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地質勘查與地質研究技術不斷革新,如何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地質勘查,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較之其他范疇的地質勘查技術,遙感地質勘查技術具有其獨特性,它利用影像直觀地分析某區域的地質特性,搜集多元化的地質數據;然而遙感地質勘查技術也具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其地質狀況分析過程必須經過實驗室化驗,獲取手段較為復雜。因此,對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在應用過程中應注意揚長避短,發揮其最大效益。
【關鍵詞】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應用
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在短短幾年的就有著驚人的成效,這當中自然包括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的發展。遙感地質勘查技術能夠幫助人們拓寬視野領域范圍,并且依據它自身的綜合性、多角度性和宏觀性等特點逐步實現了眾多的艱巨性的工作任務。尤其是在礦產資源勘測、地質災害和地質調查方面帶去了很多突破性成就。
一、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概述
(一)定義
遙感主要指的是應用遙感器等技術,例如飛機與衛星等對檢測的標的物進行光譜與電磁的識別與掃描,進而深入地了解與觀測檢測檢測物體,從而摸清物體的具體信息以及全面特征,為更好地對物體進行研究提供理論與數據依據。
而遙感地質勘查技術一般情況下,指的是應用現代遙感檢測技術,光譜測量及衛星掃描感測地的地質情況,進而更好地了解觀測地的具體地質,便于地質的研究與開采。與傳統的勘查技術相比,這種技術具有技術先進、檢測結果準確等優勢,因而被廣泛地應用于現代地質勘查工作中。
(二)意義
首先,這種技術可以為我國的地質勘查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與理論依據。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應用高端遙感器,例如衛星工具對對地質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檢測與計算,同時還應用于現代先進的計算機與一些航拍器械,使技術的精確性大為提高,同時對地質進行掃描時,還應用了電磁與光譜技術等,使掃描更加深入與徹底,為地質的研究與開采提供較為準確的勘查數據與資料。
其次,遙感地質勘查技術具有較強的精確性,目前的地質勘查技術不斷呈精細化方面發展,而遙感技術的發展可以促進地質勘查朝著精確化方向發展,利用遙感的全方位的計算與觀測,可以為現代地質勘查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
二、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應用發展的必要性和現狀
(一)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應用發展的必要性
長久以來我國的地質勘查技術處于落后的狀態,因此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的應用發展十分的必要。
一是我國的地質狀況要求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我國的地質狀況十分的復雜,各個地區的地質情況差異性十分的明顯。同時我國的地質資源十分的短缺,這就需要不斷摸清我國的地質資源的家底,利用遙感地質勘查技術對我國的地質情況進行科學的估測和科學的開采,不斷促進我國地質資源的可持續科學發展。
二是科學發展觀要求對地質勘查進行科學的挖掘和科學的預測。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注重人與自然的科學發展,利用遙感技術對地質勘查技術進行革新是對科學發展觀的踐行和發展。
(二)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應用發展的問題
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應用發展的問題還十分的突出,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完善。
一是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的理論研究不足,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是對遙感技術的具體運用,但是我國的遙感技術本身起步晚,同時我國的地質狀況十分的復雜,需要在理論的支撐下不斷完善地上不斷完善地質勘查的技術。
二是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的應用發展十分的緩慢,我國的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的發展需要必要的資金支持和人力的支持,同時技術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嘗試和應用,但是在這些方面我國的遙感地質勘查技術還存在諸多的問題。
三是遙感地質勘察技術的應用發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依托,任何的技術革新和技術的應用都需要制度的規范,只有制度的規范到位,才能保證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國的遙感地質勘查技術應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機制的支持。
三、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的具體應用
(一)對于地質構造信息的獲取
在一般情況下,內生礦通常處于地質構造的異常部位與邊緣部位,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板塊構造不同體的結合部位,這些地質信息都可以利用遙感地質勘查技術進行檢測,在遙感器航拍的空間信息可以清楚地檢測到板塊構造邊界地帶的礦床。在利用遙感技術提取地質標志信息時,一般選擇與檢測區域具有成礦幾率的線狀、帶狀影像,同時在獲取地質構造信息的過程中,對斷裂與推覆體這一主要控礦構造模塊的信息進行集中處理。
在利用電磁與光譜技術掃描地質信息的過程中,由于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多方面的影響,圖像成像的部分地質紋理信息與地質線性形跡難以清晰顯示。對地質構造信息的“模糊作用”可以合理利用專家目視解譯或人機交互等科學方法對圖像進行處理,利用科學的計算機圖像恢復技術或目視比值分析等有效措施,突出重點地質構造信息。在地質構造信息提取的過程中,遙感地質勘查技術可以利用地表巖性特征、地質地貌特征等數據對地質構造隱性信息加以提取。
(二)利用巖礦光譜技術進行識別
巖礦光譜技術是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的理論基礎,適用于多光譜技術與高光譜技術,通過對多光譜蝕變信息的提取,對地質進行巖性識別與高光譜礦物識別。由于多光譜技術的光譜分辨率較低,導致巖礦的光譜特征表現力較弱,因此巖礦光譜技術主要基于圖像線性信息與圖像灰度特征,對巖礦的反射率差異進行分析。高光譜技術可以獲取連續光譜信息,直觀地識別地質類型,這是區別于多光譜技術的主要特征。巖礦光譜技術可以利用多光譜技術與高光譜技術有效地識別巖礦類型,識別與成礦作用有直接關系的礦物蝕變信息,對蝕變強度進行定量,為地質勘探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三)利用植被波譜特征進行找礦
礦產資源受到地下水微生物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可能使蘊藏的金屬資源或礦產資源產生化學反應,使地表層產生一定程度上的結構變化,影響土壤層的成分組成。地表植物對礦產資源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聚集度與吸收度,使得地表植被的繁盛光譜特征產生不同的差異。基于這一特征,遙感地質勘查技術可以根據提取到的植被光譜異常信息進行分析,將植被光譜的異常色調進行有效的分離與提取,根據異常植被光譜對該地區是否存在礦產進行合理判定,提高礦靶區勘查工作的準確性,指導相關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針對植被對金屬含量呈現的差異性,相關部門可以在既定礦區詳細地收集植被樣品的光譜特征,通過圖像處理技術重點分析較為特殊的植被光譜,在光譜分析過程中,明確波譜測試技術靈敏度的有限性,對植被微弱的金屬含量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結合當地地質地貌實際情況科學地判定當時是否存在礦產資源。
四、結束語
我國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的遙感地質勘查技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飛躍發展和進步。技術上進步就意味著工作要求的逐步提高,我們也相應的加深了深層次的技術上的嚴格要求,使具體的遙感地質勘查技術工作向系統化,合理化、規范化的方向上繼續發展,同時科技上的進步也在激勵著遙感地質勘查技術事業,它面臨著比現在還要更加巨大的挑戰。在嚴峻的環境下鍛煉出的方法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和洗滌,這對于推進我國未來的遙感地質勘查技術事業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琳.遙感地質勘查技術與應用進展[J].世界有色金屬,2018(19):16+18.
[2]孫琨.遙感技術在鐵路工程地質勘查中的應用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