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蓉
【摘 要】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受到猛烈沖擊,為了追趕潮流,需要轉變國際經濟貿易方式,形成多元化經營主體,節約生產成本,進行交易方式和渠道的創新,要勇于對傳統地域的限制進行突破,這樣才能推動形成全球一體化國際經濟貿易市場。電子商務需要根據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進行系統的規劃,將信息技術與電子商務融合在一起,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貿易;趨勢
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發展國際經濟貿易是大勢所趨,為了促進在線貿易的發展,本文在分析了電子商務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了電子商務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應用現狀,并針對性的提出了為順應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而進行的改革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一、電子商務概述
在世界范圍內,通過信息網絡以電子數據信息交流方式開展各種服務活動就是電子商務的內涵。與傳統商務相比,電子商務的優勢就是有較高的信息技術程度、效率高、低成本。電子商務通過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把物理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消除,在網絡虛擬市場就可以有效連接世界各地信息。目前網上支付、線下物理配送方式在各個地區得到普及,電子商務通過這種方式把交易成本降低,實現利潤最大化。
二、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一)積極的影響
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后,在網絡交易的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也運勢而生,這種方式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在進行貿易往來的投入成本,避免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費,使企業在進行貿易過程中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在運行電子商務的過程匯總,新的銷售模式逐漸形成,加強了企業貿易的互動性,同時能使進行貿易的企業實時掌握經濟貿易的信息。
(二)消極的影響
凡事都有利弊,上文講述了電子商務對國際經濟貿易的積極影響,但是另一反面,電子商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經濟貿易的風險性增強。在現代的經濟貿易中,很多網絡黑客對電子商務的順利開展產生嚴重阻礙。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對國際貿易發展有嚴重影響。在進行網絡交易的過程中會由于安全問題而損失財力,并且還會嚴重影響經濟貿易企業的信譽。另外,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出臺了有關電子商務的有關法律條文和一些政策,但是國內在這方面有所欠缺,這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有不利影響。
三、電子商務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新趨勢現狀
(一)在貿易信息中的應用
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已經無法滿足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因為其在信息獲取和傳輸技術方面受到束縛,在進行貿易信息的傳播和發布時往往會利用展會、博覽會、交易行、媒介推廣等方式,這樣的方式耗費時間過長,且效率過低,沒有較強的針對性,提高了貿易往來的成本。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電子商務,本身具有更加高效的傳輸、存儲和分析信息能力,其對傳統貿易模式進行了完善和拓展如B2B(企業與企業)、B2C(企業與用戶)、C2C(用戶與用戶)、G2C(政府與用戶)等,可以對相關貿易信息進行高效采集、整合和篩選,并且可以在網上實時在線交流,尋找合作伙伴,電子商務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完成了與其他人的溝通與交流。
(二)在貿易交易方式中應用
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是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正是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也為虛擬企業、虛擬銀行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電子商務的基本形態是網上選購和線上交易,貿易雙方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洽談,之后可以在網上契約合同,并可以向第三方銀行傳統訂購信息,實現在線支付,把貿易交易程序進行了簡化,使交易效率得到提高。
(三)在貿易管理中的應用
稅務、金融業、海關、保險業、物流業等都會涉及到國際經濟貿易,這些政府職能部門和服務行業會從不同層面管理貿易活動,但是在傳統的貿易模式下,完成一項國際貿易需要多種手續的辦理,并且不是短期內可以辦理完成的,這會進行大量人力和物理的消耗,對國際貿易的拓展進行了制約。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的發展提高了貿易管理的效率,無紙化的貿易發展模式使這些部門可以在線溝通和交流,可以把相關出關單據、稅務呈報、貨物提取等相關手續進行高效辦理,把貿易流程簡化,同時也降低了貿易成本。
四、電子商務促進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的對策
在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對人們帶來了便利,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在世界各地搜尋有形商品,并且可以找到最近的存貨地點,將貨送到。計算機可以將電腦軟件、電子書刊、數字教程、咨詢報告和電子音像制品等這些無形商品傳輸到客戶的網絡終端上進行交易。電子商務是信息技術應用的主要領域,同時也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核心,將信息技術和交互式網絡應用到電子商務后,改變了傳統貿易方式,創新了更現代化的貿易方式,通過國際貿易的紐帶合理化配置跨國界資源和生產要素,有效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一)國家層面的宏觀調控
(1)政府需要對我國網絡基礎設施進行完善。政府應該加大力度投資網絡基礎設施,對基礎通信設備的建設進行完善,以此來促進我國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很多信息產業屬于壟斷經營,國家層面的宏觀調控有助于更好的建設信息行業,促進信息行業的發展。另外政府可以對各個地方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規模優勢,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的浪費資源,以此來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網絡的發展。
(2)政府在采取激勵措施時要考慮地區和行業的差異。我國地區和行業間有較大的電子商務水平的差距,一些地區經濟發展較好,在計算機軟件方面有較高的普及率,所以適宜進行電子商務的創新,需要采取鼓勵的對策,讓其形成示范效應,帶動其他不發達地區的發展。一些地區很少應用電子商務,政府可以在稅務和資金方面給予支持,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3)政府需要形成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市場環境。政府可以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為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依據我國國情,制定適合我國企業發展的電子商務標準。同時,在稅收、資金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降低準入門檻。政府部門也應加強自身電子政務的建設,把審批環節減少、科學規劃,構建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市場環境。
(二)企業層面的制度建設
(1)建立誠信制度。與面對面的傳統交易不同,誠信交易是進行電子商務的基礎,假冒偽劣產品將對我國產品在國際上的口碑有嚴重影響。為了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企業一定要樹立誠信形象,不能見利忘義。社會經濟活動的參與者是企業,企業要進行自身信用檔案的建立,形成科學的信用評價體系,要有獎懲制度,如果企業有良好的信用,就可以給予更多便利,如果企業信用極差,就應該嚴厲懲罰。要想形成良好的交易環境,不是通過國家或者某個企業做到的,需要消費者和媒體共同努力協作,互相監督,這樣才能創造誠信貿易的風氣。
(2)加大人才制度建設。電子商務不僅要求員工能夠對交易風險有清楚認識,還要求每位員工能夠在網絡上靈活地操作,對電子商務交易的各種法規及相關信息技術熟練掌握。企業可以通過引進專業人才,從而更快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同時為了提高從業人員的能力,讓員工掌握電子商務基礎知識和相關軟件技術知識,需要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
五、結語
對于我國國際貿易來說,電子商務的出現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對國際分工進行了深化,把國際貿易擴大化,改變的國際市場格局,給發展中的國家和企業創造無盡的機遇和挑戰,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系統應用于國際貿易領域也成為了新世紀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參考文獻】
[1]梁士厚.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對策[J].中國商論,2018(13):67-68.
[2]徐沙.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對策[J].現代商業,2016(11):56-57.
[3]朱曉琳,胡金娟.淺析國際經濟貿易在電子商務新形勢下的發展對策[J].統計與管理,2015(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