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文旅空間的發展是城市文化建設與繁榮的重要表現方式,而文旅空間的發展離不開文化IP的挖掘開發以及設計應用,如何利用藝術設計手段對文化IP進行合理有效的開發利用是城市文旅融合新形勢下的新要求。結合文旅市場需求,探討在當代城市文旅新背景下如何通過文化IP的設計應用對文旅發展賦能,讓文化IP的傳播與認同從被動變為主動,更有效地推動文旅產業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文旅產業;文化IP;藝術設計
當代城市的快速發展與崛起,讓城市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以往,城市不但是生產與生活、經濟與文明的集合體,更是歷史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重要承載地。城市的發展潛力與優勢,不再單一地通過城市經濟現代化以及城市面貌現代化等方面去衡量。人是城市的服務主體,發展至今,城市的差異化已逐步顯現在對于精神文化需求、城市特色文化、文化產業等層面的建設上。
城市文化的建設與繁榮,其重要的表現方式是依托城市文旅空間的發展。文旅空間的發展離不開文化IP的挖掘開發以及設計應用,二者的有機融合是城市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更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重要體現。
1 城市文旅發展的現代性核心
現代文化旅游不同于單一的旅游產業,它是以不同地域文化的差異性為前提,以地域特色文化的彰顯與主動文化探索為過程,以文化與精神需求的相互融合為結果的旅游?,F代文化旅游有著民族性、藝術性、探索性、多樣性、科技性、互動性等多種外在特征。文化旅游將文化與旅游進行融合發展,它所帶來的是一種超然的文化感受,這種文化感受以包含文化內涵的旅游景點為載體,體現了審美情趣激發功能、教育啟示功能、精神愉悅功能以及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近年來,文化旅游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它的出現與游客需求的轉變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這也是現代城市文化發展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表現之一。因此,現代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它以人文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活動,也是集政治、經濟、教育、科技、休閑為一體的大型旅游活動。
2 城市文旅發展的現代性現狀
文化旅游與城市文化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現代化城市是民眾生活最為重要的載體。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其目的也是為了利用地域性獨有文化輔助城市文化的繁榮,通過文化旅游作為城市文化窗口,更好地樹立城市文化對外品牌效益。當代城市文旅的發展,依托其特有的地緣文化屬性,我們也可將其分為四大類型:自然風光文化旅游、歷史遺跡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現代城市文化旅游。前三者較為常見,其本質還是依托傳統旅游資源,而現代城市文化這種類型的出現則是伴隨著現代城市經濟發展、新興社會民眾需求衍生而來。例如上海的外灘、北京的三里屯、西安的高新咖啡創業街區等都是依托城市現代化而衍生出的特有文化符號,從而形成極具當地城市文化的文旅空間。
近年來,我國城市文旅產業轉型與發展的趨勢形成一股浪潮,其本質上也反映出國內文旅市場的激烈競爭與發展同質化所映射出來的特殊現象。在城際交通愈發便捷的今天,城市發展也帶來了“雙刃劍”式的城市文旅市場,游覽人群的快速導流也同時帶來了文旅“留客難”的現狀。與此同時,業態、文化、體驗等層面的同質化讓越來越多的文旅目的地出現了“一次性”游覽的問題,這樣的發展現狀無疑制約著城市文旅的轉型跨越發展與經濟產業收益。城市文旅的現代性現狀,是問題也是機遇,文化IP的開發與體驗設計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實用性藝術設計與文化IP的深耕與融合為城市文旅提供了新的可能,也給城市文化品牌輸出提供了新的途徑。
3 文化IP的設計應用對文旅發展的賦能
當代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種產品,又與旅游文化大不相同。當代文化旅游的核心在于文化的體現與體驗,旅游僅僅是形式,更為重要的是在游、娛、購、住、食、行等旅游要素中貫穿文化內在價值體驗。如果單一地從文旅融合以及文旅設計的層面探究,其本質就是依托文化作為核心資源,進行設計打造的旅游項目都可歸結于文化旅游項目。如果從游覽者的需求出發,文化旅游是給游覽人群所帶來的不可替代性的特定文化及文化氛圍環境的展現、感受、體驗、互動的旅游經歷。所以文化的挖掘與文化表現體驗是現代文化旅游設計的基礎與前提。
“IP”一詞的概念來源于“Intellectual Property”與“Internet Protocol”這兩個詞。前者的釋義為網絡地址,后者的釋義為知識產權,二者釋義的疊加也正是“文化IP”的概念,從IP詞語的釋義上來看其體現的是連接、區位、主題。文化IP的核心是就是旅游資源或是地域的獨特性,活化文化資源,創造出具有旅游核心價值的產品。文化IP是城市文旅產業的認知物,通過文化IP的賦能可以為城市文旅市場準確迅速定位相關旅游景區或旅游目的地,并為旅游目的地帶來游客流量,進而達到提煉旅游品牌、形象,實現價值變現的目的。
文化IP對城市文旅的賦能所帶來的轉變是消費的升級與商業模式的升級。我國文旅行業正在從觀光游向休閑娛樂游轉變,與此同時還附加了更多的社交功能屬性。文化IP的賦能為游覽人群締造了一種體驗式消費的環境,也滿足了其較強的情感需求。它在提升文旅項目本身的競爭力的同時,讓文化的輸出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實現單次實體消費到多次消費并引流到網絡持續消費,吸引消費者重復購買,達到商業模式的升級。
文化IP與藝術設計的融合是當代城市文旅產業的新風向,文化IP的優勢體現離不開有效的呈現方式與體驗載體,實用性藝術設計的出現,為文化IP的表達提供了多種途徑。與此同時,視聽影音技術的不斷發展,藝術設計與科技的結合,為文化IP的應用表現提供了新方式?!段靼材辍ぷ钪袊纷鳛槲靼彩谐鞘形幕糜螌ν馄放疲浅鞘形穆卯a業中文化IP與藝術設計融合的代表案例之一。西安新唐人街作為《西安年·最中國》的主要文旅體驗承載地,其依托于西安悠久的歷史、人文、民俗、美食等特色地域文化IP與藝術設計融合應用,以盛唐文化為主題,特色盛唐建筑景觀為依托。通過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交互裝置藝術設計、視聽藝術設計、環境氛圍設計、燈光視覺設計等多維藝術設計表現,為游客提供多維化的體驗游覽與文化輸出,創造了2019年春節假日接待1652.3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4.78億元的文旅數據。
城市文化旅游的發展一定是文化IP先行,無IP不文旅。風格與主題、景觀與建設、運營與體驗是城市文旅產業發展的三大要素,而設計與文化IP的融合應用同樣有著一定的原則:設計應用品質化原則,可樹立文旅項目全新的體驗感受與品牌服務;設計應用模塊化原則,可為文旅項目地提供多層次多維度的游覽體驗,締造常游常新的游覽基礎;設計應用多元化原則,通過文化多元、體驗多元、交互多元的方式激發游客好奇心與參與感,讓文化IP的傳播與認同從被動變為主動。設計應用反差化原則可為文旅項目中文化IP的展現提供多種可能。
4 結語
文化IP在城市文旅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人們普遍的認同,它可以展現一個城市的個性,提升文旅目的地的內涵與認同感,增強核心競爭力??沙掷m發展的城市文旅產業,首先要基于文化IP的深耕與開發,地域化、差異化的文化IP是為城市文旅產業發展博得一片藍海的先決條件,藝術設計與文化IP的融合作為最終的表現形式,是豐富游客體驗,促進經濟收益的有效手段。當代城市文旅以及文化IP的應用設計還處在發展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尊重文化、深入設計、活化內容、以人為本的原則,中國城市文旅產業的發展必將舉世矚目。
參考文獻:
[1] 陳瓊.文旅IP ——特色小鎮IP化運營策略與落地[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
[2] 韓彩霞.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品牌的構建策略微探[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
[3] 趙宏.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文化建設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作者簡介:高原(1989—),女,山東德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