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
【摘 要】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證券市場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其在豐富金融市場、優化產業結構、配置資源等方面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當下我們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之后的關鍵轉型期,中國需要建設高質量的資本市場來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中國本土券商應抓住當前發展機遇,采取各種行動推動行業前行,共同促進資本市場繁榮,提升資本市場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所以分析我國上市券商的綜合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選取34家上市券商2018年年報的相關財務指標,運用因子分析法從公司規模實力、成長能力、盈利能力這三方面對上市券商的綜合競爭力進行評估。其中公司規模實力占比最大,是上市券商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考慮因素。
【關鍵詞】上市券商;因子分析法;綜合競爭力
一、研究思想
在比較券商綜合競爭力的過程中,為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而選取的指標較多。而且各指標間還可能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這就需要一種既能克服相關性、重疊性,又能將較多的變量綜合成較少的變量的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正是處理這類問題較好的方法。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對變量之間方差協方差矩陣以及相關系數矩陣的結構性分析找出能夠代替所有變量絕大部分信息的少數幾個變量從而達到降維的目的。找出來的少數變量也叫變量因子,根據每一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可以確定該因子對樣本整體方差的影響力,并通過因子方差貢獻度對比確定每個因子的重要程度[1]。
二、我國上市券商競爭力分析的實證研究
(一)樣本選擇及數據獲取
截止2019年5月,我國上市券商共有35家,但由于宏源證券已停止經營,本文選取剩余34家上市券商2018年的部分財務數據作為研究對象,數據全部來自Wind數據庫,可靠性較強。采用SPSS21.0進行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使用軟件輸入34*12=408共408條數據。X1:總資產、X2:營業收入、X3:凈資本、X4:凈利潤、X5:凈資產收益率 、X6:總資產報酬率、X7:總資產增長率、X8:凈資產增長率 、X9:營業收入增長率、X10:每股收益、X11:每股凈資產、X12: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收入比重
(二)實驗結果(見表)
(三)實驗結論
①各樣本券商的因子得分和總得分既有正數又有負數,出現負分表明了該證券公司的競爭力水平低于樣本平均水平。有13家券商總得分大于0,占34家上市券商的38.2%,有21家券商總得分小于0,占比61.8%。說明我國券商總體競爭力偏弱。總體競爭力排名前五位的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排在后五位的依次是西部證券、國海證券、第一創業、中原證券、太平洋。第一名的中信證券總分為1.66,最后一名的太平洋證券總分-1.31,相差2.97,說明上市券商總體競爭力懸殊較大,發展不平衡。
②不同券商對應的每個因子的排名與綜合排名不一定一致。這是因為單項因子所占的權重不同,規模實力的權重為54.557%,成長能力的權重為21.596%,盈利能力的權重為8.452%。所以規模實力越強的公司,綜合得分越高。
③規模實力中,共有11家券商得分為正值,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位列前五名,同時這五家券商也是綜合實力最強的前五家公司,這說明券商規模越大,在市場中越容易存活,抗風險能力越強,綜合競爭力越強。成長能力中,共有21家券商得分為正值,比例超過60%,這說明我國大多數券商擁有良好的成長能力,但由于規模限制等原因總體競爭力不強,但潛力無限,仍然未來可期。盈利能力中有15家券商得分為正,比例不足一半,說明我國大多數上市券商盈利水平低于平均值,盈利集中在少數券商。
三、提升上市券商綜合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一)擴充資本規模
規模實力雄厚的券商才有能力去抵御外部風險和壯大公司。我國目前是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監管體制,資本規模顯得尤為重要。券商要想提升綜合競爭力,應選擇合適的時機通過公開發行股票、收購兼并、發行次級債等方式來擴充資本規模。通過以上方式擴大公司的資本規模,給公司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二)選擇合適的戰略目標
我國不足一半的上市券商盈利能力為正,說明大多數券商在2018年的盈利能力低于平均水平, 盈利集中在少數幾家券商。盈利水平低于平均值的券商在未來應結合自身情況重點關注盈利水平的提高。大型券商規模實力強,業務范圍廣闊,綜合實力強勁。而中小券商應走出自己的“差異化、特色化”之路。以美國證券業為例,美林證券在項目融資、產權交易、充當敵意收購方的財務顧問等方面較為擅長;所羅門兄弟擅長商業票據發行、政府債券交易,經濟業務以投資機構為主[2]。中國經濟存量巨大,中小券商轉型過程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選擇怎樣的市場和戰略發展方向。是做資本中介,還是聚焦財富管理?大公司對這些業務都駕輕就熟,但對于中小型券商來說,找準市場極其關鍵。各家公司必須根據自身特色明確戰略定位,明晰轉型方向和目標以跳出廝殺激烈的紅海,進入藍海來獲取利潤。
(三)大力發展資管業務
60%的上市券商成長能力為正,說明我國上市券商總體頗具發展潛力,需要每家公司抓緊尋求這種潛力,以不斷成長。發達國家隨著證券市場的逐漸發展完善,資產管理業務在券商業務中的地位將不斷提升,并將成為衡量投資銀行實力及行業地位的關鍵指標之一[3]。我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占收入的比重從2014年的不足5%上漲到2018年的10%左右,雖然有了一定的提升,和發達國家券商資管業務規模仍有較大的差異。2018年資管新規的出臺對證券公司資管轉型具有重大意義,證券公司應發揮優勢,回歸本源,在資管業務上深耕細作。
證券公司資管業務與銀行理財業務相比在資產投資方面經驗更充足、尖端人才儲備更豐富;和公募基金相比證券公司具備更廣的資產選擇面,且擁有海量的客戶,銷售渠道通暢,營銷效率因此更高。證券公司的經營范圍涉及經紀業務、投行業務、投資咨詢業務、信用交易業務等,投融資信息優勢明顯超出其他金融機構,其資金可在場內場外、境內境外進行投資從而形成標的資產的差異化配置。因而,發揮業務鏈優勢,完美對接資金端和資產端,是證券公司資管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證券公司資管業務可以與其他機構展開資管業務差異化競爭的重要突破口。券商可以在以下方面提升自己資管業務的水平:
1、隨著國家對證券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強,券商資管部門在提升機構客戶規模增量方面的難度將有所增加。此時應該轉變思路去挖掘個人客戶。因為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及投資理財理念的深入,高凈值人群獲取專業財富管理服務需求正在不斷攀升。證券公司資管業務應更重視挖掘零售客戶,使受托資金多元化。
2、證券公司資管業務可以在資產證券化方面發力。資產證券化在西方國家已經被廣泛運用,其在降低融資成本、調整財務結構等方面有諸多優勢。資產證券化產品不受資管新規對產品杠桿、投向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可以更加靈活地對產品進行設計。
3、對不同類別的客戶應該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營銷。對資金規模實力弱小的客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營銷使獲客成本降低;對資金規模實力中等的客戶可以聯合銀行、信托等組織提供投資顧問服務;對高凈值客戶,應在充分考慮客戶的風險偏好和投資需求的基礎上,對流動現金、股票、債券、期貨、基金等進行資產組合以滿足不同客戶的理財需求。可借助金融科技,如大數據、云計算等進行客戶分類及營銷。
【參考文獻】
[1]蘇金明.統計軟件SPSS12.0 for windows 應用及開發指南[M.] 北京: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2]王佳程.中國券商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經濟信息, 2015(17):342-343.
[3]謝雯.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國證券公司競爭力研究[D]. 復旦大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