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殷萍 歐敏先
綿陽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四川綿陽 621000
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所以要求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對于本地區的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予以高度重視,進而對較常應用的檢測技術-氣相色譜技術進行研究,以便在掌握技術內涵及應用要點的基礎上,確保檢測技術能夠得到有效應用,保證食品安全,并且顯著增強食品藥品檢驗所總體的食品安全檢測能力。
該技術具體而言指的是利用氣相色譜儀,對于樣本氣體/液體作以檢測、分析,最終獲取檢測結果的技術。分析該技術的應用流程(參見圖1)為:儀器管柱中添加適量的待檢樣品,之后根據樣品吸附力、溶解能力的差異,合理分配固定相、流動相,最后工作人員對于樣品變化過程進行嚴密觀察,依據色譜圖把握檢查結果。當前氣相色譜技術的應用效果與其它檢測技術進行比較,可知具備高分離效率、高敏感性及較強選擇性等特性,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在相關的檢測工作中多進行應用與推廣。

圖1 氣相色譜儀檢查流程圖
分析目前我國發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故原因,可知添加劑及防腐劑所致的事故次數較多,所以食品藥品檢驗所需要對食品中添加的此種物質多進行研究分析,以便有效控制食品中該種物質的添加量,使其處于國家標準的添加范圍內,避免再次發生添加劑超標情況下的食品安全事故。在食品加工生產中,適當的添加一些屬于化學或天然物質的添加劑,能夠對食品質量及品質進行有效提升,但是食品生產廠家過度使用添加劑來生產食品,待食品流入市場后會對食用此類食品的消費者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所以通過氣相色譜技術及檢測儀器,便可以對食品樣品中含有的添加劑成分及含量進行準確檢出,從而為監管部門有效監管食品生產廠家的食品添加劑使用合格與否情況及有效懲處不法商家,提供了數據支持,因此該檢測技術要在后續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檢測中繼續應用[1]。
現階段人們食用的蔬果肉類食品中,常會殘留大量的有機磷農藥、有機氯農藥,這些農藥一旦與人體的器官、血液發生接觸,會引發人們的多種疾病,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患者疾病癌變,所以可以利用氣象色譜技術進行農藥成分及含量的檢測。當前GC/ECD氣相色譜檢測分析技術在農藥殘留檢查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可檢出的農藥成分多達一百多種,檢出靈敏度與準確性非常高,所以利用該技術檢測食品的農藥殘留效果好。例如進行高麗參有機氯農藥殘留及肉制品中的三甲胺成分殘留時,使用氣相色譜技術的檢出效果遠勝于其它檢測技術的檢測價值。
人們在采購食品時,發現很多食品需要使用塑料袋進行包裝,由于食品會與塑料袋產生直接性的接觸,如果應用的塑料袋中含有較多的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長時間與食品接觸后,便會造成食品質量問題,所以針對塑料袋的有害有毒物質檢測工作,同樣需要使用氣象色譜技術[2]。分析塑料袋的有毒物質,可知主要為增塑劑,加工食品塑料袋期間通過添加增塑劑,可以對塑料袋的可塑性、韌性及透明度進行提升,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該種添加劑并不能和塑料袋產品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會產生較多的酞酸脂物質,此種有毒物質進入食品及進入人體之中,會誘發人體內癌細胞的不斷繁殖,最終導致人體患有癌癥,所以當前塑料袋的使用安全與食品安全有著緊密的聯系,需要使用氣象色譜技術進行有毒有害物質的精準檢測。若檢出塑料袋中存在著非常多的酞酸脂物質(包括有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成分),則不可讓這些塑料袋進行食品包裝處理。研究現階段我國檢測人員對于酞酸脂的檢測工作情況,發現在工業廢水、環境污染等領域中進行了廣泛的酞酸脂檢測,但是在食品安全領域內,檢查人員并沒有對該物質所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加強重視,所以在未來的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中,需要食品藥品檢驗所的檢測人員可以認識到酞酸脂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污染途徑及產生的嚴重危害,進而對塑料袋制品做好全面且系統的酞酸脂物質的氣相色譜檢測與分析[3]。
現階段在人們日常飲食過程中,食用的蔬果、肉類等食品中,存在著農藥殘留、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等情況,若人們直接食用含有這些物質的食品,易造成食品安全問題,所以食品藥品檢驗機構的工作人員需要做好食品安全檢測工作,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先進技術,對于食品質量作以檢測,以便從源頭及時且準確的檢出相關食品存在的問題,促使人們可以放心的食用檢測后定性為安全的食品,避免發生由于食品質量欠佳所致的食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