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雙



摘要:水利工程項目具有明顯的復雜性特征,在實際的施工建設和管理過程中,技術要求較為嚴格。滑模施工技術在其中應用時,需要加強管理,使其優勢可以充分地發揮出來。本文首先對水利工程項目中,滑模施工工藝技術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滑模施工工藝技術在水利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優勢;最后,提出了該項技術的實際運用,希望能為該領域關注者提供有益參考。
Abstract: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has obvious complex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roces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re stric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lip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fully play its advantage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slip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s. Secondly, it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slip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s. Finall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followers in this field.
關鍵詞:滑模施工;水利工程項目;混凝土;滑模提升
Key words: slipform construction;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concrete;slipform lifting
中圖分類號:TV544?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18-0162-03
0? 引言
滑模施工工藝技術在水利工程項目中的應用,需要按照既定的操作流程進行施工管理。在實際的施工建設中,水利工程項目對于技術要求較高。滑模施工技術在因為其本身的經濟優勢和效率優勢,在水利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因此,如何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明確滑模施工工藝技術的優勢,采用科學的方法使其更合理地進行應用,成為了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之一。
1? 滑模施工工藝技術應用中常見問題
水利工程項目在進行施工和管理中,使用滑模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滑模施工方法為連續性施工,此種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建設的整體速度。滑模結構如圖1所示。
不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時還可以達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使水利工程項目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但是,如果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未能對滑模施工技術進行科學管理,則可能會導致施工質量問題[1]。比如,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滑模的操作盤出現傾斜、平移和扭轉等問題、模板出現變形問題、混凝土表面出現了缺陷問題、爬桿彎曲等多種不同類型的問題,均會導致施工效率下降,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則會對整體施工質量產生影響。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液壓千斤頂工作不同步。此種情況下,施工工況的工作載荷不均勻,混凝土的澆筑沒有達到均勻對稱。針對此類施工問題,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要重點加強施工現場的質量監管,采用觀測檢驗的方式,能夠確保質量安全隱患問題發生的同時,就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此外,在工作中還要對千斤頂進行糾偏,防止再次出現工作不同步問題。
2? 滑模施工工藝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特征與優勢
2.1 滑模施工工藝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特征
2.1.1 機械化程度高
我國水利工程工程施工建設中,滑模施工工藝技術能夠充分地滿足工程項目對于設備、材料以及施工工序的連續性要求。該項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解決混凝土大規模運輸和澆筑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有效地解決澆筑水利工程項目中,機械化水平較低的問題。進一步降低工程項目的勞動強度,充分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2.1.2 施工速度快
滑模施工工藝技術的使用中,減少了模板與腳手架等拆放的工序操作次數,可以將高空立體作業轉化為憑條平面作業模式。同時,此種模式在實際的操作中,還可以實現不同工序之間的交叉作業,充分提高平臺本身動力,加快了施工建設的操作進度。通過該項技術,順利完成了腳手架解散,推動施工項目快速發展,保證了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
2.1.3 建設成本低
與傳統的施工措施相比,滑模施工工藝技術能夠降低施工建設的成本。該項技術在應用中,體現出了更為靈活的操作特征,并且質量也更為可靠。可以節省許多模板、人力資源、架桿材料的投入,降低材料與能源的消耗,最終達到了降低施工建設的目的。與其他同類型的工程項目施工技術相比,滑模施工工藝技術的應用還能提高施工效率,這一優勢特點可以縮短工期,同樣也能達到降低施工建設過程中各項資源投入的效果,節約總體成本,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持續提供動力。
2.2 滑模施工工藝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優勢
我國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發展歷程中,滑模技術的應用歷史已經超過了30年,并且在現代化建設中,得到了充分發展與提升,使其能更好地應用到滑模施工建環節中。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與管理中,新型施工建設與管理模式得到了極大地發展。滑模施工工藝技術不僅僅在常規的井筒、閘墩等高層建筑中有所應用,而且也被廣泛地應用在了斜井施工、平洞和隧洞的施工建設中。水利工程項目項目的施工建設管理工作要求較高,使用滑模施工工藝技術不但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同時也可以獲取更高質量的工程品質。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混凝土的澆筑水平,同時還能夠進一步緩解緊張的工期,獲取緊急度汛途徑。
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滑模施工工藝技術具有極強的應用優勢。使用此種施工技術,可充分提高施工進度連續性。同時,在滑模設備的支持下,工程項目的整體機械化水平也能得到提升。滑模施工工藝速度快,并且表面更為光滑,節約施工原料的投入,并且整體安全系數較高[2]。滑模施工工藝技術在水利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優勢,具體體現在如表1幾個方面。
滑模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項目得以充分應用,主要體現在上述的特征優勢。除此之外,滑模施工工藝技術還可以根據實際的高度,完成工程所需的提高。滑模施工技術具有傳統施工方式不具備的特征,在實際的施工建設中,可以有效地縮短施工工期,并且降低模板的損失率。該項技術通過油泵壓力可以提高液壓千斤頂的支撐力,使其為整個施工操作平臺提供支撐力,提升內外模板。滑模施工工藝技術在應用中,能夠充分地發揮出整體性,有效規避了混凝土傳統施工工藝技術中存在的施工縫問題。采用機械化施工的方法,可提高建設的速度。滑模也可以重復利用,降低了施工建設的成本。并且,從外觀角度進行分析,還可以看出該項技術應用后,成型倉面的外觀更加整齊,不會出現瑕疵問題。
3? 滑模施工工藝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運用
3.1 滑模施工工藝的技術要點
3.1.1 混凝土質量
在水利工程項目中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混凝土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各個原料組合比例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因此,要在正式開始施工之前,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改良,確保各個環節的原料配比合理無誤;其次,在進行施工建設中,要訓責高質量的原材料完成混凝土生產,在混料的過程中,也要按照實現制定好的原材料混合配比比例,進行混凝土制備;最后,重點加強對混凝土入模坍落度的管理,混凝土加工性需要保持在較高的水平[3]。
3.1.2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的澆筑中,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要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正式澆筑混凝土時,要控制速度和用量,確保速度和用量始終保持均勻的狀態,從而對滑模的滑升速度進行控制。其次,澆筑的過程中,需要在受料的平臺完成卸載之前,就將混凝土進行均勻地排列。此種方法可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不被破壞,最后,在混凝土卸載之后,要使用鋼鏟將其迅速鏟出投入到模板當中。在此過程中要避免將混凝土傾倒在鋼筋上,否則會對后續的施工建設產生負面影響。施工流程和現場情況如圖2-圖4。
3.1.3 模板滑升
模板的滑升是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滑模施工工藝技術應用的關鍵。在進行施工建設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滑階段。在這一階段,整個滑模裝置需要經過負荷實驗,確定出模的強度,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出模的時間與滑升的速度進行記錄。第二階段是正常的滑升階段。在這一階段,工作人員要對滑升的速度與出模的強度進行協調管理。確保每一層澆筑的厚度在200mm至300mm之間。同時,每層相應的滑升高度要控制在9至12個行程之間,速度控制在20min至40min之間。如果在施工建設中,滑模的位置出現了偏差,需要對其進行及時地校正,主要的方法見表2。
3.2 滑模施工工藝的監管控制
3.2.1 滑模提升控制
為了更好地提升水利工程項目中滑模施工工藝技術的應用效果,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要在滑模提升的階段對其進行控制。比如,我國某地區的施工單位,在滑模的表面上進行了鑿毛工作。此種處理方式可以充分提升滑模和墻體之間的合力,有效地確保了墻體可以達到預期的施工標準。當表面的鑿毛工作和施工標準一致的情況下,施工單位還進一步使用了測量儀器,對各個控制點的具體數據進行了測量,從控制點展開滑模安裝。在此環節中,對閘墩混凝土保護層進行墊高,可保障滑模的位置達到標準要求。滑模體系與現場布置如圖5-圖6所示。
3.2.2 滑模位置管理
施工中為了確保水利工程項目結構中心不會出現偏移的問題,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通常會采用有效的方法,加強度滑模位置的管理。比如,國內某地區的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中,采用了激光找準儀和吊線,進行滑模位置管理。在提高豎井滑模中,滑模的位置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明顯的偏移,如果不能得到控制,則會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對此,施工單位還采用了上下面測量的方法,最大限度地確保了豎井結構尺寸。同時,對于水平位置的控制管理中,該施工單位應用水準儀對水平位置進行測量。使用了千斤頂同步器的方法,對滑模的水平位置控制。
4? 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的水利工程項目發展起步較晚,相關領域的工藝技術和施工管理方法也處于不斷完善和進步的過程中。我國的滑模施工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中,經歷了較長的時間,在應用中的具體情況和實際問題,都在不斷地推動著施工技術的進步。水利工程對于我國的國民經濟與社會建設等方面的影響都較大,相關領域工作人員要在實際的施工中,明確該項技術的優勢,采用科學施工方案,促進工程項目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常嘉.岸坡混凝土滑模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17,44(23):79-81.
[2]王墩,鄧超益,程丹丹.水利工程中滑模施工的監理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5,22(07):331.
[3]程顯濤.滑模施工工藝在水利施工中的優勢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7):241.
[4]趙國軍.論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滑模施工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2013(3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