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瑋琪 肖紅
摘 要:針對困擾紹興市紡織業發展的庫存面料積壓問題,經過多次實地調研,本文闡述紹興紡織企業的現狀及企業處理庫存問題的常用手段,提出了設計思維中可對面料進行再利用的手段,以期為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并給社會及經濟帶來實際價值。
關鍵詞:紹興;面料庫存;再利用
目前,中國的紡織業在生產量和出口量方面表現突出,浙江省紹興市作為國內最大的紡織品交易中心、紡織產業聚集地,正助力推動我國紡織經濟的發展。本文通過了解紹興紡織業的歷史和現狀,發現當地行業的經濟問題并探討解決手段。
1 現狀與問題
1.1 紹興紡織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自清末洋務運動以來,一批愛國實干的企業家先后入駐浙江紹興,在新昌、諸暨、上虞等地開設布廠,自那時起,中國開始了紡織品的規模化生產。現代紹興的紡織品產業則是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在90年代時產業最為昌盛,直至進入21世紀,產業到達了平穩發展的成熟階段。[1]
如今紹興紡織業已在化纖原料、紡織印染、紡織機械、服飾配飾、家居軟裝等方面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產業鏈。2018年中國輕紡城市場實現了“線上線下”兩個市場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其中線下面料市場的成交額則約占總的67%。[2]
1.2 有關紹興庫存面料的問題
據中國輕紡城市場數據統計,每日客流量可達10萬人次,年貨運量達40余萬噸。[3]壯觀的數字背后體現的是無可避免的庫存面料積壓問題。庫存面料是指印染、家紡、服裝、配飾等領域的工廠產品生產后剩余的面料,日益加速的更新換代使得庫存中絕大部分都是沒有瑕疵的面料,它的積壓會造成資金凍結。目前,此類面料的銷出主要由各個層級的代理掛在門市進行銷售,流入市場后再經過一次次的促銷,最終銷往各類規模較小的產品制造商。除了線下的銷售,紹興市柯橋區推出的網上輕紡城同時也在推動庫存面料的消化,利用電商渠道減少了供應商和合作商之間的成本,加速了產品流動周期。
2 再利用的價值
2.1 綠色意義
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同時也要求人們提出更綠色、更有效的方法解決當下的環保問題。對于庫存面料而言,通過不同的手段、不同的領域認知,將為社會提供更多指導可持續發展的參考方法。除了利用各種方法進行分銷處理外,將面料進行再利用也是值得思考的,“再利用”一詞本身就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它的核心是盡量減少對環境和社會帶來的壓力。
2.2 經濟意義
對于企業而言,造成庫存面料積壓的原因很多,生產周期與流行周期不同步、產品品質存在殘次或是經營失誤等都可能造成產品的余量過盛。如果說增加分銷途徑是在供應鏈上加速庫存面料消化,那再利用則是讓面料本身“起死回生”。生產步驟上最大可能地減少庫存面料能讓資金正常運轉,使企業保持穩定發展的活力。
3 設計思維中的再利用
3.1 基礎再造
從設計學的角度出發,面料再利用(或稱再造)是一種用小成本創大效益的方法。再造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最基礎的手法有改變表面肌理、強化裝飾、改變色彩效果等等。面料運用在不同的產品載體上,再造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如將庫存面料再利用于服裝上,為了使服裝表面具有更立體的效果,可以改變面料肌理,采用褶皺、抽紗等加法或減法的再造手段;又如運用在家居飾品上,則可以采用將花紋過時的面料進行扎染、洗水等方式改變其表面色彩效果。
3.2 拼布
拼布是一個將碎布拼縫為整布的過程,是一種面料再造的方法,也是一種獨立運用在生活、藝術上的創作手段。每個國家對拼布的定義各有不同,美國對拼布的定義:即把小塊面料進行拼合成為一張表布,再把一層鋪綿夾在表布與底布中間進行壓縫,利用壓線使圖案和花紋凸出呈現立體效果,這種拼和壓的過程叫作拼布(Quilt)。[4]而中國傳統文化中如百衲衣、水田衣等同樣表達了拼布的理念,如今拼布文化在中國遍地開花,在紹興更有企業專注于拼布產品的開發,若就地取材結合紹興本地的庫存面料研發各種拼布產品,則能夠取得雙贏的效果。再利用的優勢是庫存面料種類豐富、樣式齊全,從中可獲取適合的面料進行服裝、家居、日常用品等類別的有針對性的產品設計,且拼布產品大多不重樣,具有獨特性,類多量少的庫存面料恰好符合這一特點。
本文分析了目前紹興紡織業的庫存積壓問題,并在調研和走訪后提出更貼近當地文化、適合企業發展的解決辦法,通過設計學的角度對面料進行再利用,最終達到快速消化庫存面料,使企業經濟平穩運轉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葉青.從紡織業發展看浙江工業轉型升級[J].浙江經濟,2016(09):54-55.
[2] 陳曉莉,滕玉芳.讓庫存“動”起來? 網上輕紡城庫存布市場受關注[J].紡織服裝周刊,2014(34):30-31.
[3] 許益萍. G20來了,紡企去庫存迎來好時機?[J].紡織服裝周刊,2016(27):24-25.
[4] 谷煒麗.“變廢為寶”理念下的拼布藝術應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8.
作者簡介:龍瑋琪(1996—),女,貴州貴陽人,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2017級設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從事產品藝術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
肖紅(1966—),女,湖南湘鄉人,產品設計專業,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從事傳統文化與產品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