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靜
【摘 要】依據業財融合理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管理工作應融為一體。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業務開展、加強企業財務監督等方面進行了探析,并論述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關系處理,探討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人才訴求,同時研究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切入點,從成本管理、全面預算、財務分析、管理創新等方面進行了論證。
【關鍵詞】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
業財融合,即是有效融合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業務活動,實現企業優質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優化企業的組織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業財融合的實施,可企業經營活動,創造出統一標準及統一流程。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日益完善,對于企業穩定有序發展而言,業財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要的途徑與手段。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必要性
(一)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探析企業運營管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所謂的企業財務管理,其實就是一種價值管理。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只有控制并管理好每個環節的價值,方能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探析我國企業的經營現狀,其經營模式多為粗放式經營,而此種經營模式,并不能進行良好的業財融合,進而影響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能。究其原因,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各種重要信息并不能及時反饋給財務管理部門,進而導致企業的各項資源不能實現合理配置,以此為基礎,企業財務管理部門,也就難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簡而言之,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層面,業財融合可謂是一項重要工作。
(二)促進企業業務開展
如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而言,應進一步提升服務保障職能。在財務管理中,該部門工作不能僅僅涉及會計做賬等職能,還應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致力于業財融合工作,通過財務管理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在實踐工作中,財務管理人員應明確業務經營活動的多樣化需求,使相關財務管理工作做到針對性的改善與創新。因此,在財務管理中,相關人員不能“紙上談兵”,也不能面對數字談數字,應通過數字解讀業務活動的深層次含義[1]。在此期間,財務管理部門應與業務管理部門有效溝通,進而通過財務管理工作,對企業業務活動的開展,提供諸多便利的服務。簡而言之,在促進企業業務開展層面,業財融合可謂是一項重要工作。
(三)加強企業財務監督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相應的管理規模及業務范圍逐漸擴大,而企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也隨之增多。針對以上問題,企業財務報表可進行充分的體現。探析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針對企業財務報表,尚且存在諸多問題,其一為數據不具備完整性,其二為數據不具備可比性,其三為數據不能充分展現財務情況。在企業財務分析中,若財務報表采用了哈佛分析框架,就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而言,應依托哈佛分析框架,對企業的發展戰略、發展前景、財務及會計等進行分析,并將工作內容延伸至業務活動的全過程,尤其是銷售、采購、資金等環節,進而增強企業財務控制監督。
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關系處理
(一)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在企業運營管理中,企業的諸多子系統,如銷售子系統、人事管理子系統、物資供應子系統、財務管理子系統等,協同合作,致力于企業的發展。其中財務管理子系統,只是企業整體系統的組成之一,其職能就在于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財務管理服務。在企業日常經營中,財務管理工作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具備綜合性特點,還具有系統性特征,可謂是推動企業業務發展的核心動力。在企業業財融合中,企業決策者應把握好整體性與局部性的關系,將財務管理各項職能,有機融入企業整體的管理運營之中。
(二)被動與主動的關系
在企業業財融合實施中,財務管理部門往往會面臨各種挑戰,或是被動接受,或是主動參與,在這兩種抉擇中,都要發揮出主導性職能。探析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特點及職能,最佳選擇無疑是主動參與,并充分發揮主導性作用。從企業整體決策角度看,財務管理工作的以上最佳選擇,也符合企業管理層的期望與要求??v觀現代企業的發展史,企業財務管理部門若不能主動融合業務管理工作,將無法肩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責任,也就難以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始終處于核心地位,進而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的邊緣化。在企業業財融合過程中,財務管理部門應明確被動性與主動性的關系,將企業運營的整體流程,有機融入財務管理工作之中。
(三)靈活與原則的關系
探析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工作職能,不僅具備監督職能,還具備服務職能。所謂監督職能,即是針對財務管理工作而言的政策性及原則性。同時,對于企業財務管理部門而言,企業外部及內部審計,也會起到重要的監督作用。如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財務管理工作應充分發揮服務職能,使企業運營現狀適應于外部的市場環境。由此,在財務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就要重視工作執行的靈活性。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財務管理的靈活性與原則性往往難以把控,稍有不當,就有可能影響業財融合進程,甚至嚴重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由此,在業財融合過程中,財務管理部門應合理把控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以便于更好地開展企業業務工作。
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人才訴求
(一)熟悉業務
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相關人員應具備較強的專業性。然而,專業崗位往往存在相關人員知識面較窄的問題。探析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現狀,大部分員工并不了解業務工作,即使有所了解,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在企業業財融合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應積極面對挑戰,致力于掌握整體的業務流程,并不斷拓展自身知識面,進而提升業務理解、溝通及思考能力[2]。同時,企業管理層,應明確推動業財融合的重點阻礙,即為財務人員并不了解整體的業務運營流程,并做好財務管理部門與業務管理部門的交流溝通,并積極組織針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使之充分熟悉企業業務運營流程,進而推進業財融合進程。
(二)勇于創新
如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樹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工作意識,是財務管理工作邁入業財融合的發展新階段。在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應摒棄“紙上談兵”的工作方式,實現該部門工作體系與業務部門工作體系的有效融合,進而充分發揮預定的工作職能,并提升工作成效。目前,對于企業管理改革而言,推動業財融合,可謂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此期間,財務人員應具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胸懷與決心,致力于推動企業管理模式、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等與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機融合,進而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及實效性。如此,在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既定目標,方可達成。
(三)規范操作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既定目標,并不能在短時間內達成。究其原因,企業業財融合工作,涉及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若處置不當,將對企業管理模式造成嚴重沖擊,尤其是管理流程、權責分工、管理思維等層面。由此,在企業業財融合進程中,相關部門及人員應堅持穩扎穩打、分步實施的工作方式,有效避免一味求快的工作作風。針對財務管理部門,還應明確財務人員的職責分工,制定合理的操作規范,使業務活動與財務管理相互促進、有機銜接,共同促進業財融合工作。
四、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切入點
(一)成本管理
在企業成本管理中,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管理工作具有緊密的聯系性。在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諸多企業在構建成本控制體系時,并未考量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導致成本控制體系不完善,進而影響成本管理效果[3]。在企業成本管理中,業財融合的有效切入點,就在于利用價值工程分析、經濟成本設計等方式,對成本管理流程進行改造和完善,在此期間,企業成本管理的側重點,將逐漸追溯到成本生成的源頭,而不是側重于生產環節。如此,企業業財管理進程,將開拓出新局面,即全流程管理成本控制、全員參與成本控制等既定目標得以實現。同時,對于企業成本控制體系而言,該體系也就轉變了開放系統的角色定位,成為一個閉環的成本控制系統,進而提升了企業成本控制水平。
(二)全面預算
在企業運營管理中,全面預算工作貫穿于全生命周期,具有全過程管理的特點。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全體職工應共同參與,并保證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得到各個業務部門的支持與配合,進而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最大功效。目前,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全面預算管理已成為重要的推動力,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具有顯著意義。探析全面預算管理的優越性,就在于統籌運用資金,實現現有資源的合理配置。由此可知,在企業業財融合進程中,對于財務管理部門而言,應以全面預算管理為切入點,切實推進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的有機融合。
(三)財務分析
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相應的資金運作均對應了財務綜合分析評價。探析財務綜合分析評價的主要構成,應包括財務狀況分析、財務績效分析、專題評估分析等。通過財務綜合評價分析,對于財務管理部門而言,就可全方位的挖掘并整理整體的業務工作,并為之提供具有顯著價值的建議。同時,在財務綜合評價分析中,針對企業目前所存在的各種深層業務問題,就可進行充分的揭示。由此,在企業業務管理中,該部門人員就可依據財務綜合評價分析結果,對相關業務工作的開展,做好信息支撐下的科學決策。
(四)管理創新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國內外紛紛涌現各種財務管理辦法,其中就包括作業成本會計法、標準成本會計法、環境成本會計法等,將有力促進企業業財融合進程。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以上新財務管理辦法的采用,將取得良好的業財融合效果。同時,對于企業管理層而言,應明確業財融合理論尚且處于新興學科范疇,相關實踐管理的推動,將有效促進新財務管理理論的出現[4]。此外,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工具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將促進業財融合進程。目前,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無論是業務管理,還是財務管理,都離不開信息化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探析信息化工具應用的原因,就在于該部門工作涉及了大量的信息數據,只有才業財融合進程中,對相關信息數據進行全方位、多視角的提煉及分析,方能獲取最有用的信息,進而促進企業業務管理工作的開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業財融合的實施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及業務管理工作而言,兩者并不是相互獨立的個體,而是要在業財融合中融為一體。如此,對于企業管理層而言,就要明確業財融合的必要性及人才訴求,在業財融合切入點層面,做到集思廣益,切實做好基礎性工作,融合各種措施,共同推動企業業財融合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陳偉杰.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思考[J].財經界,2019(02):137-138.
[2]趙婧宏.淺析財務共享與業財融合的關系[J].山西農經,2019(01):150.
[3]潘晨.加強企業業財融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J].全國流通經濟,2018(30):43-44.
[4]張亞軍.業務與財務融合在企業中的實施途徑[J].管理觀察,2018(28):163-165.
[5]解策.基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業財融合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8(14):176+179.
[6]晏華.經濟新常態下提高企業業財融合水平的對策[J].當代會計,2018(03):23-24.
[7]高盼.社會轉型時期企業財務管理中加強業財融合的對策探析[J].中國商論,2018(06):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