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凡 陳熙娜
【摘 要】在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失衡的困局下,鋼鐵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得尤為重要。鋼鐵制造是揭陽市工業的龍頭行業,其中,仙橋鎮鋼企的產品輻射區域涵蓋了粵東地區、珠三角及海南等地。從若干家仙橋鎮鋼企身上體現出近幾年特別是供給側改革實行之后,企業產能、產量與庫存等的變化,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剖析可得出相應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鐵企業;改革現狀
仙橋鎮是揭陽市鋼鐵企業密集地,鋼鐵產品輻射粵東與海南等地。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轉折,到2019年已步入第四個年頭。作為產能普遍過剩的鋼企,期間經歷了何種變化,“三去一降一補”的成效是否能通過鋼企的經營現狀窺斑見豹,鋼企的新出路應向何方探索等,這一系列問題的解答,一來能反映出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情況,二來可作為當地政府的決策參考。
一、仙橋鎮鋼鐵企業的生存現狀
本次共選取揭陽市仙橋鎮11家具備經營牌照的鋼企作為實地走訪和研究的樣本企業。這11家企業的總產量共占據仙橋鎮總產量的97%i,足以概括仙橋鎮鋼企的基本面貌。
(一)供給側改革前后樣本企業年產量一覽
一是大型企業鋼鐵產量的逐年下降,如大明、開盛、通宇、大興、友鋼這五家,以大興鋼鐵為例,企業年產量從2014年100萬噸下降到2015年80萬噸,繼而下降到2016年的60萬噸、進一步到2017年、2018年的20萬噸,產量變化前后跨度較大。產量的下降源于本地及周邊城市房地產行業的去庫存壓力所蔓延到上游鋼鐵行業的庫存壓力,企業因此選擇了暫停現有某些生產線的運營以降低產量。此種對產能的暫時性停用,是對本輪供給側改革的政策效應所作出的對策性選擇,以另一種方式緩解了本行業“去產能”的壓力。
二是圖一也顯示出部分企業的停產停運。以中潤鋼鐵為例,2014年年產量20萬噸,2015年至2018年產量均為零。該企業因從融資公司借入大量資金,逐漸資不抵債淪為僵尸企業,最終破產停運。自2015年啟動供給側改革以來,銀行對鋼企的融資行為亦受控制,我市國有商業銀行對鋼企貸款業務全面停止,鋼企融資受限,有效阻斷了鋼企經營規模的盲目擴大與產能的無序增長。某些確有融資需求的鋼企遂通過年利率約為1.2%-1.5%的民間借貸解決問題,融資渠道狹窄單一,能獲取的資金量非常小。如若轉向融資公司,年利率則約為2.5%,企業利息負擔更加沉重。可見去杠桿對新增產能的控制效果是較為明顯的。
(二)供給側改革前后樣本企業年均庫存一覽
表二顯示,2015年至2018年仙橋鎮大型鋼鐵企業去庫存進程在加速。如通宇鋼鐵年平均庫存從2014年5萬噸下降到2018年的1.5萬噸。可見,鋼鐵去庫存正逐步推進。
自2017年始,揭陽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潮汕揭同城化建設。其中梅州至潮汕鐵路、蓮花特大橋、大型野生動物園等鐵路和城建項目,進一步促進鋼鐵的需求量增長,對行業消化庫存是絕佳的機遇,勇于抓住機遇才能讓鋼鐵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由上可見,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三個政策目標在實施過程中互為因果、互相促進,在對鋼鐵行業的新一輪洗牌中發揮了環環相扣的作用。
二、仙橋鎮鋼鐵企業的運行特點
(一)市場持續供大于求,倒逼鋼企壓縮產出
2015年以來,揭陽市仙橋鎮鋼鐵企業受宏觀經濟的影響,鋼鐵需求量不斷下降,鋼鐵企業產能過剩,鋼材市場處于“高供應、高庫存、低需求、低價格”的兩高兩低格局,市場供大于求,矛盾日趨突出。但鋼鐵產業遠未進入衰退期,在此番改革浪潮的沖擊洗禮下,部分低科技含量、高能耗、高污染的小鋼企被淘汰而關停,實現部分無效產能的退出,而現存的鋼企則選擇縮減產出適應供需局面。調查顯示,該鎮2015年總產量為390萬噸,較2014年460萬噸同比下降15.2%,2016年總產量為270萬噸,較2015年同比下降30.8%。
(二)庫存持續回落,但仍處于去庫存進程中
2016年以來,鋼鐵企業去庫存效果初顯,鋼鐵年均庫存逐步下降,企業庫存壓力緩步減輕。從近年數據看,企業處于持續去庫存進程中。從個別庫存來看,大興、通宇兩家降幅較大,友鋼降幅不大。
自2017年始揭陽市大力推進“創文”工作,充分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高鐵和公路建設,也為鋼鐵市場增加了新的需求亮點。
(三)環境問題突出
鋼鐵產業是重工業中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戶。能耗過高與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污染排放量大與社會消費能力不足的矛盾日趨明顯。鋼鐵工業污染十分嚴重,被列為污染危害最大的前三行業,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必定會對仙橋鎮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此前在0揭陽市一級的環保自查過程中,要求生產設備技術落后、排放不達標的企業必須全線停產,期間被關停的企業總共有9家。
鋼鐵產業應積極全面實施綠色轉型升級改造,構建企業環保信用。同時,建立健全鋼鐵節能低碳相關標準、規范、制度建設,研發應用一批適用節能低碳技術,引導工藝流程結構調整。
三、改革背景下鋼企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一)調整鋼鐵產品結構,打造良好品質
部分未達到技術標準的企業,要加快技術改造步伐,轉產較有市場的400兆帕以上高強度鋼筋,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探索生產市場上急需的電工板、高端鋼板材等高附加值產品,把品質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滿足市場對高端鋼鐵產品的需求。加強品牌的培育和建設,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對鋼鐵企業來說,多煉好鋼、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產品質量層次,就是最重要的競爭力。
(二)入駐中德金屬生態城
中德金屬生態城位于廣東省揭陽市,該項目是對我國創新國際合作方式、創新工業園區建設管理體制、創新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模式的一種積極探索。這種創新工業園管理方式對于改革壓力下的仙橋鎮鋼企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
十九大報告曾提到未來鋼鐵產業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一條轉型創新的新路。仙橋鎮作為揭陽市鋼鐵產業重地,金屬生態城亦坐落揭陽,是仙橋鎮鋼企的巨大優勢,相當于為企業的轉型與發展提供了一個“家門口”的機會。因此仙橋鎮鋼企應抓住契機,積極入駐中德金屬生態城,借力高科技解決對生態環境污染的問題,并通過中德金屬生態城搭建行業的升級平臺,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使傳統落后的金屬行業變身為高附加值的現代產業,實現企業與社會互利共贏的局面,這也是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總結
供給側改革對行業是一輪新的洗牌契機,接受淘汰而退出的產能,為現存鋼企騰出了更優質的生存、競爭空間,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維、新方向。打造良好品質是提升需求的內在動力,中德金屬生態城亦是推動鋼企加快轉型升級的平臺。堅持質量第一,擴大優質增量供給、改善有效供給,方能實現供需動態平衡,進一步實現向新型鋼鐵企業的轉型。
注釋:
i 另外3%的產量主要是無牌照的小型企業完成
【參考文獻】
[1]陳愛雪: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鋼鐵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的解決路徑研究,《工業技行經濟》,2016年10月.
[2] 郭倩倩、任景明:環境保護應對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探析,《環境影響評價》,2016年9月.
[3]林軍、欒迪:去產能:我國鋼鐵企業發展戰略選擇分析,《產業與區域經濟》,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