員展示設計成果,接受各個小組的評價與補充建議,最終形成總體評價。模擬企業產品開發的工作氛圍,帶動小組間的良性競爭,以此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教師對小組設計成果進行點評,給出有建設性的完善意見與鼓勵肯定,促使設計方案進一步完善。最終將完善后的設計方案制作成設計展板,由專業設計人員與企業人士等給予點評,提出修改意見,完善后形成最終設計方案。
6 制作家具實體
通過工程實驗室,靈活運用家具制作工具。首先按照設計方案以一定的設計比例設計模型,細化推敲方案細節,完善設計方案。小組設立模型制作材料清單,教師統計后統一采購。利用采購后的材料,在專業制作人員的指導下,小組獨立展開家具實體制作。對于實驗室無法完成的制作部分,帶到企業實際工廠完成定制,師生全程參觀學習。完成家具實體制作后,通過結業展覽,分享學習成果,通過師生與小組交流,進一步提升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通過新品發布會的形式,展示與推廣家居設計產品,能夠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以此提升其學習主觀能動性,使家具設計課程教育形成良性循環。[3]
7 結語
工業設計專業課程內容實踐性強,尤其是在家具設計制造教學中,應當通過校企合作,實現實際生產實踐與設計概念的無縫連接,讓學生通過調研與構思設計方案的統籌規劃,實現課程內容的有效內化與學以致用。企業專家的介入指導更縮短了學生立意與繪制圖紙、生產裝配的周期,設計效益與質量不斷提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賢良,葉盛英,司徒文貝,等.食品機械與設備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171-175.
[2] 羅彬,熊芳,汪艷榮.家具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北科技學院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7(13):106-107.
[3] 謝慧萍,范麗麗,劉育威,等.以“產、學、研”為導向的家具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研究[J].工業設計,2018(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