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為
【摘 要】加油站門店進店率影響因素是綜合的,便利店、快餐、汽服、廣告,非油品的四大業務對進站客戶的感知都有影響,加油站的油品、價格、服務也是影響客戶進站的因素。
【關鍵詞】加油站;便利店;消費率
非油品業務是中國石化于2008年起在加油站新增加業務,依托中國石化網絡優勢快速發展起來的“易捷”品牌,在10余年時間內擁有2.6萬余家,成為便利店行業生力軍。
非油品業務就是加油站內的便利店,這是普遍狹義的認知,實質上中國石化在啟動初就明確了便利店、快餐、汽服、廣告四項主要業務,并明確了便利店以自營為主,廣告、汽服和快餐以引進知名品牌、場地出租為主的經營模式。(“中國加油站非油品業務發展策略研究”張海潮,《當代石油石化》2010年第6期)服務項目的增加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客戶在中國石化便利店消費習慣也是逐步培育的過程。
一、決定便利店營業額因素
有這樣一個公式,營業額=進站人數*進店消費率*客單價*復購率,要提高營業額從以上四個維度去努力都能取得效果。這四個維度并不是孤立的,是有緊密關系,以進站人數為基礎,消費率、客單價、復購率才談得上實質。
分析四個因素,先是進站人數。在加油站開展非油品業務有兩點優勢,一、利用原有場地和人員進行新項目疊加,沒有租金顧慮,運營成本相對低;二、加油是剛需,客戶量穩定,具有天然流量屬性。常態下油品銷量是穩定在某值波動的,由此一般認定進站人數上是穩定的。所以要提高營業額,就需要從進店消費率、客單價、復購率3個方面去努力。
進店消費率、客單價、復購率,首要是進店消費率,該指標越高,門店越有人氣,銷售越生動。
要提高進店消費率,思考三個方面問題,一是如何讓更多客戶進站,二是客戶需要什么樣商品與環境,三是什么樣活動或促銷是客戶想要的。
二、用靈活營銷方式,為進店消費創造更好的條件
中國石化非油品的經營初期階段與油品互動較少,非油品以進站加油客戶自發或員工推銷為主。從2014年起,啟動大規模的“油非互動”,將油品與非油品經營緊密結合起來,同時充分利用微信、APP等工具打造與客戶互動平臺,非油品業務取得了長足發展。
擴大消費群體,“油非互促”積累客戶。“油非互動”營銷資源通過線上渠道投放,引導客戶關注,更精確為客戶投放資源從而鎖定消費者。中國石化的加油卡成為了線上線下結合的引流利器,此前加油卡客戶想要獲取優惠,需要找公司溝通,效率、效果皆不理想,公司也無法準確判斷客戶需求,在營銷上相對欠缺靈活性,將加油卡與APP結合起來后,優惠活動方式方法頓時開闊起來,比如開展“充值優惠”達到金額即優惠“0.1-0.9元/升”的活動,可以加油后立即返還,效率提高,可以吸引部分流動價格敏感客戶回流到加油站。使用APP成為加油前的必選動作,而APP中賦予的優惠則成為加油之后的驚喜,給客戶反復的優惠資源,增強客戶粘性。
開展個性化營銷活動,吸引客戶。個性化營銷活動在有了龐大線上客戶群體后成為可能,將與油品結合起來營銷也成為可能。如在城區門店開展加95號、98號汽油滿X元送X元商品代金券或折扣券,或直接發某款產品的優惠券,或某日加油優惠等,在國省道、高速門店開展加柴油送券活動,可以發行日用百貨生活類商品券,還可與服務區商家聯動,發放購物抵扣券等。不同類型活動只需要設置好游戲規則,進站的客戶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參與其中,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還能吸引一批樂于嘗試新鮮事物的客戶。
營造現場氛圍,提醒客戶參與。在APP客戶不斷增加情況下,發放券數量是快速增加的,因此在核心門店配置專職人員負責現場導購工作很有必要,在門店營造出活動氛圍,提醒客戶參與。同時建立站內客戶銷售分享平臺,表彰當班銷售較好員工、分析商品,加深員工的認知。
三、用好產品與好環境吸引客戶,為購買創造可能
加油站便利店經過十余年的迭代,已不再是老國營商店氛圍,與社會便利店形象接近甚至超過。
用好的產品吸引進店客戶,留住客戶。便利店的產品要給客戶新鮮感,就必須不斷引入新品,淘汰不暢銷的。根據行業規律,每年更新一半在售商品。加油站沒有自主采購權,但可以在公司商品庫里進行選擇,這時就發揮公司統籌管理職能,可以主動將新品推到門店。而新品選擇上,也不是以個人喜好為依據,通過品鑒、試吃、專題研討會等形式,將主推產品選擇出來,還可以將購物網站的網紅產品實施引入。
部分產品銷售在門店店員中認知度可能不高,員工也不知道如何去介紹或銷售,這時銷售業績通報就顯得尤為重要,傳遞給員工不再只是一個決定,而是多數客戶的選擇,店員在后續推廣過程中,信心會更足,在銷售、補貨環節上也會多留意,主推新品就會有更多機會與消費者見面,增加銷售機會。
良好購物環境,展現出專業性。門店從門頭、玻璃外墻開始,到店內商品布局、燈光、設備設施、貨架、店內廣告、音頻、視頻等對客戶形成良好購物體驗非常重要,沒有客戶愿意在昏暗雜亂環境下購物。大致統一的門店形象與陳列能夠給客戶熟悉的感覺,規范有序的商品陳列以及精美的廣宣物料,都能帶給客戶良好視覺感受。部分門店現場烹制的蛋糕、咖啡等香飄四溢也能調動客戶的味蕾,增加門店的生動感受。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門店。部分門店在連接省內外的通道上,過往客運班車多,客戶集中。在品類豐富前提下,適量增加符合過往客戶口味的小食品;過路消費時間緊,特別是班車消費,一般不超過10分鐘,通過嚴格分區陳列節省客戶的挑選時間。在節假日期間,國省道的部分門店零售日均增幅可達300%。
“洋的地方賣土的,土的地方賣洋的”用商品的差異化、環境的差異化來迎接客戶群體的差異化。在邊遠地方的城區門店,通過修葺一新的門店形象,并將網紅產品、名品、潮品等引進,以此將門店打造成當地具有獨特氣質的網紅店,發揮本地人脈關系,做好口碑營銷。
四、用精準營銷和服務觸達客戶內心,實現購買
要做到精準營銷,公司的組織協調保障是必不可少環節,從營銷方案的制定、商品的訂貨管理、落地執行環節需要進行把關,作為精準營銷的基本前提。
以目標客戶為導向,主推系列產品。客戶的劃分有很多種標準和維度,以性別劃分男女,以年齡劃分青年、中年,以屬地劃分本地客戶、外地客戶等不一而足,每種維度劃分在營銷的角度皆有其作用。從性別劃分,面對男顧客主推酒類、煙草系列,屬個人消費較多產品;女顧客主推紙巾,洗衣液和日用品,屬家庭消費多產品。從年齡劃分,年輕顧客主推玩具、潮品、新品,屬家庭與個人消費結合;年齡略長顧客主推米面油、奶粉、牛奶系列,家庭消費居多產品。從客戶屬地劃分,本地客戶主推家庭消費類產品,外地客戶主推即食商品、飲料優惠組合等。
組合營銷商品,節省客戶挑選時間。便利店商品種類繁多,每期營銷活動參與的產品、價格、政策不可謂不復雜。員工要掌握全部活動內容有難度,客戶進店選購時眼花繚亂。為節約客戶的購物時間,根據產品特點,將米面、牛奶組合陳列,紙巾與洗衣液等,優選出3-4道組合產品,方便員工推銷,便于客戶選擇,大幅度減少顧客詢價、對比、詢問、等待的過程,不僅提高工作效率還為客戶節約時間。
做好客戶群體維護,提高客戶體驗。在門店建立油站客戶“微信促銷群”,以客戶自愿為原則,將客戶聚攏在群里,及時發布促銷信息,優惠券使用規則等,有問必答,提升客戶體驗。同時標記個性需求顧客,登記缺貨商品、用券問題等信息,商品到貨、客戶定期加油后與客戶溝通做好商品銷售。將促銷群變成客戶服務群,將客戶變成朋友,實現雙贏。
五、結束語
加油站門店進店率影響因素是綜合的,便利店、快餐、汽服、廣告,非油品的四大業務對進站客戶的感知都有影響,加油站的油品、價格、服務也是影響客戶進站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