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崇萬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文葉飛
石阡縣國榮鄉堅持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形成“兩長兩短”穩定的產業發展格局,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逐步引領群眾走出一條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減貧之路。
“走哦,快遲到了,今天是去半坡上種金絲楠木。”4月28日上午9點,忙完家務的楊芳群不停催促左鄰右舍到苗木苗圃基地上工。
“這個基地不但能讓村里的老人、婦女在家門口掙錢,也讓村莊變得更美了。”楊芳群是石阡縣國榮鄉葛宋村村民,同時也是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近年來,作為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國榮鄉堅持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路徑,形成了“兩長兩短(茶葉、苗木苗圃;蛋雞、食用菌)”穩定的產業發展格局,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逐步引領群眾走出一條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減貧之路。
兩年不到,全鄉發展茶園1.31萬畝、苗木苗圃3200畝、蛋雞養殖9萬羽、食用菌100萬棒,實現戶均產業增收1903元,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3.25%下降至2018年的2.36%。
如何抓住新一輪農村產業革命的契機,推動茶產業快速發展?國榮鄉黨委、政府多次邀請茶葉專家前來舉辦茶產業發展現場培訓,著力延伸茶產業鏈,引領傳統產業率先實現轉型升級。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進行規范種植和品牌打造,在提高茶葉附加值的同時,挖掘部分茶農生產潛力,待到制茶技藝成熟后,可以在景區發展手工茶制作等農旅體驗項目,進而培育出具有國榮特色的苔茶品牌。”石阡縣委常委、國榮鄉黨委書記龔朝清介紹,目前該鄉已成為省農科院重點幫扶的茶產業生產基地和茶葉加工創新實驗基地。
去年10月16日,省農科院科技幫扶國榮鄉茶園機械化管理現場培訓班開班,80余名學員系統學習了茶葉標準化管護、茶園機械化管理及采摘、茶葉加工、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茶園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術。
今年2月,該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湄潭眾創茶業有限公司,共同合資創立石阡國榮尚品苔茶發展有限公司,推出“國榮尚品”苔茶。鄉黨委、政府又以去年參加系統培訓的學員為班底,開展茶葉鮮葉的攤晾、殺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培訓,規范了茶行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
“家里有3畝投產茶園,2個月前就開始采獨芽,現在又冒出了新芽。去年獨芽是60元一斤,今年由公司收購漲到85元一斤,目前已經收入4000多塊錢。”參加了兩次培訓的朱良娥說。
“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蓖瑯咏邮芰伺嘤柕膭㈤L旺笑著說,“在茶葉加工廠務工一個月工資有3000元左右,接下來計劃學習更多的茶葉知識,把制茶技藝進一步提高,爭取找個媳婦過上溫暖的家庭生活。”
國榮鄉茶葉加工廠負責人秦國坤介紹:“發展深加工產業鏈以后不僅能夠提升產品的價值,還能就地解決不少村民的就業問題,實現村民不出家門就能就業的目標。”
在國榮鄉標準化蛋雞養殖場里,一排排標準化養殖架全部配備了現代化養殖設備,室外還修建了畜禽糞污快速發酵處理廠,楊秀芬就在這里開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2017年11月重慶億強牧業有限公司辦起蛋雞養殖場,我就在這里上班了。”來自建英村的貧困戶楊秀芬干起活來格外賣力,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讓她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國榮鄉有這么好的投資優惠政策,在這里搞養殖不僅能賺錢,還能讓貧困群眾參與務工和分紅。”重慶億強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萬清明說。
國榮鄉分管蛋雞產業的副鄉長樊彪介紹,鄉扶開公司用500萬元扶貧基金入股重慶億強牧業有限公司,公司每年按12%保底分紅,這些分紅再按照“541”模式分配,即50%作為貧困戶分紅、40%作為償還基金、10%作為村集體經濟積累,共聯結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1189戶,同時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
為確保貧困群眾如期脫貧,國榮鄉還通過“龍頭企業+村級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搭建“1+5”生態家禽養殖模式,分別在葛岸、葛坪、葛容、羅家寨、寨根村建設2萬羽蛋雞養殖分場5個,目前已有9萬羽蛋雞正常產蛋,其余蛋雞將在今年全部上架。
截至目前,蛋雞養殖產業已經吸納全鄉30余名貧困群眾參與務工,2018年產值達700多萬元,聯結所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59戶,實現戶均分紅500元以上。
4月28日上午,董維菊與8位來自新寨、羅家寨等村的婦女正在生態菌大棚制作菌棒,每天每人可以做3000棒左右,收入140元至150元。
2017年,國榮鄉引資建設的國榮鄉脫貧攻堅生態菌業有限公司眼下已建成100萬棒生態菌生產培育基地,有15名固定員工,每天采摘食用菌的臨時工有40人以上,今年1至4月已發放務工人員工資40多萬元。目前,該產業已延伸到全鄉7個村,惠及上萬名群眾。
對于國榮鄉葛宋村村民李仁兵來說,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異常忙碌。
因為有不少游客來村里游玩,他除了要在國榮鄉長榮生態扶貧產業園給花卉苗木澆水、修枝、除草外,回到家里還要幫助妻子忙農家樂的事?!坝慰鸵欢辔揖偷睫r家樂來幫忙,一天能掙1000多元?!崩钊时f。
“現在來村里觀光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五一期間我們村舉辦了首屆生態田園文化旅游節?!备鹚未宕逯魅卫钫浇榻B,村子里更多的農戶搞起了農家樂和民宿,爭取留住更多的客人。
近日,貴州省“十縣百鄉千村”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名單進入公示,葛宋村榜上有名。
如今,國榮鄉按照“核心景區帶動、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的思路,在樓上景區周圍統一規劃打造了100萬棒食用菌示范基地,新村集聚點發展農家樂,道路兩旁種下了枇杷、楊梅、蜜桃、蜜柚等經果林2500多畝。越來越多游客的到來帶動了當地土雞、花椒、木耳、老火腿等土特產品的銷售。
龔朝清說,下一步鄉里將對當地“康養+農業”做進一步規范發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游玩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實現一三產業的結合和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掙錢的愿望。
從過去賣傳統農產品到如今賣特色綠色產品,從過去的山水風光“養在深閨人未識”到現在吸引大批中外游人前往,國榮鄉群眾過上美好新生活的同時,生態國榮、人文國榮、平安國榮也聲名遠播,正吸引著更多關注的目光,國榮鄉摘掉極貧鄉的落后標簽指日可待!

石阡縣國榮鄉蛋雞養殖產業2018 年產值達700 多萬元,聯結所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59戶,實現戶均分紅500 元以上。圖為當地群眾在包裝車間內分裝雞蛋。(李崇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