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蕊,李荷華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 201209)
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是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物流最先在歐美國家起步,在我國現代物流發展較晚,而化工物流更是新興行業。近年來,我國化學工業發展迅猛,實現約20%的年均復合增長速率,意味著化工行業達到了比國民經濟更快的增長速度。有關專家分析預測,截至2020年,我國化工行業總產值將達16 萬億元以上,化工行業的蓬勃發展將極大推動化工物流的發展,因此國內的學者加強了對化工物流優化的研究。根據筆者統計,2014-2018年關于化工物流研究共145篇文章,其中化工物流安全與物流優化各占據接近20%,具體統計見表1。

表1 2014-2018年化工物流研究在國內期刊的發表情況
化工物流的理論與現狀研究主要包括化工物流的定義、特點、現狀。
關于化工物流的定義主要包含有以下幾個觀點:《物流術語》中將物流解釋為,作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的過程中,根據物流實際情況,結合運輸、信息處理、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一系列操作。在運輸流程上,化工物流與其他物流十分相似,而對于運輸安全性、運輸作業的復雜度等,化工物流有更高的要求。通常化工物流承載的是易燃易爆危險品、有毒化學品等,這就要求嚴格確保化工物流中操作的安全性,設備的專業化程度以及從業人員的專業性[1]。孫維程[2]認為從廣義來看,化工物流通過資源、制造和消費環節,連接封閉的生產廠區和開放的社會,是化工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關鍵環節。從狹義來看,化工物流是對化工物品做出的運輸、儲存、采購、裝卸搬運、包裝、倉儲等一系列操作。陸蓓蓓[3]提出化工行業是組成世界經濟結構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要素,為保障化工行業的生存與發展,化工物流被設計運用,通過提供運輸、倉儲、裝卸、分檢、配送等專業、安全的業務,確保了化工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流通過程中的安全環保。
化工行業的物流運輸對象主要是各大供應商提供的化學物品,由于化學物品具有種類龐多、屬性差異大的特點,使得化工行業物流管理與傳統行業物流大不相同。
董欣和王小亭[4]提出化工物流具備以下特點:第一,品種繁多、物品屬性各不相同。第二,存在較高危險,易引發安全問題。第三,物品運輸管理程序復雜、規章條例多。第四,專業性強,運輸倉儲配送嚴格。于添[5]提出化工物流比普通物流更具技術性和專業性,主要包括以下五點:一是種類多,性質各異;二是安全隱患高,極大概率引發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三是針對化學物品的管理條例多;四是從業者專業性和技術性強;五是存在安全的法律法規保障。
危化品物流作為一個特殊行業,極大影響著社會安全和百姓生命財產安全,一直以來我國相關部門和企業都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措施。法律方面,國家出臺了《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安全管理規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等多項法律法規加以規范[6]。《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營運車輛安全技術條件》、《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等的出臺,加強了危險物品道路運輸的規范,保障危險物品道路經營安全[7]。
叢瑩瑩和李昕[8]認為化工品物流在我國的起步時間較晚,大眾認知程度及專業化水平都處于較低層次,法律制度不全面,總體來說,仍處于粗放式經營的層面,給企業的運營管理帶來許多困難。解決問題通常按照已有的解決方案,缺乏實踐創新,致使化工物流發展緩慢,智能化的信息技術、現代物流管理方法匱乏。此外,雖然化工物流從事人員眾多,但缺乏專業化的培訓,許多物流操作者專業素養不夠,存在許多不規范操作,為化工物流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安超[9]根據對危化品物流行業去年的運行匯總分析,提出當前化工物流行業處于上升發展階段。未來,危化品物流將朝著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化工物流企業,兼具化工企業行業與物流行業的兩方面特征,化工物流極大影響著企業財產安全與員工生命安全,同時還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因此國內外專家一直著力研究改善化工物流的安全問題。通過做好化工園區規劃改善化工物流安全問題,不僅可以提升化工產業的效率與效益,做到資源共享,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把生產、物流、倉儲等環節,集中在園區進行供應鏈的整合和優化,有利于化工物流的安全管理。其次還要和先進技術融合,隨著人工智能、“互聯網+”、區塊鏈等在化工物流領域的普及,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而興起的數字化、網絡化、一體化智慧化工物流建設工作也正在不斷加快,有助于推動我國從化工物流大國邁向化工物流強國。
安全一直是化工物流行業的重點問題,是企業的生存之本。而近幾年化工行業時常發生安全事故,尤其是“8·12天津港爆炸”事件后,對人身、經濟、社會都造成巨大影響,使得人們愈來愈關注化工及化工物流企業的安全。
3.1.1 化工物流安全重要性分析。安全是化工物流企業降本增效的首要條件,是保證化工物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容;保證安全是每個化工物流企業時刻承擔的責任,安全意識需要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加強對企業安全監管是保障化工行業良性發展的重要舉措。
關于化工物流安全的重要性,Taiken Lina 和郝皓[10]認為:(1)做好危化品倉儲安全管理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是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2)做好危化品倉儲安全管理是對公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穩定的確保;(3)做好危化品倉儲安全管理是進行物品從生產到消費過程的基本保障;(4)做好危化品企業倉儲安全管理可以大大增進物流企業效益,增強競爭力。董欣和王小亭[4]提出只有做好危化品物流的安全管理才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要獲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更需要注重危化品物流安全運輸管理;危化品物流的安全管理對高新產業科技的提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危化品物流的安全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總體績效、增加利潤收入。
3.1.2 化工物流安全風險來源。翟永平[11]分析主要有三點影響因素:(1)我國危化品企業數量眾多、分布零散,企業間差異大,危險貨物倉庫等專用設施的建設和布局明顯缺乏與不合理;(2)對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缺乏科學規劃,運輸時段和路線的規劃設計方面存在缺漏;(3)化工企業準入門檻低,物流操作人員大多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管理制度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倉儲運輸環節存在漏洞。董鵬,盧文祥和蔡志福[12]從物流行業的自身以及市場兩方面進行了分析,認為制造企業布局分散、供給各異,運輸困難,專業行為不規范;物流企業綜合競爭力弱,危化品車輛缺乏、倉庫建設總量少、規劃不夠完善、制度標準不規范、安全隱患較大。同時,市場運價競爭惡劣,物流專業人才匱乏以及相關從事者素質普遍不高、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度等尚不健全等。吳金中和范文姬[13]認為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危險貨物風險、車輛裝備風險、人員風險、運輸線路風險和管理風險5 個方面。常敏[14]提出我國危化品物流安全需綜合治理,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化工物流企業數量多,安全管理存在漏洞;(2)危化品倉儲運輸管理專業性欠缺;(3)危化品運輸工具管理亂象叢生;(4)危化品信息存在“孤島”。
3.1.3 提升化工物流安全措施。孫維程[15]認為推動物流發展、提高化工產品安全管理水平需做到:(1)創造主導影響,建立信息與技術公共服務平臺;(2)加強宣傳力度與水平,人人爭當物流“安全員”;(3)拓寬現代科技應用范圍,全面提高運營能力。高水軍[16]根據上海金山區化工生產儲運基地的實際情況,總結出控制事故的具體建議,包括:規劃建設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的基礎設施,提高準入門檻,穩定駕駛員隊伍;創新監管模式,實現實時、實地、實人全程監控;強化主體完善管理,落實化工產品安全生產任務;擬定應急措施,建設應急聯勤、聯動、聯用體系等。張晶[17]認為當前化工物流運輸安全升級主要體現在:(1)運用先進技術與科學管理規劃保證規章制度實際落實,以安全為基本保障拓寬市場;(2)提供健全的法律法規保障,利用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汽車運輸危險貨物規則、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等;(3)優化供應鏈模式,運用供應鏈技術完善供應商從供給、制造到出售的環節,將物流服務滲透到采購、運輸、配送各流程,降低物流費用。
3.2.1 化工物流園區現狀及特點。趙晶英[18]認為石化基地成功建設大型化工物流園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保證石化工業裝備重復利用率高,便于為服務對象提供合理便捷的多式聯運,促進化工物流企業與石化企業間的緊密合作。
丁以斌[19]分析了化工企業大量涌入化工園區的優缺點,優點包括:(1)形成資源共享,延伸化工產業鏈;(2)統一建設公共基礎設施,節約成本;(3)提高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度和執行效率;(4)便于安監部門的安全綜合監管等。缺點主要包括:(1)擴大了園區內物流和運輸安全隱患;(2)園區內企業規劃不合理,會帶來一連串突發事故;(3)給園區周圍環境帶來污染,給附近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和安全隱患。雖然有利有弊,但總體來說利大于弊。
葛勝[20]對化工園建設多式聯運物流園必要性進行分析,認為:(1)順應國內外化工產品市場進步方向,擴大資源綜合利用;(2)滿足國內化工產品發展需要和我國產業政策要求;(3)推進化工產品物流與交易機制,提升產業層次。
3.2.2 化工物流園區規劃方法研究。隋建龍[21]基于SaaS 的相關理論建立園區物流資源撮合平臺,引入遺傳算法對物流服務組合進行合理優化。田巧[22]通過系統動力學理論及其他相關理論構造出合適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并實施仿真分析。陳元旦[23]介紹了化工運輸方式的選擇根據,對比分析不同的運輸方式,根據實際確立最佳的組合運輸方式,從而大大減少化工物流園區的運輸成本并提高運輸效率。王林帥[24]主張按照功能對化工物流園區進行布局劃分,依據儲存、裝卸、搬運、包裝等基本功能、配套服務及延伸服務功能將化工物流園區劃分為罐裝貨物作業區、非罐裝危險貨物作業區、非罐裝普通貨物作業區、集裝箱貨物作業區等功能區。
隨著“互聯網”思維在化工物流領域的深入,各種信息化手段在物流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企業信息化將成為推動產業革新與增強企業自身實力的關鍵組成部分,也將促進傳統化工行業與新興互聯網的結合。積極實施“互聯網+”物流的重要舉措,不僅打破傳統物流行業發展模式,同時推動新經濟的進步。
3.3.1 互聯網技術在化工物流中的應用。如何對有嚴重危害的特殊危化品進行專業的控制,杜軼波[25]基于RFID和WSN技術構建物理智能決策系統,能夠給予危化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實時監控與管理更加全面可靠的專業技術支持,提高物流安全管理的效率,降低危化品物流事故發生率。查俊[26]等人為擴大石化企業監控范圍,提高安全警報反應速度,縮短急救措施處理時間,依據物聯網設計了包括危險源監控、實時風險分析等四大功能模塊的監控與安全應急系統,以及基于物聯網的石化工業監控與安全應急系統,使企業安全管理與預警向人工智能化邁進。宋揚[27]闡述了云計算技術,并集合當前化工企業的建設需求,提出將云計算運用到化工物流以及虛擬工廠中,認為云計算能夠推動化工企業創新發展,為企業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是推進企業前進的重要力量。郭明輝[28]分別介紹了AGV 與RFID 技術在物流自動化中的應用,從而引入智慧物流這一概念,提出依靠智慧物流我國的化工物流產業才能夠不斷蓬勃發展。
3.3.2 互聯網時代化工物流發展新趨勢。“互聯網+”時代,危化品物流發展將出現哪些新形勢?楚峰[29]總結出,第一,時代進步將推動危化品物流發展;第二,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將帶給危化企業帶來新機遇;第三,信息系統的建立促進危化品物流便捷高效;第四,多式聯運的創新引領危化品物流發展再上新臺階。劉宇航介紹,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在危化品物流全程,實現需求供給的全聯網,智能規劃合理的運輸路徑,將大大提高危化品物流的效率,減少空車率,節約企業資源[30]。仝曉波[31]認為互聯網的發展將主要促使化工園區集中化、規模化發展,擴大園區的數量與規模。同時,物聯網技術的廣泛使用,給國內一體化智慧物流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3.3.3 互聯網時代化工物流發展建設。李斌[32]認為互聯網時代下,面對新銷售模式的沖擊,傳統化工物流亟需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1)更新企業信息設備,加快供應鏈各組成部分的響應速度;(2)完善物流網絡規劃,提升化工企業的物流系統服務水平;(3)提升配送的及時性,“定日達”提高客戶滿意;(4)轉變企業發展職能,擴大物流服務,當第四方物流的整合者。馬濤[33]引入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要求化工企業先要有互聯網思維,完善企業信息系統建設,勇于接受挑戰,適應新形勢,把握新機遇,為化工企業發展贏得機會。馬蔚[34]提出大數據時代下危險品物流發展迅速,但同時存在物流網絡規劃不合理、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搭建基于危險品運輸監控系統的數據管理十分重要,確保從生廠商到運輸以及最后存儲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當前我國化工市場競爭激烈,企業要想增強自身綜合實力、提高競爭能力,必然將更多的資源與精力放在核心業務上,而將非核心的物流服務外包給專業的化工物流供應商。通過選擇與合適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進行合作,可以極大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指標及方法建立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評價指標體系。
蔣白樺[35]認為為了保證服務的水平,對承運商的考核應主要從訂單完成情況、訂單服務情況、HSE等五個方面進行,運用AHP 層次分析法建立合適的化工物流供應商kpi考核體系,并結合企業實際相應調整各考核因素權重。王曉峰[36]針對化工行業物流服務的特殊需求,構建了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化工物流供應商選擇評價體系和績效考核體系,依據質量安全、價格、服務等五個指標體系對承運商進行選擇,而依據操作指標、整體運營指標、持續發展指標對承運商進行績效考核。李荷華[37]等結合當前化工物流行業國內外發展現狀,提出成本、技術能力、管理能力、HSE 應是化工物流服務供應商的主要考核指標,并運用AHP 法和專家打分結合法構建化工物流供應商評價體系模型。
李愛華[38]采用了現代物流管理方法和工具進行優化,結合公司現狀與化工物流特點,使用價值流圖法、循環取貨和合并運輸、六西格瑪等工具方法,建立適合的物流倉儲管理優化方案,改善物流績效。李夫銀[39]全面設計了基于電子商務的倉儲物流規劃,創建了以保障倉儲物流發展為核心的ERP 電子系統,運用電子商務技術大幅度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創造企業與社會效益。孫麗娜[40]從化工供應鏈現實狀況與實際需求出發,布局化工企業供應鏈信息化的全面實施策略,通過物聯網以及RFID技術完善化工供應鏈管理設計方案,并針對化工供應鏈的特殊需求完善HSE設計。針對石化企業的聯合生產系統優化,張鵬飛[41]等人設計了計劃優化的數學模型,并進行模型求解與研究,從而制定最佳的生產方案配置,提升石化企業的生產效益。許太衡[42]提出運用系統化方法來優化銷售物流,包括系統論、運籌學、物流新技術等一系列理論與技術,從物流整體出發,按照“產-銷一運一存一用”全面系統的物流計劃,創新物流發展體系。
通過上述文獻綜述可以看出,化工物流的研究不僅討論了行業現狀、未來前景等宏觀層面,也深入分析模型選擇、網絡構建等微觀層面,且對這兩個方面的研究進行了有效結合,此外研究借助的工具與方法也日漸完善和豐富。化工物流需要隨時代發展而不斷變革創新,主要包括:借力“一帶一路”拓展市場;“安全”始終是重中之重;融入“互聯網+”是大勢所趨;大力發展第三方化工物流運輸;加強園區和基礎設施建設。本文認為,化工物流的研究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深化:
(1)與“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同步發展,運用現代科技工具與方法進一步完善創新化工物流安全管理體系,以全產業鏈為重點,整合生產、制造、運輸、車輛設計、道路規劃、交通管理等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做好行業安全管控,提高物流安全管理水平。
(2)結合我國危化品產業處于轉型升級期的現狀,研究化工物流服務體系面臨的新問題,進一步完善當前我國危化品運輸的政策制度。
(3)結合我國化工物流行業實際,探索化工物流新模式以及該模式下相應的化工物流網絡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