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雨惠
【摘 要】策略分析主要是通過進行外部環境分析、內部環境分析、現行策略、面臨的問題,本文運用了PEST、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頓矩陣分析等方法,對格力電器進行策略分析,并通過策略分析得出現行的策略,得出目前格力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策略分析;外部環境;內部環境
一、外部環境
(一)外部環境分析
1)政治環境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改革,旨在通過調整供給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提高全要素生產力。這一改革對化解產能過剩和去庫存問題有著深刻的影響,為制造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經濟環境
從國內國民經濟發展來看,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扎實推進,不僅可以提高經濟總量,降低家電庫存,還可以創造需求,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同時,房地產市場的火熱也大大刺激了國內空調市場的高速增長。
3)社會環境
隨著居民消費的加速升級,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空調智能化、節能化已成為當前一大趨勢。與世界平均消費水平相比,中國大部分消費仍處于低水平狀態,而未來消費理念的轉變必然促進消費總量的攀升,對于一個人口大國來說, 這無異于是一個巨大的可預見的市場。
4)技術環境
基于物聯網技術,統籌硬件、軟件和云計算平臺,建設遠程遙控、電器間互聯互通的智能家居生態圈逐漸成為主流。AI技術的發展給家居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盡管智能家居市場尚未成熟,但隨著其進一步的推廣普及,其消費潛力必然是巨大的。
(二)行業環境分析
1)現有競爭對手間的抗衡
目前空調市場處于以格力和美的為雙寡頭、海爾居上的模式,雖然從市場份額看格力一直領先,但美的近年來盈利增長迅速,而且在小家電和機器人領域逐漸站穩腳跟。反觀格力,多元化格局遲遲沒有形成,在空調產業觸及天花板的情況下,美的、海爾等都在緊抓機遇,不斷拓展外圍,開拓新市場,這也給格力帶來很大壓力,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
2)潛在進入者的威脅
在空調產業,格力、美的、海爾已建立起較高的行業壁壘,而家電行業需要大量技術研發投入,這對潛在進入者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因此,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
3)替代品生產者的威脅
夏季,電風扇是空調的主要替代品,相對而言,空調制冷效果更好,大多數消費者也可接受其價格。因此受到的威脅并不大。
冬季,電暖氣是空調的替代品之一,其電能消耗較大,人們更傾向于將其作為輔助取暖工具;地暖是空調的另一替代產品,相比空調其能耗更低,但地暖僅存在北方市場,并且大面積開地暖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因而總體來說替代品生產者的威脅較小。
4)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年報顯示,格力前五大供應商占年度總采購比例分別為8.5%、7%、2.8%、1.6%、1.9%,合計比例為22.8%。從數據可以看出,格力供應商相對分散,不依靠某一家供應商;同時,在候選供應商同等水平的情況下,格力優先考慮具有價格優勢的供應商以獲取較大供貨配額。另外,格力電器在供應商確定時,以每年度對供應商的質量等級為依據對其分配供貨量,這讓格力占據了一定的主動權。
5)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與其它品牌相比,格力產品價格整體較高,所以價格敏感型消費者選擇其他品牌的可能性很高。線上銷售也是空調銷售的一大途徑,購買者可在線上隨時對產品的規格、價格、性能等進行了解,通過對比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因此,購買者的議價能力高。
(三)競爭環境分析
1)競爭者分析
美的的未來目標是科技、用戶、全球化,自我假設是發展科技,大膽革新,潛在能力是快速搶占海外市場,蓄力工業互聯網;海爾的未來目標是成為物聯網時代智慧家庭生態品牌引領者,自我假設是自以為非,潛在能力是加碼智能裝備制造,實現三大平臺轉型。
2)戰略群組分析
對格力電器而言,美的集團最具有威脅性。相比之下格力不足之處在于業務多元化格局難以形成。縱使其空調產業獨樹一幟,但依靠單一產品,終究不是長遠之計。尤其是當空調行業下行遇冷時,若沒有其它多元業務平分風險,格力將面臨極大挑戰。因此,推動多元化戰略布局應作為格力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內部環境分析
(一)資源與能力分析
格力電器在全球建有11大空調生產基地以及五大再生資源基地,下轄智能裝備、精密模具等子公司,覆蓋了從上游零部件生產到下游廢棄產品回收的全部產業鏈,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全程參與并嚴格把控產品的生命周期,將產品質量做到極致。
(二)業務組合分析
空調屬于現金牛業務,智能裝備屬于問題業務,生活電器屬于瘦狗業務。
三、現行策略
(一)堅持科技研發
格力堅持驅動創新,提出研發經費“按需投入,不設上限”,僅2017年,研發投入就達到57億元,建成了全球計劃最大的專業空調研制中心。格力現有12000多名科研人員和近三萬名技術人員,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排行榜中,格力電器排名全國第七,居行業第一。
(二)多元化
2016年格力收購珠海銀隆,雖以失敗告終,卻依然是對新能源領域的一次探索。2018年格力收購晶弘冰箱,意欲在小家電領域更進一步。同年,格力花大手筆幫助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項目,欲在芯片領域大干一場,空調與芯片的世紀結合,也將幫助格力向空調高端化、智能化、精品化更進一步。
四、面臨的問題
(一)海外市場份額低。
開拓海外市場方面,格力略顯遲鈍。至2018年,海爾海外收入占比整個海外家電收入的45.22%,美的高達44.38%,而格力電器僅17.54%。
(二)多元化市場投資困難。
截至目前,格力電器仍是倚靠空調這一產業發展,其他領域的投資發展步履艱難。
(三)線上銷售起步較晚。
與格力相比,美的線上滲透率較高。這是由于格力的線上銷售渠道起步較晚,相比美的14年就已經籌備電商直營化的時候,格力16年才正式發力線上。
【參考文獻】
[1] 王驚雷. 企業微信營銷研究及策略分析[J]. 價格月刊, 2014(9):68-71.
[2] 劉運國, 黃瑞慶, 周長青. 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策略實證分析[J]. 貴州財經大學學報, 2001, 2001(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