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霞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新經濟時代的來臨使傳統的財務管理制度落后于時代的潮流,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確保企業在新經濟時代的健康、平穩發展,創新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勢在必行。本文首先對財務管理進行了簡要的概述,其次分析了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現狀及財務管理體制創新的重要意義,最后根據分析提出了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創新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
一、財務管理體制的概述
財務管理體制是指劃分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責權利關系的一種制度,是財務關系的具體表現形式。企業財務工作的完成、財務關系的處理、財務目標的實現均需要通過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為載體加以運行操作。財務管理體制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一是投資者和經營之間的財務管理體制;其二是企業內部之間的財務管理體制,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健全和完善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實現企業和國家以及投資者之間的經營平衡、以實現代企業制度的有效建立和發展。
二、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現狀
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體制存在諸多弊端:從國企之間的財務管理體制即宏觀財務管理體制來看,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雖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適應程度較高,但是由于我國法律體系尚不健全、不系統,企業財務管理往往出現無法可依或有法難依的不良現象,從而造成了企業成本管理不當等后果。
從企業內部之間的財務管理體制即微觀財務管理體制來看,目前大多現代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體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企業的財務管理體制壟斷化、一元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同企業的會計工作界限不分明,這種現象往往會造成企業決策者主體不清,缺乏決策方向,企業秩序波動、混亂,企業正常運行受阻等;在一些股份制的企業之中,國有股權出現了不規范、不同利等現象,企業監督機制的作用大為削弱,形同虛設,不能起到根本的監督作用;同時,現代企業管理體制的基礎薄弱、不夠健全,企業財務管理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偏低,企業領導未能給予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必備重視致使企業財務管理缺乏所需的政策支持。
三、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創新的重要意義
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作為企業的基本規范,同企業的經營管理密切相關,因此,對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創新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來對財務行為加以規范。也就是說應嚴格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來進行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只用這樣才能進一步搞好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生產經營,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轉變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另外,市場經濟也是一種信用經濟,只有規范的財務管理,才能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和完整,在市場競爭中樹立良好形象,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實現企業管理規范化的客觀需求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方面,在企業管理中處于核心的地位。企業財務管理是指對企業的價值形態和資金活動所進行的管理,主要是以資金管理和成本管理為核心,透過對價值形態的管理,來實現實物形態管理。企業財務信息也是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所以財務管理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處于基礎位置,是企業管理活動的核心和關鍵。
(三)新經濟形勢的發展要求
雖然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已經有很多年,但我國很多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依然是財務和會計不分,財務在通常情況下只是會計的附庸,其對象也只是企業再生產中的資金運動,而其內容僅為控制成本費用。所以,財務管理體制創新對于企業資金的籌集、有效運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創新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宣傳和教育
通過教育和宣傳,使企業財務人員和經營者都認識到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制創新的必要性、重要性。使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不斷提高對財務管理體制創新重要意義的認識,更好的投入到財務管理工作中去。通過宣傳教育,統一認識、加強領導,自覺將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創新同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與企業的深化改革,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有機結合起來。
(二)加強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
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建立各種培訓班、研討班、學習班等,采用多種多樣的培訓形式,加強企業業務人員對于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理論的學習和探究,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在加強企業財務人員的技能素質及技術水平的同時,還要注重對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的教育和培養,要加大對中國進入新型經濟時代后先進的企業模范人物、企業代表等光榮事跡的宣揚和提倡,促使企業業務人員自覺的鍛煉和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養成崇高的職業道德精神,為更好地從事本職工作奠定基礎。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財務人員不能僅僅著眼于自身本職工作領域的技能和知識,財務人員還應該多學習與經濟、技術等領域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做到依法從業、依法理財,增強財務管理的法制性、公平性、透明性。
(三)大力推行會計委派制度
目前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財務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迫在眉睫。針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體制中財務和會計的界限不分明,財務人員和會計人員職能混淆的現象,會計委派制度應需而生。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要加強會計工作的規范性,提高會計的信息質量;二要健全企業的監督機制,增強企業內部與企業外部的監督和制約,為更好的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打下基礎;三要嚴厲的打擊貪污腐敗的現象,加強企業領導機關的廉政建設;四要加強對財務改革措施的貫徹和落實,切實保證財務管理體制的創新具有實用性。會計委派制度不僅能夠明確財務和會計人員各自的本職工作還能夠增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力度,實現財務人員和會計人員雙效管理的最強效用。
(四)確保成本核算的全面性
在現代企業中,包括經營性和非經營性業務。兩者采用的是不同的會計核算基礎。通常情況下,企業在經營性業務上所采用的權責發生制;對于非經營性業務,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沒有成本核算。由于不進行成本計算,就無法對非經營性業務進行科學的資金使用績效考核和評價。此外,在實際的工作中,因為這兩種業務并不容易進行區分,所以費用也就較難進行合理的分攤,導致成本無法進行準確核算。這不但不利于企業財務的內部管理,而且不利于國家對預算資金進行有效使用,也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所以,應確保成本核算的全面性,以更好的實現資金的有效節約,并提高資金的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慶成,郭復初.財務管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蔡霞.現代企業財會管理體制創新的探討[J].金色年華,2011(10).
[3]秦懷升,曉玲,建斌.對現代企業財會管理體制創新的思考[J].大眾商務(創業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