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豆豆
【摘 要】當今社會,企業用工成本不斷攀升,利潤也被逐漸壓縮;企業的多元化,也造就了員工選擇的多樣化;外界的各種誘惑,也導致員工流動性增大;隨著科技的發展,崗位工作復雜性增加,因此對員工技能要求增加。面對用工成本攀升、員工流動性大、員工技能增加等現狀,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本文分析了人力資源培訓管理現狀及問題,希望在行業人力資源建設方面發揮積極借鑒作用。
【關鍵詞】人力資源;培訓體系;技能培訓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用工經濟成本,時間成本等都在逐漸加大,尤其是勞動密集的企業,問題更加嚴峻。傳統的培訓體系,較難滿足企業的發展。這對培訓從業者來說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培訓體系必將在傳統培訓體系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優化,更加聚焦且針對性的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一、關于人力資源培訓體系
(一)培訓體系的概念及內容
培訓體系,是指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系統的、與企業的發展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相配套的培訓管理體系、培訓課程體系、培訓師資體系、培訓實施體系等。培訓管理體系含培訓制度、培訓過程管理、評估管理及績效考核管理等;培訓課程體系含入職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專業知識培訓、素質管理培訓等;培訓師資體系含內外部培訓講師資源,內部講師團隊的選拔、發展和激勵;培訓實施體系含培訓的組織實施,跟蹤評估及反饋、改進及提高等。它不是指單一的課程體系,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人力資源培訓體系的特點
有效的培訓體系應該是以企業戰略為導向,著眼于企業核心需求,充分考慮員工自我發展需要的體系。
培訓工作的實際目的是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發展,提高員工崗位技能和綜合素質,同時,我們也要密切關注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使得員工個人的崗位技能、綜合素質、職業發展與企業經營的戰略目標相匹配。通過培訓,讓員工在提高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實現自我價值,并且引導員工與企業發展協同發展。
(三)人力資源培訓體系的建立
公司高層領導對培訓工作的重視,將會形成良好的文化導向,是培訓體系有效運行的先行條件;無論高層領導是在公開場合,對培訓重要性的宣揚,還是給予培訓工作上的支持或實際參與培訓,都將促進形成良好的培訓氛圍。
學習型組織文化,是培訓體系高效運轉的載體。學習型組織通過營造組織的良好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而建立起的有機、符合人性、可持續發展的組織,這種組織具有持續的學習的能力,具有高于個人績效加總的效應。
企業各部門承擔起在培訓中的職責,高效協同工作是培訓體系建設的有效機制。好的培訓體系的運轉,需要企業各個部門協同合作。高層領導做好培訓戰略把控、培訓宣導,同時調動中層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中層管理人員,結合公司戰略發展,高層戰略要求,實際工作需要,配合人力資源部,構建屬于本企業特色的培訓體系。人力資源部結合多方需求做好培訓體系搭建及組織實施工作。各部門協作,共同推進培訓體系。
高質量課程體系是培訓體系的核心。課程體系要與企業戰略,崗位的工作,員工個人發展相結合,課程形式豐富多樣化,既有面授課又有視頻課,既有講授型又有研討型等。
高素質的師資團隊是培訓體系的源動力。企業內部講師既了解公司業務和產品,熟悉企業文化,又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技能。他們是企業培訓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培訓工作者要做好企業內訓師的選拔,培訓和培養工作,建立激勵機制。
二、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工作開展現狀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我國企業也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培訓也越來越重要,然而我國企業的培訓的,還是存在很多不盡完善和待提高的地方。
(一)培訓管理不完善
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設立獨立的培訓部,大多數培訓崗位是歸屬人力資源部;也有一些企業沒有設立專職培訓管理人員,由人力其他模塊的同事兼任,甚至有些企業就沒有培訓人員和培訓。大多數企業,更關注業務,并沒有意識到培訓對組織和對業務的幫助。
(二)培訓需求分析不客觀
很多中小型企業培訓需求,來源于領導直接委派任務,或工作中出現問題后,用培訓來補救。這樣就造成了需求調研不全面,需求分析不客觀的情況,因而也導致出現培訓內容和實際需求不相符。
(三)培訓形式單一,培訓時間成本高
傳統企業培訓大多采用面授講授的方法,形式較單一,講授法是培訓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員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教學方法。它具有很多優點:1、有利于提升課堂效率2、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科學知識3、利于培訓師發揮主導作用等。缺點是:學員缺少實踐機會,同時講授的效果,受培訓師知識面和授課技巧等方面的影響。另外現代社會,人員流動性大,面授的方式,大大增加培訓組織者的時間成本,出現了培訓-流失-再培訓-流失-培訓這樣的不良循環。
(四)內部培訓師整體認知和授課水平不高
企業內部培訓師,是企業的財富,他們通常對公司情況很了解,且在某一領域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是由于培訓師整體對培訓的認知不夠,導致他們在授課中積極性不高,把培訓僅當完成任務,甚至也有部分講師認為培訓會耽誤自己的本職工作,進而不愿意配合。另外由于內訓師未進行系統的培訓技巧的培訓,他們雖然有專業知識,但無法清晰有感染力的表達出來,大大影響培訓效果。
(五)培訓評估體系未建立
目前大多企業的培訓評估,主要運用培訓現場評估和考試來評估培訓結果,然而這些評估并未關注培訓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轉化。培訓沒有后期落地跟蹤。培訓工作變成,只是為了培訓而培訓,使得培訓并未真正幫助到業務解決實際問題。
(六)培訓激勵與反饋制度未建立
大多數企業將培訓當做一種福利,并未當成一種長期培養員工的方式。由于沒有合理的激勵措施,內部培訓師不積極,授課走形式。內訓師未認真準備授課,嚴重影響培訓效果;學員參與度不高,學習積極性不高,這些都會導致學習效果不好。
另外如果培訓整體效果不佳,將會打擊組織者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培訓是一種長期型的行為,如果沒有合理的反饋及評價機制,將會影響培訓效果。
三、今后發展建議和改進措施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培訓的認知更加深入,也越來越重視培訓。很多培訓工作者,也為培訓工作的有效推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改變。鑒于培訓目前存在的現狀和問題,結合市場上企業分析,提出以下建議和改進措施。
(一)建議完善培訓管理體系
由專人負責培訓管理,從前期培訓需求調研分析,到中期培訓計劃制定,到后期培訓效果的評估與反饋,全流程管理跟進。力求讓培訓管理更加科學和完善。
(二)科學的需求分析
結合組織分析、人員分析和工作任務分析等對培訓需求進行科學、全方位的分析,然后科學安排培訓工作。企業的培訓需求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組織的需求,二是員工的需求。組織需求主要在于戰略的變化、業務調整或轉型,以及不斷應對市場變化。員工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員工勝任力、員工績效,以及員工個人發展等。
(三)豐富培訓形式及培訓內容
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線上學習的內容,常為理論化或標準化操作流程類課程,建議車間的崗前培訓調整為視頻學習+操作手冊+培訓師講解+師傅代教的模式,豐富培訓形式,節約人力時間成本,同時也提高授課效果。另外也要豐富線下的培訓方法,除了傳統的講授,還要加入新的培訓方法,如研討、案例、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不同的培訓目標和培訓內容采用不同的培訓方法,以達成不同的培訓效果,此外我們還要同步關注員工的個人發展,做到多方面相結合。
(四)內部培訓師的培養
首先對內訓師進行意識上的引導,讓其了解到培訓師的角色定位以及培訓師的發展。其次設置適當的激勵,激發培訓師的熱情,并且建立合理的培訓考核機制,將培訓績效、獎金和晉升相掛鉤。另外要對培訓師進行系統培訓,提高培訓授課技巧,同時挖掘更多的培訓內容,在提高培訓效果的同時,保持企業培訓的源動力。
(五)科學的評估體系
任何一個培訓,我們都需要關注培訓效果的落地。只有培訓效果確實轉化及應用到企業,我們才能稱這個培訓是有效的。在后期培訓評估中,我們需要多關注,單個培訓中宣貫的理念是否統一,哪些培訓內容已經應用到工作中,組織或員工個人績效是否改進等。培訓工作者要切實關注,每一個培訓的落地效果。
(六)培訓激勵與反饋制度未建立
建立培訓激勵與反饋制度,將培訓結果與績效、獎金和晉升、工資掛鉤,同時對不合格的培訓者給予一定的處罰。通過建立一體化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學習的積極性,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我國企業培訓的分析與研究,發現在實際中存在一些問題,我們需要科學理性的看待和分析這些問題,認真思考,結合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和措施。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學習和培訓是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我們需要在不斷的總結中,優化每一次的培訓方案,致力于更好的推進和改善培訓項目,構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努力打造以培訓為基礎的學習型組織。
【參考文獻】
[1]劉昕.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陳恭華.培訓管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