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下,線上零售模式和線下零售模式面臨著新的競爭和發展。在新零售模式下,要想實現零售企業的戰略轉型,就需要充分進行線上線下零售模式的深度整合,從而促進線上線下銷售的共贏。本文首先闡述了論點的相關理論,分析了當代零售企業的發展現狀,并結合其內容論述了零售企業在新零售模式下實現戰略轉型的依據和路徑。
【關鍵詞】新零售模式;零售企業;戰略轉型
一、相關理論概述
(一)新零售模式
現如今,新零售模式被廣泛定義為企業依托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的信息手段,將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在一起,實現商品的生產、流通和銷售過程的優化,升級客戶對于線上線下和物流等服務的體驗,從而完成零售業的轉型的零售新模式。不同學者對于新零售模式有著多種多樣的看法和觀點。其中,有些學者認為新零售模式的出現對于零售業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他們認為零售企業能夠通過線上、線下和物流的融合以及云計算和支付窗口等信息技術來實現企業店鋪流量的增加,從而獲得競爭力的提升,最終實現雙贏;也存在部分學者認為并不看好新零售模式的發展,認為其只是一個新出現的網絡名詞,與電子商務異曲同工,沒有實際的發展意義。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者對新零售模式的發展抱有期望,希望其能夠給零售業帶來光明的發展前景,實現生產型經濟向消費型經濟的過渡,從而促進市場數據化,并且提高效率[1]。結合上述多種觀點,筆者對新零售模式有了更充分的理解。筆者認為新零售模式將線上、線下和物流進行了高度整合,能夠有效消弱線上線下的對立感,促進零售業的發展。
(二)戰略轉型
我國相關學者們對于戰略轉型也有著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其主要分為兩類。其一,部分學者認為戰略轉型僅僅是指戰略內容和戰略途徑發生變化;其二,其他學者認為戰略轉型包括戰略內容和戰略決策程序。筆者認為,企業要想實現戰略轉型,必須充分了解到自身需要轉型的具體原因,自身是否具備轉型所需的實力以及明確戰略轉型的方式這三點,才能有效的實現戰略轉型,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及經濟利益。
二、現今零售業的發展狀況
(一)零售業中實體店的狀況
1.經營狀態難以維持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和廣泛應用,促使線上銷售模式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和廣泛使用,對實體店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在這樣的沖擊之下,若是實體店無法及時抓住戰略轉型的時機,則很有可能難以維持生計,從而導致實體零售店的經營狀態難以維持,不得不閉店另謀發展。
2.經營成本高,缺乏價格優勢
實體零售店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不僅需要支付數額龐大的店面租金,還需要支付相應的裝修費用以及人力成本等等支出,導致實體店的產品價格通常會比網絡上同一產品的價格略高一些。除此之外,線上銷售過程中能夠實現足不出戶進行購物,而且對于同一貨物的比價較為方便,加上物流效率越來越高,導致實體零售店流失了大批的消費者。
3.庫存產品調配效率較低
在實體零售店的運營過程中,由于其銷售流程的復雜性,導致若是實體零售店臨時缺貨,則無法立即為消費者提供及時的服務和相應貨物,從而給消費者帶來不良的購物體驗。但是,若實體店為了減少這樣現象而大量進貨,則可能會造成產品大量擠壓,導致產品賣不出去,從而使資金運轉不靈,不利于實體店的經濟利益和長期發展。
4.商品樣式單一
實體零售店由于運輸時間問題,很可能發生商品樣式跟不上市場動態變化,而不受消費者青睞的現象發生。除此之外,由于實體零售店的供貨商的單一性以及運輸成本等問題,導致相鄰店鋪很可能會為了減少運費購買相似的產品,難以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二)零售業中線上銷售狀況
1.在市場中份額占比逐漸升高
我國網絡交易額逐年增長,甚至呈現日益增大的趨勢,導致其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
2.商品呈現方式單一
線上銷售的過程中,消費者無法親眼看到和親手觸摸商品,只能通過賣家描述和良莠不齊的買家評論來了解商品的具體數據,從而極有可能出現商品存在色差、質量有問題或者不合適等情況發生。同時,消費者在網絡購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售后服務不被理睬等情況發生,給消費者帶來不良的消費體驗。
3.物流效率無法保障,配送費用較高
由于我國地理面積龐大,使得運送成本和人工成本日益升高,造成配送費用較高。同時,在商品配送過程中,偶有商品配送車輛出現故障、物流配送員暴力分檢等因素,可能造成商品丟失、損壞以及遲遲不到貨等情況出現。
4.同類店鋪惡性競爭,存在欺騙行為
在線上銷售過程中,由于同類產品質量、服務、價格的對比較為鮮明,消費者通常會選擇最物美價廉的店鋪購買商品。店家為了吸引消費者,通常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部分不良店家甚至會對同類店鋪進行惡意誹謗來獲取利益。另外,還存在部分店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來謀取更多的利益,甚至非法泄露消費者的姓名、聯系方式等信息,這都是網絡電信詐騙的隱患[2]。
三、零售企業戰略轉型的轉型依據
(一)顧客對購物體驗的追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對精神物質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的追求已經不僅僅是商品本身質量,還包括消費過程中的服務體驗等等。比如當下網紅零食的“三只松鼠”,其不僅僅專注于線上營銷,同時還注重與線下體驗店的開設。同時,專注于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比如,貨運箱子上的松鼠形象,開箱器、封口器、貨運單的配備等等,都給消費者帶來了貼心的購物體驗,從而提升了消費者對于企業商品的好感,從而獲得較高的客戶黏性,提高企業的市場形象和經濟利益。
(二)顧客對效率及便利的追求
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都有一定的優勢和弊端。
線上銷售能夠補足線下銷售商品單一性和價格上的劣勢,線下銷售能夠滿足消費者對于商品的急需要求以及質量和售后問題。因此,只有實現零售企業的戰略轉型,才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于效率和便利的要求。
(三)日益完善的物流體系與ERP系統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和普及,促使物流體系和ERP系統日益成熟和完善。每當線上訂單產生,ERP系統與物流系統之間的自動撮合效率將會提高,能夠更好地實現就近配送。在這個過程中,實體零售店不僅能夠進行產品銷售和商品展示,還能夠同時作為小型倉儲中心,提高物流配送效率[3]。
(四)市場環境的動態風險
時代的變化沖擊的市場環境的動態變化,引領社會各要素之間也在不斷地重整和優化,因此線上和線下零售模式也需要打破以往的競爭格局,實現深層次的戰略合作,從而更好地應對市場的變化,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向往及更高層次的消費追求,從而實現深層整合以及共贏。
四、零售企業戰略轉型的路徑
在新零售模式下,零售企業的戰略轉型路徑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進行。
(一)線上線下全渠道整合
線上線下全渠道整合,能夠充分將線上銷售的“移動化”優勢和現象銷售的“社區化”充分發揮處理,從而更好的突破線下區域和線上流量的限制,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全渠道整合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首先,規范實體店的經驗模式,實現線上線下銷售商品價格一致;其次,加大對能夠提供及時、準確、全面庫存及會員信息的共享系統的研發,為管理提供便利;最后,給全體員工提供相應的技能培訓,實現門店導購與線上導購的融合。
(二)零售+體驗式消費
實現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的合理分工。在線下銷售過程中,優化店面的商品展示服務以及企業文化宣傳等方面,促使消費者充分感受到企業的文化、高質量的服務以及產品質量,從而增加客戶的粘性,提高企業經濟利益。線上銷售則加大數據分析、快捷支付等方面的研究,并更好的為客戶提供商品下單及配送服務。實現兩者的合理分工,從而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三)運用平臺構建生態模式
新零售模式需要充分顧及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消費者的利益,才能在實現自身的轉型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新零售模式需要零售企業充分整合供應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充分及時地將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傳遞給供應商,使得供應商結合消費者的需求生產產品;同時零售企業還需要將供應商的優質生產理念傳達給消費者,實現價值增值。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線上零售和線下零售都存在著各自的優勢和不足,只有實現兩者的深度融合及相互滲透,才能夠有效促進零售企業實現長久發展。本文對于零售企業的轉型依據和轉型路徑進行了深度剖析,希望能夠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陳儀.新零售模式下零售企業的戰略轉型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0):94.
[2]朱紫玉.新零售模式下零售企業的戰略轉型研究[J].北方經貿,2017(08):32-33.
[3]陳增華.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新零售模式轉型研究[J].經營與管理,2017(10):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