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春梅
摘 要:歌唱是一項綜合性的能力和藝術,需要先天的天賦和后天的訓練,發聲中良好的心理活動對提升演唱效果有重要作用,心理教學方法在指導演唱者演唱實踐中具有普遍意義,演唱者通過心理建設和心理調節形成正確的心理意識,就能準確靈活地運用自己的發聲機體,克服發聲障礙,取得良好的演唱效果。本文將對歌唱發聲心理活動對演唱效果的影響進行論述,旨在為提升聲樂教學效果提供建議。
關鍵詞:歌唱發聲;心理活動;演唱效果
0 引言
聲樂心理學是聲樂教學和演唱心理教學相融合的實踐教學方法,心理意識與身體活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每一個發聲動作都離不開心理意識的指導。鑒于此,在歌唱發聲中合理應用心理意識指導對演唱者是具有積極作用的,演唱者可以依靠心理意識來控制發聲機體,以此完成預定的發聲要求,從而達到完美的演唱效果。
1 歌唱中的心理活動
人是感性動物,我們做任何活動都伴隨著復雜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包括知覺、感覺、思維、意識、情感、心理特征等,良好的心理意識是任何活動的前提,尤其對歌唱活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在歌唱時,大腦就會對發聲器官發出指令,不同器官肌肉會相互協調進行收縮或放松、興奮或抑制,互相作用,發出美妙的歌聲。由此可見,歌唱是一項技巧,要用巧勁而不是蠻力,將技巧和技術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自己的積極心理狀態,就能使歌聲中有情,動人心弦。良好積極的心理活動會讓歌唱者進步飛快,極大地激發其天賦潛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演唱效果,反之,消極的心理活動使得歌唱者舞臺表現生硬,甚至還會出現心跳加快、大腦空白的情況,歌唱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2 不同心理活動對演唱效果的影響
2.1 心理失衡對歌唱發聲的不良影響
心理素質的失衡是影響發聲的重要因素,在初學歌唱發聲時,極易出現許多不良心理狀態,對發聲以及演唱效果帶來不良影響。心理平淡是指歌唱者始終缺乏激情和感染力,歌唱效果索然無味,無法走進聽眾內心,引發情緒共鳴。比如,在演唱《松花江上》時,演唱者需要帶入一種悲憤的情緒,表達關切國家生死存亡的愛國情懷,倘若沒有這種悲涼的情感,則無法向聽眾傳達作品的深刻內涵。因此,只有充分調動自己的感情,全身心投入歌唱,才能解放心靈,自由自在地發聲,倘若只是生硬地歌唱,沒有情感表達,歌唱效果注定平淡無奇、缺乏特色。
再者,緊張是一種復雜的主觀體驗,過度緊張會造成嚴重的發聲障礙,增加心理負擔,不僅聲音不通透,易破音,無法自然流暢地演唱,更不能徹底融入作品,對作品進行完美詮釋。歌唱者在舞臺表演前總有很多顧慮,擔心自己不能唱好,被他人嘲笑,情緒也就放不開,其實歌唱是需要輕松愉快和自然率真的。因此,教師可以在演唱前用輕松的語氣鼓勵他們:“不要想太多,放輕松,大膽演唱,像說話一樣。”通過這樣的啟發,歌唱者的緊張心理會大幅度緩解,也不會覺得困難了。[1]
怯場則在不同歌唱者身上表現不同,不同人在演唱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抖、嗓子干、跑調或忘詞等情況,怯場的原因一方面是源于對自己的不自信,心里思想雜亂,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負擔太重,另一方面則源于歌唱技術不熟練、舞臺經驗不足等客觀原因,倘若歌唱技巧不過硬,上臺就會心里沒底,而舞臺經驗太少就無法對一些突發情況進行處理,舞臺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演唱者需要積極參加各種演唱比賽,積累豐富的舞臺經驗,對各種狀況進行熟悉和適應,這樣才能以輕松從容的狀態演唱歌曲。[2]
2.2 積極心理對歌唱發聲的良好影響
歌唱者保持高昂的心情和熱情代表其是具備積極心理狀態的,積極的心理狀態會使得嗓音飽滿、明亮,心理狀態和發聲機體達到有機統一,歌唱活動也能順利進行。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首先,自信能帶來放松的狀態,自信的歌唱者能始終保持冷靜,將感情恰當地投入作品,順暢自如地演繹,即使面對歌曲中的高音部分,也能帶著激昂、興奮的心情,用豐富、充沛的感情平穩度過。
從容的心態也對歌唱發聲有積極影響,許多歌唱者一開始是帶著單純、灑脫心境進行歌唱學習的,但隨著能力提升、挑戰升級,許多人開始變得小心翼翼,歌唱的效果也不如以往那般率性自然,這就是因為心態不夠從容,過于計較得失,害怕取得的成就一去不復返。歌唱者在無形中給自己增添了許多負擔和枷鎖,面對有難度的曲目不敢去嘗試,面對重要的舞臺害怕去挑戰,這對歌唱者的能力提升是極其不利的。良好的歌唱心理需要循序漸進地樹立,心理建設的過程是一點一滴進行的,唱歌不只需要技巧,還需要心靈的幫助,只有內心充滿自信、愉快,才能排除各種不良狀態,取得預想中的舞臺效果。
3 結語
歌唱藝術水平的提高需要心理活動與發聲機體的積極配合,學習積極的心理建設方法對科學的歌唱是大有裨益的,良好的心理活動將會幫助我們打開歌唱的大門,幫助我們登上成功的舞臺。因此,只有進行積極的心理活動訓練,克服歌唱中的各種障礙,才能提升自己的歌唱水平,實現聲情并茂、飽滿生動的演唱效果。
參考文獻:
[1] 宋昀宜.淺談發聲的心理素質對歌唱的影響[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2015(1):115-116.
[2] 毛海英.淺談在歌唱與發聲訓練中對學生心理意識的培養[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4(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