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南
摘 要:益智玩具對兒童的智力開發以及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好伙伴”。因此益智玩具的設計應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將兒童認知特征與益智玩具設計相結合。兒童的認知變化較大,發展較快,本文認為我們應該通過分析兒童認知特征,與玩具設計結合,設計出更科學、有趣以及更適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益智玩具。
關鍵詞:益智玩具;兒童;認知特征
1 兒童益智玩具概念
玩具,顧名思義,即指專供人玩耍的器具,[1]它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具有較強邏輯性、數理性的益智玩具對兒童的智力開發有一定幫助,并且還能通過刺激各感官來幫助兒童感官的健康發育,以及通過協調身體的機能來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發展他們的社會關系。同時,語言能力、情緒釋放、動手能力等都可以得到一定提高。在我國古代就有七巧板、華容道、孔明鎖、九連環等暗藏中國智慧的玩具,如今的兒童益智玩具更多的是拼圖、積木、遙控玩具及DIY系列玩具等。這些益智玩具都蘊含著奇奧的數學原理,對啟發兒童智慧有重要的作用。
現階段兒童益智玩具雖多種多樣,但分類較為模糊,主要著重對玩具難易程度、形式的設計,沒有真正了解兒童的需求。不同階段兒童認知特征不同,因此應分析各階段兒童認知特征,與玩具特點相結合,設計出真正適合兒童的益智玩具。
2 兒童認知發展特征在益智玩具設計中的應用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杰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提出了兒童認知發展四階段理論,即感知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每個階段都與前后階段有本質的區別。[2]
感知運算階段在0~2歲,兒童經歷反射活動、習慣動作及目的性動作。當兒童運用一系列協調的動作實現其目的時,說明兒童通過實踐開始產生思維,并且初步產生了因果性認知。兒童在感知的過程中,主要依靠各感官和行動來感知世界,包括膚覺、嗅覺、味覺、視覺、聽覺。因此在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中可結合兒童各感官的發展來設計玩具。
前運算階段在2~7歲,兒童通過感知所得內化為表象,產生心理符號,進一步有了思維,這一階段兒童有一定的心理活動。兒童通過語言與外界交流,因此語言能力得到發展,能利用動作來模仿事物,并開始意識到因果關系。這一階段應提高兒童的想象能力,開闊兒童的思維,鼓勵兒童產生天馬行空的想象。
具體運算階段在7~11歲,兒童具有明顯的符號性和邏輯性,能進行簡單的邏輯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逆向思考能力,但思維活動依靠日常經驗,并不具有抽象性。這一階段可培養兒童簡單的邏輯運算能力及邏輯關系。
形式運算階段在11~15歲,兒童邏輯推理具有抽象性,能不受具體事物的限制,能進行假設性的思考,并且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這一階段的益智玩具應加入一定的數學原理,培養兒童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注重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3 兒童認知特征運用于益智玩具設計中的可行性
兒童益智玩具致力于兒童智力開發,而在心理學上兒童認知發展特征也是對兒童思維(智力)的研究,本質上兩者相通,因此兒童的認知特征對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兒童的成長分為多個階段,因此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并不能一概而論。對于0~2歲的兒童來說,感覺的培養較為重要,應注重玩具的存在形式,通過在益智玩具中運用材質紋理、圖像、光、聲音等元素,刺激感官,促進兒童感官健康發育。2~7歲的兒童開始有了想象力,因此可以將童話故事與玩具相結合,設定關卡,不設定結局,讓兒童自己創造結局。關卡的設置能持續吸引兒童的注意,而結局的開放性能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及因果關系的分析能力。7~11歲的兒童思考具有邏輯性但局限于日常事物,所以玩具設計應富有一定技巧性,增強體驗感,使兒童能自主地進行邏輯思維活動。11~15歲的兒童具有假設性的思維活動,并具有抽象性,因此此階段玩具應加入一定的數學原理,運用分類組合、互動等形式的玩具,培養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兒童的創造性想象能力。
體驗互動是最近的熱詞,在各設計鄰域被廣泛運用,體驗互動將人、產品及使用環境相結合。皮亞杰認為:“內在認知和外在環境之間持續的相互作用或協作對知識的構建、智慧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因此具有體驗互動性的兒童益智玩具對兒童的知識建構和智力的發展具有一定幫助。兒童在玩的過程中融入游戲情景,獨立思考、解決遇到的問題,培養了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并且還能通過語言與人交流,提高兒童的交際能力。在整個游戲中兒童通過與人合作取得成功的經歷,使兒童獲得自信的同時懂得團結的重要性,這對于兒童完整人格的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
4 結語
玩具陪伴著兒童的成長,也是兒童的“啟蒙者”。皮亞杰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對兒童益智玩具設計具有啟發性,使玩具設計有了新的發展方向。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設計更應回歸本源,從人出發,對于兒童這類特殊人群,分析其真實需求十分重要。運用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四階段相關理論作為理論指導,可完善我國玩具設計體系,指引未來的玩具設計方向。
參考文獻:
[1] 靳桂芳.機動玩具設計原理與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 弗拉維爾·J·H,等.認知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盧曉琴.現代兒童益智玩具的設計研究[D].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