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賓
【摘 要】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在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現實中,高校學生社團的建設、組織、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本文以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為例,分析這些問題和不足,從而得出解決有關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管理;對策
學生社團是基于共同的愛好、志向、興趣等因素自愿、自發組織的學會、協會、學社、研究會和以開展思想交流、學術研究、文體娛樂等活動為目的的學生團體,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共有學生社團組織30余個,按照性質共分為理論學習型、興趣愛好型、公益服務型、學術科技型、體育競技型五大類,在學校團委的統一領導下,學生社團聯合會的直接管理下不斷地發展壯大,建校十年來,在推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務校園文化建設、拓展學生知識面、延伸學生學習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高校學生社團的作用
(一)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將思想教育的嚴肅性與學生社團組織的活潑性相結合,不僅可以避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過分正統帶來的學生乏味心理,又可以避免學生的社團活動過于浮躁,沒有內涵的困境。
(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社團由于其專業的交叉性、活動的實踐性、組織的社會性而具有實踐和教育的雙重功能、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如學院環保協會每學期都要組織以環保為主題的社會活動,他們以學校環保方面的專業為支撐,結合社會學和其它學科的理論知識,精心策劃、組織的活動為學校所在區域的環保事業增添了新生力量,成員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三)培養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社團組織通過舉辦各種學術性活動、服務性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在開拓了大學生視野的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
(四)形成和諧校園文化
社團成員大多是有能力、有特長、思想活躍、熱情奔放的骨干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能動性,鼓勵他們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獻計獻策,可以豐富校園文化;同時,充分發揮他們的號召力和凝聚力,也能引導大學生形成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圍。
二、社團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質量建設有待提升
舉辦活動的“數量”這個標準目前已經成了社團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另外,在每年一度的社團招新,沒有任何門檻,甚至“來者不拒”。誠然,社團是建立在興趣基礎之上的,有興趣者均可加入,自然不需要苛刻的條件。但是,盲目重視數量的增加必然會導致質量的下降,所以就出現了有些社團成員數量占絕對優勢,但是成員整體素質和組織水平很是一般,平時運作和開展起活動時,顯得力不從心,致使影響到了整個社團的發展。
(二)重形式,輕內容
一些社團注重形式的過分華麗、宣傳的多樣,為了形成浩大的聲勢,宣傳海報一張接一張,因為宣傳太多,覆蓋率太高,甚至會出現一張海報剛帖出來就被覆蓋的情況,經常在海報上看到“請保留至某某天”的字樣。各社團為了搶占張貼海報的最佳位置進行著激烈“爭奪”。誠然,社團搞活動需要宣傳,也需要一定的包裝,但是在注重外在形象的同時,更要注重內容的質量,如果忽視內容,再好的形式也不能在實質上達到預期的效果,可能只會多吸引幾個“匆匆過客”,不會給任何人留下長久的回憶。
(三)個別社團價值取向出現偏移
在調查中發現,一些社團出現忽視或淡化精神支柱的傾向,主要表現為雖然重視活動的多樣性,但是忽視了活動的目的性,使活動的目的性為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和功利性所沖淡;重視理解人、關心人、尊重人,忽視教育人、培養人、改造人,使人的個性發展因缺乏理性引導而顯隨意性;一些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乃至動機目標偏離了社會主導方向,所有這一切與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是不相適應的。
(四)指導力度有待加大
許多學生社團活動缺乏科學策劃,缺乏教師指導,盡管大部分社團擁有自己的指導老師,但因為指導老師是義務為社團兼職,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團工作之中,所以一些社團活動內容在低水平上重復,活動項目多數缺乏一定的創新和突破。
三、學生社團建設和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領導,把握社團方向
高校黨政領導要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學生社團建設,要把加強和改進學生社團工作作為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黨、團團委要把握學生社團建設和發展的方向,堅持學生社團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主題,注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堅持活動的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和創新性相統一;在學生社團中建立黨、團組織,加強政治指導,在社團活動中融入生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社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二)加強“監督部門”的職能建設
“活動監督”是規范社團活動,保障社團效益、確保社團發展方向的有力武器。校團委、社團聯合會要切實加強“監督部門”的職能建設,使其走上正規化、有效化的道路。結合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社團建設的實際情況,主要提出下面幾點建議.首先,進一步完善“監督部門”的制度建設,包括任務、職責、方式方法、考核等都要做到具體化、明確化,以便使其在發展過程中,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其次,在校團委成立社團督導小組,使監督指導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再次,為鞏固“監督部門”在學生社團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必須給予經費上更大的支持。
(三)改變以往的社團評價機制
以往的社團評價機制基本上是以“數量”為主,年終或者期末評優基本上是看該社團的成員人數和期間舉辦過多少相關活動,至于成員的整體質量和舉辦的活動的效果則被放置一邊,這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社團發展的方向。所以,首先我們要改變以往的評價機制,制定科學的、切合實際的活動質量評估指標,以此作為對部門活動質量評價的依據和標準,走有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特色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其次,在活動評價量表設計中,通過增加“活動質量和效果”指標所占的分值比例,引導社團對活動質量的重視。
(四)積極走“品牌”“精品”發展之路
目前,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學生社團在數量上已經在同級院校中處于領先位置,有些社團也成為學校駐地——江津區乃至整個重慶市的知名社團,然而,就目前全國高校學生社團的整體發展水平看,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學生社團還有特別大的差距,因此,要樹立“品牌”和“精品”意識,尤其是我們的社團負責人,一定求真務實,大膽創新,要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苦練內功。同時,要重視合作與交流,通過與兄弟院校社團的溝通與合作,提升自我質量,要放開視野,開闊胸襟,樹立走出重慶,走出西南,走向全國的理想。爭取把部分學生社團建設成為在全國知名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優秀社團。
【參考文獻】
[1]方建強.冷慶豐.論高校學生社團德育功能的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08,(12).
[2]任曉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互動關系芻議[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