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國樂

林國樂: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結直腸專業組主任醫師、教授,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及TEM學組副組長。擅長:結直腸癌、直腸息肉、重度痔瘡、炎癥性腸病和腸梗阻的外科治療,以及普外科常見疾病如甲狀腺結節。
痔瘡除了動手術還能怎么辦?痔瘡和直腸癌傻傻分不清?面對這種羞羞的問題,千萬別捂著不治。護“花”使者們,請收下這份“菊花寶典”。
其實,真正的便血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鮮血便,比如菊花滴血,嚴重一點的是噴射出血,比較常見的是手紙上帶一點血;第二種是黏液膿血;第三種是黑便。無論是哪種便血,都是身體給我們亮出的黃牌警告。如果你不注意的話,第二張黃牌打出,可能就要紅牌OUT了。
眾所周知,十人九痔。出現鮮血癥狀,最可能的情況就是患了痔瘡。如果你有劇烈的肛門疼痛,痛得刻骨銘心,那有可能是肛裂。當然了,鮮血便也有可能是直腸癌這種嚴重的情況,我們不能大意。
如果是黏液膿血,還有點肚子疼、拉稀,那你有可能是腸道炎癥。
如果你解的是黑便,像馬路上的柏油一樣,那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因為血液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變成了黑色。所以,便血真的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而且,掛號看病也有門道。如果你的便血鮮紅,可能是痔瘡、肛裂,你應該先掛肛腸??疲鲆粋€基本檢查;如果你的便血紅白相間,黏液膿血,加上肚子疼、拉稀等癥狀,你應該掛消化內科做進一步的檢查;如果你懷疑自己得了腸癌,或者是需要做手術的疾病,那么應該掛我們基本外科(或普通外科)。
看病的時候,大夫可能會要求你做一個直腸指檢。別不好意思!在我們中國人得的直腸癌里,約有75%通過直腸指檢就可以摸到,花10塊錢就能發現。而直腸癌誤診的病例里,大概有85%沒有做過直腸指檢。可見,被戲稱為“一指禪”的直腸指檢是多么重要!
直腸癌,還有老百姓常說的大腸癌,它們更專業的叫法是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目前,中國結直腸癌的發病情況可以用非常嚴峻來形容。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目前正以每年5%的速率增長。據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2018全國癌癥數據統計,結直腸癌不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排在前五位。發病率大概在第三位,死亡率大概在第五位。
但是大家也不要談癌色變,結直腸癌不是一天長出來的,絕大多數結直腸癌都是從一個小小的息肉慢慢演變而來的。一個小小的息肉,最后變成癌,需要多久呢?5~10年。如果你有家族史,這個時間可能短一點。從早期癌到晚期癌又可能需要很長時間。這就意味著腸癌是可以預防的。
比腸癌更加可怕的是,腸癌在中國的發病年齡呈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只要年齡在45歲以上,沒有任何癥狀的人也可以去做腸鏡篩查。如果有家族史,或者是長期便秘、腹瀉的人就更應該去做腸鏡檢查。
做腸鏡有一個好處,它可以在發現病變后取得活檢進行診斷,腸鏡下也可以直接切除結腸息肉,把腸癌扼殺在搖籃當中。我們的大腸有1.5米,直腸只占十分之一,15厘米。但是,你知道在中國直腸癌的發病率和結腸癌的發病率大概是多少嗎?直腸癌有一半以上,非常高。
在中國,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肛腸疾病發病率非常高,有59.1%,其中,痔瘡發病率占據87.2%。而且,痔瘡在各個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病。我最近診過一個小孩,才兩個月就得了痔瘡。但是,貓、狗這些動物不會得痔瘡,因為它們的脊柱跟地面平行。所以痔瘡在某種意義上,是人類直立行走付出的代價。
俗話說,十男九痔,其實女性的發病率更高,因為女性一般要懷孕,腹壓增高容易引發痔瘡,孕婦痔瘡的發病率約占76%。
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內痔以出血和脫出為主,外痔以疼痛和瘙癢為主。
那是不是便血越多,痔瘡就越嚴重呢?并不是,痔瘡的嚴重程度不取決于出血的量,而是取決于脫出程度和能否還納分度。內痔分為四度,便秘、喝酒、熬夜、久坐造成的菊花滴血,哪怕出血再多,只要不脫出,就是Ⅰ度。常有便血,排便時有痔瘡脫出,但是便后可自行還納,是Ⅱ度。偶有便血,排便、久站、咳嗽、勞累導致痔瘡脫出,需用手還納,是Ⅲ度。痔瘡Ⅳ度就像一朵花一樣開在外面,而且不是“菊花”,是“梅花”了。
那么,痔瘡如何治療呢?我們的原則是,痔瘡以保守治療為主,沒有癥狀的痔不需要治療,有癥狀的痔也無需根治。
什么情況需要進行手術?第一種,對保守治療效果不滿意的,可進行手術;第二種,痔脫出嚴重(Ⅲ、Ⅳ度)的;第三種,套扎、注射治療失敗的,也可進行手術。
我們現在還有一種新的手術方法,叫PPH手術(吻合器痔環切術),主要適用于脫出嚴重(Ⅲ、Ⅳ度)的內痔和部分直腸黏膜脫垂的病人。做好以下幾點,可以更好地預防痔瘡(復發)。
首先且最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短時間、專心致志地如廁。按照醫學原理,蹲著如廁是更符合生理的,但是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坐坑。所以,你可以在腳下墊一個凳子,如廁的時候踩著凳子,往前傾30度。這樣,就有助于大便排出,不容易得痔瘡。
其次,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便秘很容易得痔瘡,痔瘡又很容易便秘。另外,要做好“菊部”的護理,洗洗更健康。再者就是,輔助用藥。
還有一些其他的預防措施,比如,注意下身的保暖。屁股受冷可能導致血流受阻,就比較容易患痔瘡。還要避免久坐久立。
有的病人會問我,林大夫,你是不是也有痔瘡?我說為什么呢?他說,我看你看了一天門診,都沒有站起來過……沒錯,我也是個“有痔”青年。
因為孕婦發病率很高,所以孕婦一定要注意保健,多做提肛運動。有一次,一個女病人非常神秘地問我:“林大夫,提肛運動該怎么做?你給我示范一下行不行?”這個……只能意會。
還有一次,我給病人開了兩支痔瘡膏。他拿著痔瘡膏回診室問我:“林大夫,這個痔瘡膏是飯前抹還是飯后抹?”這個……沒關系啊。
這些啼笑皆非的故事在我們科室很常見。如果你不幸患了直腸癌也不要害怕,早切早治效果好。我們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重規范,有微創??傊粋€原則,先保命再保肛。
最后,我總結了一份“菊花寶典”送給大家:菊花滴血莫驚慌,內痔出血最平常,警惕腸癌放心上,體檢要做一指禪,腸鏡診斷能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