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是我國目前最重要的需解決的社會問題之一,為了解決這一社會問題,我國下一步將重點培養應屆畢業生的自主創業能力。藝術設計型人才是我國的重要人力資源組成部分,那么該類型人才的培養就成了各大院校的重要問題。本文通篇以知識經濟作為寫作背景,以新式教學模式為核心思想,以當今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方式為重點,以國家倡導號召為路徑進行探究,為讀者提供更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創業;藝術設計;人才
1 創新創業教育概述
創新創業教育就是為國家塑造培養具備自主創業能力的新型人才,施教過程中應當適度加強學生對自主創業的意識,學校方面加大對創新能力的教育。其制度應當依據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因材施教。這樣從院校走出來的應屆畢業生才有足夠的自主創業能力應對就業困難的社會問題。對社會而言,創新創業教育是推動其發展的動力;對國家來說,各方面發展更是離不開創新,其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計劃。創新能力與一個人的科學知識、思維邏輯等因素脫不開關系,這就能很好地說明創新教育不是一門枯燥乏味的教育。
2 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困境
依據近幾年對社會的調查結果,藝術設計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初入社會的時候一般都難以做到自己解決社會難題,也就說明了其綜合能力較弱,尤其是創業能力薄弱,易失業或轉業。如此一來,很多的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一直都是再就業狀態。當今社會,由于教育者教學質量的缺失,很難確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刻板地根據字面意義理解來明確培養人才的目標從而忽略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缺點,太過于統一化[1]。另外,舊式教學也給藝術設計專業培養人才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眾所周知,教學模式也會影響到畢業生的各項標準。舊式教學束縛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新能力,不利于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而新式教學從新式課程分布、課外專業實踐等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較容易使學生牢牢掌握專業知識。在教學資源上的缺乏也是導致其人才培養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人口眾多,生源也越來越多,導致院校的教學資源缺乏,師資力量不穩定等問題的出現。
3 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原則
藝術設計人才的形成是需要搭建在一定的理論依據之上的,然后按照自身情況,從實際出發,進行實踐與創新。因此,各院校在塑造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時需遵守相關的原則。首先,要以理論為基礎,理論出于實踐,實踐也出于理論,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藝術設計亦是如此。所有實踐的實施都必須保證理論知識牢牢掌握才能進行,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方面也是同理。如此一來就能避免多余的錯誤,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力。其次,學會適應社會。只有學會適應社會,看清市場需求,才能正確地為培養人才計劃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2]根據社會給出的無形條件去培養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將培養側重于其社會實踐能力,這樣就能使學生有足夠的自主能力走向社會,投入工作。最后一點是創新的原則,哪一種形式的教育都不是獨斷專行,都需要不停更新。這就需要教育者或教育團體不斷地開闊視野,引進新型教學模式,將教育重心側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
4 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
第一,以創新教育為理念對教育進行改進。藝術設計專業的改革創新是各大院校現階段的工作重心,在原有的教學上保留其優點,結合新式教學,創造出科學的改進型教育模式。第二,確立精確的人才培養計劃。上一點我們說到了教育模式的改革,既然提起改革,那么它的重點在哪兒?重點即確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目前的社會形式打造適合當前社會的實用型人才。第三,加強課程科學化。任何一門專業的人才培養都是要以科學理論作為基礎,科學分配學生的學習時間,科學的教育模式,都是有效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5 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要避免的誤區
如果想要正確培養高質量的藝術設計高級創新型人才,必須避免幾個“雷區”,首先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是否獲得創新創業的能力。這里要分清,學生是否獲得這種能力和培養成功人才是不一樣的,培養成功人才并不是最終目標。其次要說的是創新教育的基礎,專業教育。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就是這個意思,以此為根基向外發展,只有基礎打好,才符合國家對教育改革的基礎要求。
6 結語
我國的發展正處于突飛猛進的階段,經濟改革、教育改革都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本文說的是關于教育改革方面的種種問題,詳細地向讀者介紹了藝術設計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需要避免的誤區以及對策和原則等,希望本文能為實現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劉卷.創意創業發展趨勢下的藝術設計專業創新教育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10,12(3).
[2] 孫波.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
作者簡介:杜玥(1986—),女,湖北棗陽人,本科,助教,首飾設計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