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霞
【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債權地位愈發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債權人利益保護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針對公司債權人的概念、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成因與意義、當前我國針對公司債權人制定的相應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相關改進措施做了具體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保護策略
【中圖分類號】C964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公司要開展經濟活動,就必須有債權人,債權人對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法律的不斷完善,加強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成為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保障。然而當前我國在此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有待做進一步改進。
二、公司債權人的概念
對公司債權人的理解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入手,從狹義的角度看,公司債權人指的就是公司需承擔償還責任的對象,而從廣義的角度看則指企業外部主要資金的提供者[1]。事實上,公司債權人與我國民法中規定的債權人并沒有太大區別,不同的是其范圍局限于公司法中。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債權人和公司是相對的,但是公司要想取得發展,離不開債權人的資金支持,因此,公司債權人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三、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成因
可以說,大部分公司成立的目的都是為了贏取經濟利益,因此通常情況下,公司非常重視對股東的利益保護,而忽視了公司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導致針對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定的相應制度非常不完善,有些企業雖然明確知道債權人應當受到法律保護,但為了獲得更大的自身利益而減弱對公司債權人的保護,導致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具體包括以下三點:
第一,公司債權人與股東相比在公司中的地位相對低下,很多公司的股東為了自身利益而將一些風險轉嫁給債權人,這就意味著股東承擔的風險會相應減少,債權人承擔的風險增加,債權人與股東的地位出現不平等。
第二,由于公司的股東享有更多的權利,因此很有可能出現股東濫用權力而從事各種不正當交易的行為,導致債權人的利益受損。
第三,由于公司債權人在公司中享有較少的權利,因此在公司的各種經濟活動中,其沒有辦法對自身利益進行有效保護,如果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風險,很有可能使債權人不得不承擔責任,成為非自愿債權人。
四、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意義
(一)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重要性與法律地位
從我國傳統公司法的內容規定來看,公司的所有權應當屬于股東,公司債權人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并不相同,因此債權人在公司中受到的法律保護很少。而現行的公司法雖然規定公司債權人享有一定的請求權,但是其自身利益依舊與公司利益不掛鉤,導致公司始終將債權人放在次要位置,這對債權人的利益是非常不利的。
(二)公司債權人保護的現實意義
在社會面貌日益復雜,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各個公司的規模和經營業務也在不斷增加,公司在促進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越來越明顯。契約通常都是人民基于自愿行為而產生的,履行自己的承諾并承擔相應的責任不僅意味著個體自由交往的權利實現,也代表著社會對個體自主行為應有的尊重[2]。這說明,加強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途徑,否則社會秩序將變得混亂無序,人民生活與發展都會受到影響。這就要求公司法應將所有涉及公司資金的人員列入保護范圍。只有進一步完善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才能切實保證債權人的利益,公司發展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可以說,建立健全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實際上是在維護公司、股東以及債權人等各方利益,其既可以使債權人受益,也可以降低股東通過公司形式取得債權資本的成本,從而讓債權人和股東都能從中受益。
五、當前我國針對公司債權人制定的相應制度存在的缺陷
就目前來看,我國公司法雖然設立了對債權人權益進行保護的法律規定,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現有的公司法并不能有效的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實踐中經常出現公司股東認繳的注冊資本長時間不到位、股東的財產與公司的財產混同、股東利用自身的權利決定公司為有關系的第三方提供擔保等導致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
除此之外,公司法對于公司的清算也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定,導致公司已經無法償還債務卻依舊在運營,在公司資不抵債進行清算時需先清償清算費用、工人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所欠稅款,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的債務并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清償,而相應的責任人卻無法明確。還有可能出現公司從成立之初就存在欺詐行為,針對此情況,沒有明確規定債權人可通過何種司法途徑獲得相應的救濟。
六、加強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策略
(一)在采用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基礎上采取一些措施
所謂一些措施,主要包括三點:第一,倘若公司債權人可以調查公司的資金情況,那么需要做好資信調查,確保公司是否具有相應的償還能力。此外,任何交易只要涉及資金,就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在進行交易時應當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只要進行交易,就需要對自身行為負責。這要求債權人需要對公司出資情況、存在的債權債務特別是資信等情況進行審查以判斷其清償能力和誠信度[3]。
第二,為了保證自身利益,債權人在與公司合作時應要求公司提供相應的擔保。在這個過程中,債權人應確保公司提供的擔保對象是否合格,通常擔保對象是董事會或者股東會。其次,債權人還需要明確擔保內容是否合理,擔保中是否存在特殊限制等。認真核實與擔保相關的各項文件,切實維護自身合法利益。
第三,債權人在與公司合作時應簽訂相應的協議,明確公司和股東相關的權利與責任,避免因協議內容不完善而造成事故無責任人的現象,從而損害自身利益。
(二)加強公司的管理
“現代公司法為債權人利益的維護提供了諸如資本三原則、公司債務信息公開等嚴苛的救濟途徑。”對于債權人來說,保護自身利益最主要的就是保護自身的資產,因此,債權人應加強對公司資產的管理,針對股東的投資進行嚴格審查。同時,債權人還需要明確區分股權與公司財產權的概念,這兩者之間不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而是獨立存在。因此,股東不可以利用自身股權參與公司財產權的決策,避免在權利轉讓中出現混淆,導致公司的財產被刻意轉移,從而影響公司利益的同時也影響債權人的利益,不利于穩固債權人在公司中的地位。
(三)建立公司滅失預警機制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中存在的各種不利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公司的經營,制約公司的發展,這樣就會影響債權人的合法利益。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積極向西方先進的國家進行學習與借鑒,建立健全公司滅失預警機制。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應該建立公司滅失預警管理機構,及時地通過財政、物價、統計等手段收集企業的運營情況,并進行實時監測。需要注意的是,滅失預警管理機構只能對公司的運營情況進行監督,并不能私自對其進行干涉,更沒有權利進行公司決策。
七、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愈發發達的今天,要想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就需要明確當前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加強各方的配合,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切實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促進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參考文獻】
[1]侯春娟.公司資本制度變革下的債權人利益保護[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7,30(03):48-49+114.
[2]張毓靈.公司資本制度改革與債權人利益保護[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03):53-57.
[3]周麗.一人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6,14(0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