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月欣 劉俊達 李新悅 王萌 欒夢菲
【摘 要】限制散煤燃燒是治理大氣污染很重要的一方面。為減少散煤燃燒,各地出臺了很多清潔能源代替燃煤的相關政策。其中“煤改氣”、“煤改電”是兩項推行最廣的清潔能源取暖建設工程。推行一段時間后一些問題逐漸暴:氣源電源不足、尤其是天然氣方面大家普遍覺得偏貴等。我國關于大氣污染治理態度明確,清潔能源取代散煤取暖是必然趨勢。我們通過走訪收集一些改用清潔能源供暖一段時間的居民意見建議。本文將主要反映、分析、解決這些問題并為將來繼續推行限制散煤燃燒,繼續推行清潔能源取暖建設提出合理意見。
【關鍵詞】清潔能源供暖建設、限煤、持續發展
2017年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明確要求農村散煤,實現冬季清潔取暖。2017年河北省共完成農村氣代煤、電代煤253.7萬戶煤改氣、煤改電進度超過預期19%,2018年環保部下發《關于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中要求凡屬沒有完工的項目及地方,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已經完工的項目在存在問題和矛盾的情況下,工業等領域用氣用電必須為民用讓路。清潔能源取暖的確對改善空氣質量有很大幫助,但是過快的清潔能源取暖建設確實帶來了一些問題。
1.清潔能源建設當下存在的問題
1.1建設
散煤資源利用效率低且污染大,加之冬季逆溫層的形成更加劇了大氣污染。2014年《中國環境報》報道,京津冀晉地區冬季大量散煤燃燒造成的污染物貢獻率占全年的一半。清潔能源取代散煤供暖成為我們進一步治理空氣污染的必然選擇。2016年環保部發布《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止強化措施(2016-2017年)》,指出限時完成農村散煤清潔化替代。2018年政策調整,強調只要符合清潔利用標準,各地均可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推廣地熱、生物質等多種取暖方式,用“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的多管齊下的方式進行清潔能源取暖建設。
1.2問題
過快的建設進程,逐漸出現不少問題。由于施工隊操作不當,廊坊霸州一處居民家中在“煤改氣”時發生爆炸,這一事件引發不少正在或即將進行“煤改氣”工程的居民對其安全性產生質疑,其中天然氣由于是后來增加的運輸管道,其管道暴露在外,這也無形中增加了安全隱患。
由于清潔能源取暖設備建設之初,各地沖著“煤改氣”、“煤改電”一擁而上,加之進程超出當時既定目標導致電荒、氣荒。我國煤炭開采歷史悠久,煤炭產量常年居我國能源產量榜首,天然氣作為近些年興起的清潔能源仍處在發展階段,2017年部分地區前期工作并不扎實,過快限煤進程導致部分居民清潔能源取暖設備尚未完工而煤爐已經收走,造成居民取暖困難,群眾對此意見很大。
2.調研數據及反饋意見
2.1調研數據
清潔能源供暖建設以來,部分居民已經使用清潔能源采暖度過了幾個供暖季,為進一步了解清潔能源供暖的優缺點以及居民的意見,我們以推行范圍最廣的“煤改氣”工程進行了有關的走訪調查。從我們獲得的數據來看,隨著宣傳力度的增加,69%的居民對當下清潔能源供暖建設政策表示支持,而31%的居民主要因為價格而不能接受,干凈、衛生、安全是一方面,對于普通群眾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實惠。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使用價格貴出一半的天然氣等能源供暖對大多數人冬季經濟造成不同程度的沖擊,此外,部分地區補貼下發并不及時,常常是都已經入夏才發到手,這樣就需要先自己承擔冬季的取暖支出,收入本就不高的群體難免經濟緊張。
對于補貼政策我們主要詢問了是否有補貼及滿意程度,其中很少一部分人回答沒有補貼,據我們調查發現,這部分居民是租戶,而當地將補貼下發在房主那里。就補貼滿意程度來看,約三分之二的居民表示滿意,不滿意居民主要是覺得加上補貼之后燃氣仍然很貴,且補貼下發不及時。
2.2反饋意見
據我們走訪情況來看,大多數居民家庭收入不過3000-6000,而目前采取“煤改氣”的居民較多,天然氣的供不應求導致氣價上漲,大家普遍表現出對價格的低容忍性,控制價格在大家可接受的范圍是推進清潔能源建設,提高群眾支持度的重要因素。據居民反映,每到晚上做飯時,大家都開始使用燃氣做飯并燒暖氣,這段高峰期燃氣供應略有不足,燃氣供不應求。據居民反饋,改用清潔能源后秋冬季空氣質量大幅度提升,生活環境得到改善。
3.建議及規劃
從各地反饋來看當下我們的清潔能源取暖建設存在不少問題,首先便是能源不足,作為應用最廣的“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在當下能源不足的情況下不應再推進進程。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并不完善,調配天然氣資源方面還不能做到及時,在天然氣快速發展的這段時間我們還需要進口一部分天然氣以保證穩定,充足的供應。
其次,我們控制散煤問題時可以考慮更多能源代替,避免一窩蜂改電、氣等造成能源供應問題,對于目前找不到更好替代燃煤的地區可以先將重點放在清潔型煤炭的推廣及轉換效率更高的優質煤爐推廣上面,先禁劣質散煤,再根據地區特性開發推廣適宜的清潔能源取代煤炭。
對于已經完成的清潔能源建設地區,相關部門安排人員進行定期管道檢修維護工作,不少地區地形復雜,管道交錯暴露在外,為避免事故發生嚴格監督相關檢修工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安全用氣常識,讓群眾用的安心,從而減輕因安全問題的抵觸情緒。
實施煤改工程的大多數地區均為農村,居民收入普遍偏低,及時下發補貼或采取分時收費政策,減輕供暖季居民經濟負擔,并制定相關監督政策。
4.結語
新政代舊政當循序漸進,煤炭作為我國能源巨頭,想要取而代之不是三年兩載就能完成,新政的施行也當多聽取民眾意見。解決散煤燃燒問題不僅要有熱情,也要考慮因地制宜用多種方法攻克一個難題。抑煤治污是我們持續發展的必需滿足的條件,PM2.5明顯下降,重污染天氣明顯好轉,我們的治理已見成效,人民生活水平逐年上漲,唯有我們堅持這場“藍天保衛戰”方可實現我們的美好藍圖。
【參考文獻】
[1] 孟亞東、孫洪磊.京津冀地區“煤改氣”發展探討.國際石油經濟2014.
[2]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十三五”大幅提高天然氣比重的途徑及對策措施研究[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