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濱江
【摘 要】本文基于文獻研究總結了企業家應具備的能力素質,構建模型并進一步探討了企業家培養機制。本文認為企業家需要德才兼備,“德”是指企業家所具有的素質,“才”是指企業家必備知識及經營管理能力、決策能力和創新能力。企業應當建立機制,有計劃地甄選、考察和培養企業家后備人才,以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家;能力素質模型;培養機制;企業家角色、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是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企業的靈魂,其能力素質的高低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企業自身來說都極為重要。以企業的角度,構建企業家能力素質模型,并有計劃地培養后備人才,造就合格的企業家隊伍對企業文化傳承、經營戰略執行和持續健康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相關概念及理論
1、企業家與企業家精神
在18世紀,法國經濟學家坎蒂隆最早將企業家一詞引入經濟學,他認為企業家應該是冒險者。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將企業家賦予了組織協調職能 [1]。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在其著作中對企業家的組織協調者、風險承擔者等職能作了清晰論述。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企業家是創新者,利用變化尋找獲利機會。美國經濟學家德魯克也認為企業家是創新者,是承擔風險的人。綜上可以看出企業家的一些本質特征:創新者、冒險家、組織管理者。西方發展到19世紀,人們通常將企業家具有的某些特征歸納為企業家精神 [2]。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中國企業還是西方企業,企業家精神都應當具備創新、合作、敬業、社會責任感等幾個方面[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用40個字涵蓋了企業家精神——“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誠信守約、履行責任、勇于擔當、服務社會”。這是中央對企業家精神實質和內涵的科學界定。
綜上所述,企業家與所有制、所有權并無必然聯系,只要企業的創建者或經營管理者符合企業家的本質特征,就可以稱其為企業家,而不在于他們是否為企業所有者 [4]。
2、企業家角色定位
管理學家明茨伯格將管理者角色分為三類:人際角色(代表人、聯絡者和領導者)、信息傳遞類(監督者、傳播者和發言人)和決策類(創業者、危機處理者、資源分配者和談判者)。基于該分類,結合企業家的本質特征,將企業家分為三種角色:經營管理者,即履行法律性、社會性工作,激勵和動員企業員工,對接和處理企業外部關系;創新者:關注內外部環境變化以尋求和獲取有效信息創新模式方法;決策者:制定并監督執行企業戰略,配置資源,解決危機。
3、能力素質模型
社會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把能力素質劃分為五個層次:知識、技能、自我概念(態度、價值觀和自我形象等)、特質和動機,并提出了冰山模型,將人的能力素質形象的描述為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知識和技能屬于海平面以上可見的顯性部分,而自我概念、特質和動機屬于潛在海平面以下深藏的隱性部分。根據冰山模型理論,將能力素質模型分為素質模型和能力模型,素質模型衡量人的隱性素質;能力模型分為知識和能力兩個維度,衡量人的顯性素質。
二、企業家能力素質模型的建立
1、選取指標
在前文論述基礎上,采用文獻分析法來選取企業家能力素質指標,在“中國知網”以“企業家”、“能力素質”等詞進行檢索,查詢相關文獻,根據被引次數,選取20位被參考最多的作者的文獻資料,將文獻中相關指標出現的頻次進行統計,歸納整理得到素質指標30項,能力指標21項,知識內容4項。然后,將30項素質指標按出現頻次排序,剔除頻次占比小于20%的指標后剩余7項素質指標,它們與《意見》中10項企業家精神契合度較高,能夠很好的詮釋企業家素質。按照經營管理者、創新者和決策者三種企業家角色定位,將21項能力指標進行分類,剔除每類中出現頻次占比小于20%的指標,再對保留指標進行歸納總結,得到15項能力指標。
2、構建模型
綜合上述分析,構建企業家能力素質模型,見下表。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歷來是我國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導向。“德”對應著素質模型,“才”是對應著能力模型,據此模型培養企業家后備人才符合新時代人才培養的主旋律。
三、企業家培養機制
1、后備人才甄選及培養
素質指標難以量化評估,并且難以依靠培訓來提高素質,因此適合使用民主測評方式進行評估,通過實踐活動、在職進修等方式進行培養;知識可以采取考試方式進行考察,通過培訓、輪崗和在職進修等方式提升;能力指標比較適合使用業績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通過在職輔導、掛職鍛煉、培訓等方式提高。
2、運行機制
企業應建立企業家后備人才庫,定期盤點企業人才,篩選具有潛力人員進入人才庫。實施階段性跟進、評估后備人才的培養效果及成長情況,將不符合要求者、違紀、離職人員移出人才庫;經過培養達到要求者,調崗或者晉升。
3.結語
企業家是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構建合理的能力素質模型,實施有效的后備人才甄選、考察和培養機制,在企業內部培育企業家人選,將有利于企業文化傳承和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序.企業家概念及其相關問題辨析[J].社會科學研究,2015(01):122-127.
[2]周霞.企業家精神的支撐模式[J].中外企業文化,2008(11):68-69.
[3]張金杰.企業家精神的中外比較[J].人民論壇,2018(35):38-39.
[4]李政.激發企業家精神促國企高質量發展[N].經濟參考報,2019-02-18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