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張恒
科技發展為黎陽航空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也讓黎陽航空小鎮應運而生并蓄勢待“飛”。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序廳,大家可以看到,大屏幕里飛向藍天的一架架飛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各類飛機機型,包括戰斗機殲-8Ⅱ、殲-10、殲-20,民航機C919,運輸機運-20……”在安順市平壩區黎陽航空小鎮的航空展覽館里,伴隨著解說員尹鐲曉的介紹,觀眾被展館內的各種飛機模型、飛機發動機原件所吸引。
作為黎陽航空小鎮的文化宣傳窗口,自2017年10月開業以來,每逢節假日,黎陽航空展覽館總是迎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并與展館外的黎陽廠房舊址相呼應,展示三線建設中黎陽廠的歷史變遷。
然而幾年前,這里還只是一個小鎮菜市場。改變得益于黎陽航空小鎮項目的建設。
自2016年9月啟動項目建設以來,平壩區將黎陽航空小鎮項目列為聚產業、城建、文化、旅游“四位一體”的綜合項目,著力打造宜業、宜居、宜商、宜游、宜樂的特色城鎮。
時光回轉到1965年,伴隨著火車的鳴笛,一批從全國各地來到貴州的建設者們,匯集到平壩縣(現平壩區)菜花洞口,肩扛手拉,開疆拓土,在荒山野嶺間挖出了道路,建起了航空發動機生產廠房,黎陽廠就此誕生。半個世紀以來,黎陽廠生產的發動機、飛機配件等,運用到國產戰斗機等眾多機型,并出口至國外。
2016年,隸屬于中國航發的黎陽廠搬至貴陽高新工業園區。廠子雖然搬走了,但是老廠房還在,如何因勢利導喚醒沉睡的工業遺存,將時代記憶與城市發展相融,成為地方發展的一大課題。
“平壩一直著力利用黎陽廠這個省級國防科技工業重點企業的技術產業優勢,努力拓展國際、國內合作新領域,打造以發動機為核心的黎陽產業集群?!崩桕柡娇招℃偨ㄔO項目副總指揮、平壩區工信局局長劉飛說。因此,規劃面積5.37平方公里、預計總投資27億元的黎陽航空小鎮項目啟動。
“以航空產業為主線,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優惠政策為手段,充分利用黎陽廠搬遷留下的閑置資產,在將老廠房升級改造的同時,擴建和新建部分標準化廠房,對相關企業進行‘千企改造’,促進企業技改擴能,打造優美投資環境?!眲w說。
如今,黎陽航空小鎮一期項目已經建成投用,曾經閑置的體育場、工人俱樂部、醫院等設施,已經升級為航空展覽館、群眾文化中心、航空廣場、三線文化主題餐廳、航空山體公園,周邊的老舊小區也重新整修。如今,以航空產業為特點的“老黎陽”煥發出新活力,黎陽航空小鎮也被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黎陽航空小鎮廣場前的飛機地標。(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張恒/ 攝)
“左手慢慢推油門,飛機速度提上去后,右手再拉方向舵,這時候飛機就開始起飛了,好!飛起來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游客周亦晨在航空展覽館獲得了駕駛C919大飛機的真實體驗,“這個模擬好真實,感覺像真的在開飛機一樣!”

游客在展館內虛擬體驗飛行員裝備。(黎陽航空展覽館供圖)
“雖然這是模擬操作,但是你看到的界面以及操作按鈕都和在C919大飛機上面一模一樣?!崩桕柡娇照褂[館館長劉艷介紹,這臺C919模擬倉全國只有三臺,未來的航空展覽館內將放置數量更多、型號更全、技術含量更高的飛行模擬器。
航空展覽館將高科技和趣味性完美融合,逼真的模擬機艙體驗和VR高空跳傘體驗等令無數游客震撼,而館內陳列的各式各樣的飛機模型、飛行器發動機原件以及圖文解說,講述了航空工業從活塞時代到信息時代的演變。此外,游客還可以現場變身航空設計師,親手組裝航空發動機和飛機,通過3D打印出飛機模型,把自己設計的飛機帶回家。
不僅如此,黎陽航空展覽館還是一個集高科技、大航空、長歷史、遠未來為一體的復合型文化場所,感受“紅色文化”和“三線精神”的場地。通過運用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為展示手段,采用聲、光、電和聽、說、看、動等多種情景體驗互動模式,宣揚航空報國的重要意義,帶領參觀者切身感懷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
“看到這些仿佛就回到了昨天,也讓更多人了解‘三線建設’和‘三線人’的吃苦耐勞、甘于奉獻、勇于開拓?!蓖褂[館“三線建設廳”墻壁上的一張張老照片,73歲的張壽柱感慨地說。盡管已經退休多年,但是他仍然會不時回到老廠區走走看看,“現在有了這個展覽館,我每周都會走過來看看,有時候還給學生講講‘三線’故事和‘三線’精神?!?/p>
“現在我們經常接到一些單位的參觀請求,還有的旅行社組織研學旅行團來這里參觀學習?!眲⑵G說,根植于航空歷史,將工業文化與歷史文化深度融合,展覽館只是航空小鎮打造集科教與文娛為一體的文化產業項目的一環。
“特色小鎮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一個產業要發展,需要將它與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在劉飛看來,黎陽航空小鎮是安順市、平壩區搶抓發展機遇,依托航空產業技術優勢,積極探索出的一條合作共贏道路。
“航空小鎮圍繞航空產業鏈,引進了明日宇航等多家高科技企業入駐,突出航空裝備制造特色,集產業、城建、文化、旅游為一體。”劉飛介紹說,黎陽航空小鎮充分利用黎陽搬遷留下的優質資產,建立高端人才孵化空間。同時,以小鎮為載體建造一個新的城市組團,讓居民擁有宜居、宜業、宜樂的優美環境,營造厚重的“三線”文化、軍工文化、紅色文化氛圍,依托平壩高鐵站,形成航空動力特色旅游線路。
目前,黎陽航空小鎮的二期三期項目正在規劃和招商中,二期主要圍繞打造國際一流民用航空零部件轉包生產基地,大力培育發展商用發動機、燃氣輪機等產業。三期主要是依托“三線”建設遺留下的山洞、老廠房等開展“三線”文化旅游。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是一個集研發、生產、生活、文化、娛樂、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獨具特色的航空小鎮。
特別是在規劃建設中,“三線”文化產業園根據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獨特的區位環境,圍繞上世紀60年代建廠初期的山洞工廠、隱蔽車間、山洞職工宿舍等“三線”文化舊址,以及近10萬平方米的廠房,進行文化提升和改造,打造出一個鮮活的歷史博物館和文化展示區。
以黎陽航空小鎮為引子,平壩區以航空動力為產業核心驅動,以“三線”建設為底蘊,著力打造集航空制造與服務、“三線”體驗、運動休閑和田園觀光于一體的文旅目的地。
正如黎陽航空小鎮廣場中心的“地標”——一架著迷彩色的殲F戰斗機一樣,黎陽航空小鎮依托歷史存量,做足創新,正聚集能量振翅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