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寶 周杰 劉功明 歐睿 羅霞 董智耀
【摘 要】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促進醫學院二手物品交易市場的發展,實現二手資源的循環利用,建設綠色校園。方法: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以右江民族醫學院為例,隨機分發52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00份,有效回收率為96.15%。結果:93%的醫學生擁有閑置物品;69%的醫學生選擇將其扔在宿舍,85%的醫學生表示愿意去光顧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結論: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大學節能減排,許多高校正在建設節約型校園,校園內的二手商品交易將呈現不可阻擋的趨勢。
【關鍵詞】醫學院;二手物品;循環利用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右江民族醫學院一至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發520份問卷,收集500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15%。以右江民族醫學院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以閑置物品種類和閑置物品處理方式為調查內容,采用分層抽樣方法對目標人群進行區分(新生、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每個區間各有104名學生,調查人員在校內共分發了520份問卷,收集問卷500份,有效問卷500份,有效率為96.15%。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7.0執行匯總、統計和分析,采用頻率對其進行百分比處理。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個人信息
調查結果顯示:男生占52%,女生占48%;漢族占40.92%,少數民族占59.08%;46%的學生來自城市,54%的學生來自農村;臨床醫學專業的占44%,護理學專業占43%,醫學影像學專業占6%,口腔醫學專業占7%。
(二)醫學生的購買力
調查結果顯示:在醫學生可支配收入中,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大學生比例為13%,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之間的大學生比例為76%,可支配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醫學生比例為11%。可以看出,醫學生的消費能力很強。
(三)閑置物品的類型
調查結果顯示:衣服及書籍占據榜首,分別為77%及52%,鞋子占48%,包占30%,文體用品占23%,玩具占16%,辦公用品占11%。對閑置物品需求意向進行調查,數據顯示:書籍占84%,文體用品占46%,辦公用品占41%,玩具占28%,包占28%,衣服26%,鞋子占26%。基于以上數據,可以發現學習類閑置物品的供需量超過一半,這表明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應該開設二手書區。
(四)閑置物品的處理
對閑置物品處置方式進行調查,發現61%的醫學生選擇繼續閑置,10%的醫學生選擇二手轉賣,21%的醫學生選擇捐贈,8%的醫學生選擇丟棄,沒有人嘗試過“出租閑置物品”的做法。數據顯示,閑置商品有巨大的市場,而建立合格的標準化二手平臺將搭建供需橋梁,這有利于回收二手物品。
(五)閑置物品的市場前景
調查結果顯示:93%的醫學生擁有閑置物品;59%的醫學生瀏覽過關于“二手物品交易”的網站;54%的醫學生聽過或看到過換物或代售店;67%的醫學生愿意購買二手物品;如果校內有二手物品交易平臺,它可以幫助學生代售及收購閑置物品、實現以物換物,85%的醫學生愿意去光顧;89%的醫學生愿意支付給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一定的服務費;如果校內二手物品交易平臺成功代售出一件物品,54%的醫學生認為約6%的服務費是合適的;如果校內二手物品交易平臺成功以物換物一件物品,85%的醫學生認為約6%的服務費是合適的。
三、討論
(一)大學生是購買二手書籍的主要群體。目前,大多數高校允許學生自由購買教材,同時部分學生會選擇購買二手書籍,因此二手書籍很受歡迎。通過建立大型網絡和實體銷售平臺可以解決查詢不便,客戶群小,區域限制等問題,并提供更大、更易搜索和更易交易的購買方式。醫學院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資料,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二)大學生希望用更少的錢來提升消費,購買二手物品就成了最好的選擇。賣方的閑置物品換成了錢,買方享受了低成本且高品質的消費品。目前大學校園內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場尚處于萌芽階段,現階段正是上升發展的瓶頸時期,突破瓶頸推動二手市場跨越式發展[1]。
(三)當下我們需要加強宣傳,完善學校實物交易程序,加強信用建設,為學生提供安全可靠的環境,改善全國高校二手商品交易市場,真正實現安全,方便,高效的資源可循環及再利用[2]。
【參考文獻】
[1]鄧祥艷,李丹,彭宏瑞.錦州地區大學二手商品交易市場調查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2):72+83.
[2]何明慧.互聯網+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運營模式現狀分析[J].中國市場,2018(3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