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偉 周蓮



摘 要:重慶市潼南區位于重慶西北部,地處渝蓉地區直線經濟走廊;是成渝新型工業基地、渝西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國西部綠色菜都。本文通過對2018年潼南區桂林蔬菜基地蔬菜施肥情況進行抽樣調查,揭示該鎮蔬菜肥料投入現狀,為當地蔬菜產業發展中的肥料宏觀管理和研究提供依據.
關鍵詞:綠色菜都;種植基地;土壤施肥
潼南區是“西部綠色菜都”,也是我市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瓊、涪兩江貫穿該區全境,形成了以潮沙土為主要土壤類型的新沖積平壩,適宜多種蔬菜種植,桂林蔬菜基地是我區最早(80年代)、最大(約4萬畝)、基礎設施較完善、栽培技術較高的蔬菜種植基地,該基地大多數采取“散戶”種植模式,一家一戶進行經營,蔬菜主要種植品種:菜(糯)玉米、蘿卜、甘藍、海椒、黃瓜、苦瓜等品種,現將我們在潼南區桂林蔬菜基地調查蔬菜種植模式及施肥現狀報告如下:
一、種植模式
1.海椒(黃瓜)-苦瓜-甘藍
2.糯玉米-蘿卜
3.糯玉米-蘿卜-蘿卜
二、施肥情況
1.海椒(黃瓜)-苦瓜-甘藍
施用品種及方法 底肥:復合肥(15:15:15)120公斤+磷酸一銨15公斤; ? ? ?追肥:第一、二次采摘后葉面追肥二次 底肥:磷酸一銨10公斤; ? ? ?追肥:復合肥(15:15:15)50公斤 底肥:復合肥(20:10:10)120公斤+磷酸一銨15公斤+有機肥400公斤
2.糯玉米-蘿卜
施用品種及方法 底肥:磷酸一銨10公斤+有機肥300公斤; ? ? ?追肥:復合肥(15:15:15)50公斤+尿素30公斤 底肥:復合肥(20:10:15)120公斤+磷酸一銨30公斤;
3.糯玉米-蘿卜-蘿卜
施用品種及方法 底肥:磷酸一銨10公斤+有機肥300公斤; ? ? ?追肥:復合肥50公斤+尿素30公斤 底肥:復合肥(20:10:15)120公斤+磷酸一銨30公斤; ? ? ? 底肥:復合肥(20:10:15)120公斤+磷酸一銨30公斤;
三、存在問題
1.重化肥、輕有機肥施用,土壤有機質貧乏,氮素不足。從土壤養分監測數據統計:桂林蔬菜基地土壤有機質平均為12.5g/kg,土壤堿解氮平均為84.6mg/kg,應增施有機肥和氮肥,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團粒結構。
2.重大量元素、輕中微量元素施用:部分蔬菜種植戶往往重視氮磷鉀等大量元素的使用,而忽視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施微量元素或噴施微量元素及復合生物生長劑,能平衡養分供應,提高蔬菜品質。
3.大量施用磷酸一銨,部分土壤富磷突出。根據土壤養分監測數據統計:土壤速效磷平均值為44.5mg/kg,由于部分農戶施用過多磷酸一銨,造成部分土壤富磷。在生產中對富磷土壤逐漸減少磷肥的施用量。
4.桂林蔬菜基地的土壤為潮沙土,土壤質地較輕,保鉀固鉀能力弱,土壤鉀元素含量較低。根據土壤養分監測數據統計:土壤速效鉀含量平均為128mg/kg,但小于100 mg/kg的土壤占50%,所以在蔬菜栽培中應補充鉀肥(硫酸鉀)的施用量。
5.蔬菜尾菜處理及還田困難:桂林蔬菜基地每季都有上萬噸的尾菜,如不及時處理,則會造成環境和土壤污染。在蔬菜尾菜處理中,一般尾菜必須經過堆漚腐熟后才能還田,另外木質素含量較高的尾菜(苦瓜、茄子等)也不能直接還田,造成大面積蔬菜尾菜處理及還田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