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亞茹 孫瑩瑩
【摘 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是在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經驗,并對我國發展中出現的“新常態”作出正確判斷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共享發展理念分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四個方面。共享發展理念的實施需要我們需要從各個方面協同發力,規范指引,落實好共享發展理念,真正地使共享發展的理念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關鍵詞】共享發展;科學內涵;實現途徑
理念具有先導性作用,運用發展理念指導現今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發展理念把共享發展理念作為五大發展理念并不是隨意得出的結果,是在長期總結古今中外發展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在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趨勢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更好地針對我國社會中出現的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
一、共享發展理念的邏輯生成
1.共享發展理念是在總結我國歷史上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
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時期是我國發展的關鍵時間點,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但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標準來看,我國目前正面臨著如何解決中等收入陷阱這個難題。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包括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我國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引,對于著力解決發展難題,跨越發展陷阱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2.共享發展理念是在著重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
從國際形勢來看,世界經濟處于調整時期,其中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突出,另外,新一輪產業和技術革命興起,我國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從國內狀況來看,我國正處在如何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攻關期,但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分配不公問題依然突出,政府公信力下降等這些新常態的新問題,促使政府踐行共享發展理念。
3.共享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
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的今天,雖然我國經濟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仍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困擾著我們。在發展中面臨著的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存在。這包括東中西部總體發展不協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的問題;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高,社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提不夠完善的問題等。五大發展理念是本著解決我國發展中的問題提出來的,也是關系發展全局,立足長遠發展的思想引領。
二、共享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
古語有云:“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讓人民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的同時,也體現著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以我國國情為出發點,要結合世界發展形勢,來提出并踐行這個理念。共享發展理念的內涵包括四個方面: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
1.全民共享
全民共享是使發展取得的成果讓全體人民受益、并均等享有。從覆蓋人口范圍來看,共享就是要實現全民共享。在我國,這里的全民是指各階層、各民族和各地區的人民。其次,全民共享并不意味著沒有差別,在當前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還沒有能力達到按需分配時,只能實行按勞分配。第三,要將人民享有的差距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讓我國的全體人民感受到來自社會主義優越帶來的實惠感,也使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是在帶領全體人民齊心協力的促發展的條件下實現的。
2.全面共享
從共享的內容來看,共享是全面共享,要全面促進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個方面實現不斷發展。在社會各個方面不斷把發展的同時,又要通過社會的發展促進全體人民的共同發展。我們始終堅信,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使共享發展理念指導現階段建設將是一個漸行漸近的美好現實。
3.共建共享
從實現的方式來看,共享發展是實現共建共享。由于我國人民蘊藏著無窮的能力和智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全體人民進行努力。首先,要發展就要調動人民進行建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得享發展成果的和諧局面。其次,要充分發現與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爭取將人民的創造潛能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來。三是要更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將廣大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
4.漸進共享
從發展的實現過程來看,共享發展是推進漸進共享。實現共享發現必需經歷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并逐步完善的過程。我國推行共享發展理念,必需立足于當前的基本國情。既要積極作為,打好扶貧攻堅戰,著力解決好對發展結果的分配不均問題;又要從目前面臨的客觀實際情況出發,探索符合客觀實際規律的經濟發展方式。
三、共享發展理念的實現途徑
共享發展理念是順應時代要求,結合中國實際,總結現階段的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使共享發展理念成為思想導向,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作出重要貢獻。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建設過程中,建立和完善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的各項制度,帶領全體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1.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大力發展經濟
共建是實現共享發展的基礎,而共享是共建的動力與目標。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會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新一輪的建設,提供不斷的發展動力。從長遠來看,共享發展的積極意義在于為每個人創造條件,激發個體潛能,實現人人參與、人人盡力,全民共建推動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美好局面。
2.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
我們強調的共享,不僅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追求,也是政治方面的重要內容。探析政治層面的共享實踐方式,需要建立起一套可行合理的機制。從目前來看,要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要建立一系列科學完善的共享發展決策機制,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同時,要大力發展就業,提高就業質量。確保我國的各項方針政策都能做到真正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著想。第二,建立有利于實現公正的共享發展分配機制。必須促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不斷完善,形成符合共享發展方向的收入分配格局。
3.加強理論建設與宣傳,提升公民共建意識
共享發展理念是指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思想,當前相關理論的研究還不夠科學,我們必須繼續堅持共建與共享的統一,結合新的時代特點不斷進行相關的理論研究。首先,我們要不斷地開展關于共享發展課題的研究活動,吸引更多的優秀學者參與到共享發展理念的研究過程中去。其次,要推進共享發展理念與社會學、倫理學、哲學等其他學科進行研究,建立多元的共享發展理論體系。此外,要做好理論宣傳工作,要成立專門的報道宣傳小組,相關負責人要做好宣傳工作。
在過去,我國面臨著主要問題是經濟不夠發達的問題。但在當今時代,我國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走好一條以發展理念為核心的,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本文中,我們對共享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進行了探討,并就如何踐行共享發展理念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我們相信,在共享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公平公正,收入分配體系將更加公平,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將得到解決,也將為人的全面發展與進步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重要貢獻。我們相信,這將是一個漸行漸近的美好現實。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
[2]王喆.共享發展理念的思想源流和實踐價值研究[D].吉林大學,2017.
[3]秦剛.中國特色杜會主義理論體系[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