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裝飾手工藝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展現了優秀的歷史文化。經過不斷的發展,傳統裝飾手工藝傳承了下來,在當前仍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社會發展對傳統裝飾手工藝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融入了新的元素,豐富了其內涵,這也是保持傳統裝飾手工藝活力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裝飾手工藝的基本內容,然后分析了社會未來發展趨勢對傳統裝飾手工藝的影響,最后探究傳統裝飾手工藝在現在的運用。以永泰地區的青云小鎮為例,希望可以給我國傳統裝飾手工藝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發展趨勢;傳統裝飾元素;裝飾手工藝
1 傳統裝飾手工藝概述
中國傳統裝飾手工藝有多種類型,在建筑裝飾中有彩畫、欄桿和臺基,同時又有繪畫裝飾,如壁畫、帛畫、木版畫等,當然,還有豐富多彩的裝飾雕塑,如泥雕、木雕、石雕。陶瓷、金屬、紡織品等對傳統裝飾手工藝都有所涉及,體現出了豐富多彩的裝飾文化,這不僅是歷史發展的證明,也凝聚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中國傳統裝飾手工藝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現代設計的基礎,為現代的藝術裝飾提供了豐富的元素。在當今的藝術設計中,傳統裝飾手工藝仍然有著極強的生命力,景觀空間設計也會運用到傳統裝飾元素,逐漸刮起了“中國風”,別具韻味的造型體現了我國文化,弘揚了中華民族特色。
2 社會未來發展趨勢對傳統裝飾手工藝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文化的交流更為頻繁,因此,傳統裝飾手工藝發生了變化,這和社會發展趨勢有著直接的關系。具體而言,社會未來發展趨勢對傳統裝飾手工藝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生產方式現代化。傳統裝飾品的制作往往需要消耗較長的時間,這是因為純手工的制作效率較低,基本無法實現批量生產,如剪紙和中國結,純手工藝品不僅產量較小,而且很容易出現殘次品。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當前的各類設備較為先進,自動化程度較高,制作傳統裝飾品時能夠實現高效率和不間斷,所以產量有了極大的提升,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傳統裝飾品的價格,另一方面,產品的一致性也明顯提升。
第二,內涵得到擴展與延伸。在現代化的設計元素中,很多傳統裝飾已經與當今社會不相匹配,因此人們利用現代科技將它們有效整合,比如對傳統元素進行提取和拼貼,這是最常用的方式,能夠讓傳統裝飾更為豐富。同時,在設計中也融入了藝術元素,采取了多樣化的表現元素,打破了傳統裝飾藝術的格局,增加了現代化的美學特征。例如,剪紙藝術是傳統裝飾的典型代表,在當前的應用中,人們刻畫出了更多形象,如奧運和影視形象等,并且為了延長其使用期限,在表面進行了塑料覆蓋,能夠有效減少環境對剪紙的損壞。再如,人們將京劇的臉譜和皮影等做成精美的手工藝品,在旅游區和禮品店出售,一方面是,創新了傳統裝飾藝術的應用,另一方面,不斷加深了傳統裝飾藝術的內涵,為傳統裝飾藝術的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三,材料得到現代化改進。受金屬冶煉技術的影響,傳統裝飾大多利用自然材料,但是很多自然材料的耐腐蝕性、耐磨性等較差,所以在當前的應用中,人們對材料進行了改進。例如,傳統工藝中的金屬大多為銅和銀兩種材料,不僅價格較貴,而且各項金屬性能相對一般,而如今人們采用合金如鋁合金、鐵合金等,不僅有效增強了其耐腐蝕性、耐磨性、抗震抗壓性,也降低了制作成本,實現了現代化的突破。
3 新時代下傳統裝飾手工藝在空間中的運用
傳統手裝飾手工藝獨具魅力和特色,它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體現,也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傳統裝飾手工藝在當前有著較大范圍的應用,但是社會的發展也帶來了需求的改變,傳統裝飾手工藝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淘汰了部分不適應的元素也融入了更多的現代化色彩。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傳統裝飾手工藝在未來的發展中首先要結合時代的需求,堅持傳承藝術文化,將自身特色作為核心標志,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造和優化,從而散發出持久的魅力。例如,福建福州永泰地區的青云小鎮,就將傳統裝飾元素與建筑空間融為一體。
泰禾青云小鎮位于距離福州30公里的永泰縣。公元996年以來,福州永泰以其當地的文化瑰寶而聞名。永泰的自然環境美麗,有連綿的山川、郁郁蔥蔥的樹木、清澈見底的小溪流等。青云小鎮景觀空間建筑以永泰天然環境為基礎,致力于打造融合了宋代裝飾手工藝、繼承了傳統文化特色的福州獨有的小鎮。
泰禾青云小鎮位于西臨大樟溪。在建設初期,青云小鎮結合永泰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巧妙運用水路作為自身特色,游客需要在岸邊乘坐渡輪前往目的地,暢游在碧波之上。設計師將青云小鎮的北側停車場和碼頭改造成了去往青云小鎮的起點,并將水路運輸納入游玩過程。這種交通方式使得整個青云小鎮充滿了自然趣味,游客們可以充分體驗到游玩的樂趣。乘船而行,青山綠水相伴,兩岸風景盡收眼底。“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青云小鎮將傳統思想融入了景觀空間,進入青云小鎮后,先穿過一片竹林,曲徑通幽,順著樓梯上去,映入眼簾的是具有宋代裝飾特色的建筑物。該設計提煉了宋代建筑屋頂的標志性元素,并重新組合建筑體塊,使其更有現代特色。建筑物外立面采用木紋鋁板,再現了一千多年前的古城風韻,巧妙運用了南宋時期的裝飾元素。青云小鎮的建筑嚴而不古,將永泰地區的天然環境與中國傳統裝飾元素相結合,對傳統的設計語言進行全新的演繹,整棟建筑采用鋼結構。根據宋代建筑屋檐的比例,選擇三角形支撐作為主要的形式元素,有序地形成了青云小鎮售樓處的主要結構體系。為了讓青云小鎮有更大跨度的寬敞空間,建筑物屋頂采用魚腹式桁架連接豎向支撐桁架,為了提高室內空間的采光度,采用了減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碩大雄厚的斗拱鋪作層數增多,更出現了不規整形的梁柱鋪排形式。屋檐設計為鏤空百葉,以應對福建每逢夏季的臺風,同時保證內外采光良好,視線通透。
每一座建筑物的位置、大小、高低與平坐、腰檐、屋頂等的輪廓及各部分的相互關系都經過精心設計,根據青云小鎮的地形進行設計安排,饒有園林趣味。設計者將很多無用的構件隱藏在建筑里面,其中,屋頂排水管和屋檐排水管的隱匿是首要任務。通過設置屋頂排水溝,雨水管隱藏在建筑的四角柱中,可以將屋頂的水排放到地面。每片屋檐百葉都巧妙設計了排水坡度,并在內側設置了擋水。在降雨量較小的情況下,屋檐下的室外空間基本上不受雨水的影響,并采用現代建筑材料,通過借景、補景等方式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最終實現了設計師追求的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效果。
4 結語
傳統裝飾手工藝是我國歷史發展的證明,社會發展對傳統裝飾手工藝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利用傳統裝飾手工藝元素的特長,發揮其優勢,需要結合發展趨勢進行改進和完善,并運用在更多的公共空間中。本文重點分析了社會未來發展趨勢對傳統裝飾手工藝生產方式、內涵、材料三個方面的影響,并探究了傳統裝飾手工藝的發展途徑,分析了傳統裝飾元素在景觀空間中的運用,以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喚醒人們的文化自覺意識,希望可以給其他景觀空間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靜.山西傳統民居木雕裝飾藝術及其在當代設計中的轉化應用[J].大眾文藝,2019(08):109.
[2] 陳放.傳統裝飾圖案在現代設計領域中的演化與應用[J].設計,2019(07):86-87.
[3] 商怡然.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在現代建筑裝飾藝術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9(06):98.
[4] 于紅梅.當代手工藝經濟風潮中的夏布家居裝飾品牌化運營模式[J].湖南包裝,2018,33(02):86-87+128.
作者簡介:李鴻澤(1998—),福建人,就讀于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主要從事環境藝術設計。
通訊作者:林陳黃(1991—),男,福建人,碩士,中共黨員,助教,主要從事公共藝術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