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意”在器樂演奏中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在演奏的高級階段,如果能夠使用演奏意識對氣和力進行引導和控制,可以取得良好的演奏效果。但是氣力終究是一種輔助手段,想要提高演奏水平,必須堅持訓練,實現“意”和氣的有機結合。本文通過對“意”在器樂演奏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希望對提高演奏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意”;器樂演奏;作用
0 引言
氣功是武術界的常用詞語,而樂器則屬于文化藝術領域,二者看似毫無關聯,但實際上氣功與器樂演奏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如果能夠在器樂演奏過程中通過“意”對氣進行有效的控制,就能使器樂演奏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對“意”在器樂演奏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意”可以控制器樂演奏中的氣
我國傳統武術講究勁力結合,但是太極拳的理念與其他武術不同,太極拳對“意”的使用十分重視,但并不等于太極拳不重視力的作用,而是強調“意”對力的指揮和控制,如果能做到以“意”控制氣,那么就可以獲得所需的力量。[1]將這種理念應用于器樂演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氣功中的“意”與器樂演奏中的“意”存在一定的差別,器樂演奏中的“意”主要指的是用“意”來控制氣,并用氣來運力完成演奏,繼而實現對內勁的有效運用,以一動帶百動,使器樂演奏的效果更具氣勢。
在大部分情況下,人們的行為會受到思想意識的控制。而“用意不用力”中的“意”,自然是正確的“意”,是經過實踐驗證的。那么,這種“意”又如何形成呢,從根源上來說,意識來源于物質,而正確的“意”的來源就是實踐。例如,太極拳中的“意”,其來源就是太極拳實踐經驗的總結。人們由于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差別,因此“意”的水平也存在差異。必須在實踐中反復認識,才能對“意”進行全面的理解,才能讓“意”引導自身做出正確的行為。
2 “意”在器樂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2.1 “意”在器樂演奏中的主導作用
有些人可能會問:如果只練習鋼琴、電子琴這類的器樂,那么“意”還有用嗎。“意”當然是有用的,因為不管是練習鋼琴還是電子琴,都需要發力,而“意”則可以對力進行控制,只有弄懂“用意不用力”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掌握正確的彈奏技巧,才能更好地進行樂器練習。究其原因,“意”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又是實踐活動的指導,只有提升“意”,人的技術水平才會提高。想要實現用“意”,必須練“意”。“意”在器樂演奏中起到了統帥和主導的作用,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描寫的“未成曲調先有情”,演奏者在演奏器樂的過程中,會被強烈的表演欲望充填,有時會陷入自我陶醉,仿佛整個世界只剩下自己。[2]在這個狀態下進行器樂演奏,可以對演奏中的分寸感進行充分的把握。例如,對演奏過程中的各種音準和音色偏差做出及時的調整,這就充分凸顯了“意”的作用。通過演奏意識對身體的氣進行調動,可以實現用“意”領導氣,用氣控制力,氣隨“意”動,力隨氣行的目的。
2.2 正確理解“用意不用力”的概念
器樂演奏者在解讀“用意不用力”這一概念的過程中,應該對其中的“不用力”進行深層次的理解。首先,這里所說的“不用力”不是指松懈或真的不用力,而是如同太極拳一樣,剛柔并濟,用的是內勁。太極拳看似無力,實則有力,有力和用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演奏者應該注意區分。由于現代物質條件較為豐富,因此,一部分學琴的人對于“剛”的理解十分不全面,一部分人會認為“剛”就是用力,還有一部分人將“不用力”看作松懈無力,顯然,這些看法都是錯誤的。松懈就是缺少意識的引導,如果理解錯誤,那么又如何利用演奏意識對氣力進行控制呢?這樣一來,只會讓演奏者在演奏器樂時無法合理運用和控制力量,最終影響器樂演奏效果。基于此,學琴者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加強對“用意不用力”的理解,避免對“用意不用力”產生錯誤的認識和看法。
“意”與氣的有效結合,有利于激發人的潛能,在器樂演奏過程中,應該利用意念對力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尤其是高級階段的演奏,演奏意識的作用更是被凸顯得淋漓盡致。究其原因,主要是內氣是人體的力源,而“意”可以對內氣進行引導,從而通過內氣控制力度,使力量得到有效的運用,起到良好的演奏效果。雖然“意”對于器樂演奏具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但“意”卻無法代替演奏者進行器樂演奏,想要提高演奏水平,必須采用正確的方法,并堅持訓練,只有這樣,演奏者才能實現“意”與演奏技術的結合,使自身的演奏技術得到提升。此外,器樂演奏者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進行太極拳練習,掌握一定的氣功知識,加深對“用意不用力”的理解,這對于其器樂演奏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3 結語
“意”在器樂演奏中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在演奏的高級階段,如果能夠使用演奏意識對氣和力進行引導和控制,可以取得良好的演奏效果。因此,器樂演奏者在日常生活中,在練習器樂的同時,應該加強對其他方面知識的涉獵,加深對“用意不用力”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使器樂演奏得到升華,取得更加良好的演奏效果。
參考文獻:
[1] 孟醒.鋼琴伴奏在器樂演奏中的重要作用[J].藝術研究,2017(04):180-181.
[2] 王燕如.內心聽覺在器樂演奏中的作用[J].大舞臺,2014(12):180.
作者簡介:潘夢(1988—),女,貴州貴陽人,本科,揚琴專業,四級演奏員,研究方向:音樂表演(中國樂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