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夢麗
為貫徹落實全國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推進會精神,扎實推進沈丘縣農藥減量控害和綠色防控工作,穩步提高沈丘縣農產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保護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近年沈丘縣在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在小麥病蟲害綠色防控上示范推廣的主要技術措施
1.農業防控措施:秋熟作物收獲后,清潔田園、統一實行秸稈返田,機械深耕20-25cm、精細整地;科學配方施肥,每畝施入復合肥(28-6-6)50kg,磷酸氫鈣50kg,生物有機肥料50kg;因地制宜選用優良抗(耐)病蟲品種如周麥26、蘇育麥1號、鄭麥7698等;適期、精量播種,播種時間10月15-20日,每畝播種量10kg;合理澆水、追肥等。促使小麥健壯生長,提高小麥抵抗病蟲侵害和自身補償的能力,減輕作物受害程度。
2.種子拌種或包衣:小麥播種期每 10kg種子用3%苯醚甲環唑60ml加35%吡蟲啉50 ml進行種子包衣處理,重點預防紋枯病、全蝕病、地下害蟲,兼顧黑穗病、苗期銹病、白粉病、蚜蟲等,有效延遲和減輕小麥中后期病蟲危害,減輕防控壓力。
3.冬前化除:冬前麥田化學除草具有省工、省時、防除效果好等優點,并且減輕了雜草對小麥生長的影響,有利于小麥形成壯苗。防治適期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小麥3-5葉、雜草2-4葉期、日均溫5℃以上的無風或微風的晴暖天氣進行施藥。根據監測結果,示范區麥田雜草主以豬殃殃、播娘蒿、澤漆、薺菜等闊葉雜草為優勢種,一般每畝選用15%唑草酮.雙氟磺草胺20g噴霧防治。采用大中型噴桿噴霧機施藥,以保證防除效果,防止藥害發生。
4.早春防控:早春小麥返青拔節期重點防治小麥紋枯病,兼治苗蚜、預防銹病、白粉病等,于3月上中旬每畝用30%苯甲.丙環唑20ml加48%毒死蜱25ml噴霧防治。
5.中后期“一噴三防”:小麥抽穗揚花至灌漿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重點防治蚜蟲、吸漿蟲、赤霉病、銹病等多種病蟲害和葉面補肥,每畝用60%啶蟲脒5g加48%毒死蜱25ml加45%咪鮮胺20ml加磷酸二氫鉀100g進行噴霧防治。根據抽穗揚花期天氣情況及田間病蟲發生情況,用藥1-2次。
二、在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上示范推廣的主要技術措施
1.土壤處理:地下害蟲的防治主要使用98%敵百蟲、40%辛硫磷等;殺菌劑主要使用20%二氯異氰尿酸鈉、70%甲基托布津等。
2.藥劑拌種:拌種劑主要使用2.5%適樂時、3%苯醚甲環唑、碧護等。
3.化學防治:噴施殺蟲劑主要是2.5%魚藤酮、BT乳劑、1.8%阿維菌素等;噴施殺菌劑主要是1%申嗪霉素、25%咪鮮胺、72%鏈霉素等。
4.雜草防除:在蔬菜生產中很少使用化學除草劑,主要采取覆膜,中耕等技術進行控草和除草。
5.物理防治:在示范區內合理布置頻振式殺蟲燈,殺滅害蟲的成蟲,降低田間的落卵量,壓低蟲口基數。利用害蟲的光譜反應原理和光色生態規律,從蔬菜的播種期開始使用色板,有效地控制害蟲的發展。
三、在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上示范推廣的主要技術措施
1.農業生態控制: 一是清潔果園。結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蟲枝,刮除樹干老皮、翹皮、粗皮,徹底清理果園內枯枝、落葉、雜草,病僵果,減少越冬菌源;生長季節及時捏殺蟲、卵,疏花、蔬果,改善通風通光條件,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蟲能力。二是樹干涂白。每年在早春樹芽萌動前、晚秋落葉后至土壤結凍前各涂白1次。涂白的部位以主干和主枝基部為主,枝梢不涂。涂白液配制方法:取水10份、生石灰3份、食鹽0.5份、硫磺粉0.5份、粘土少許,混合拌勻,調至干稀適中,以涂刷時不流失為宜。果樹涂白可以防止樹體溫變化過快,造成凍害或日灼,樹干涂白可消滅多種在樹干翹皮、裂皮內越冬的害蟲。三是人工刷枝防治東方灰介。在春、夏生長期發現有個別枝條或葉片有東方灰介發生,及時開展人工刷枝,用軟刷輕輕刷除枝條和葉片上的介殼蟲。四是秋施基肥。秋季葡萄樹落葉前一個月進行施肥。一般每畝施肥3000-3500kg,以有機肥為主,科學配肥,將需要補充的過磷酸鈣、硫酸鋅、硼砂、鐵肥等加入到有機肥中,混合后施入主干周圍40-60cm的土壤中。五是合理澆水。遵循“冬季澆飽,春季澆足,生長季節澆巧”的原則。幼果膨大期澆水掌握勤澆、少澆及早澆,避免長期干旱后飽澆。果實膨大盛期多采用噴灌、滴灌或滲灌,預防后期裂果。
2.物理防治:一是放置頻振式殺蟲燈。在果園內每2hm2安裝頻振式殺蟲燈1盞。今年4月10日開始,在中心示范區放置頻振式殺蟲燈15臺。4月12日開燈至9月20日。集中誘殺金龜子、甜菜夜蛾、桃蛀螟等害蟲。 7月1日調查,甜菜夜蛾發生量比對照減少51.9%,效果十分理想。二是建避雨棚。6月3日至18日,雨季來臨前,各中心示范區及時搭建了避雨棚。避雨棚成行搭建在葡萄樹上方,一般棚膜距葡萄葉片30-50厘米,共搭建面積33.3hm2,以避免雨水淋洗,減輕葡萄病害。三是果穗套袋。6月22日至7月10日,各中心示范區及時對葡萄果穗進行套袋,套袋面積33.3hm2。
3.藥劑防治:示范區果園全年用藥控制在3-4次。防治用藥以生物制劑和植物源、礦物源制劑為主。一是4月20日-26日,每畝使用0.2%苦參堿水劑100g,兌水50kg進行葉面噴霧,防治綠盲蝽等害蟲。二是5月5日-12日、6月10日-15日,每畝使用95%礦物油乳油500ml,兌水50-60kg進行整株噴霧兩次,防治東方灰介。 三是7月8-12日,每畝使用25%絡氨銅水劑100ml,兌水60kg進行葉面噴霧,防治黑痘病。四是7月10日-15日,每畝使用“60g/L”艾綠士懸浮劑20ml,兌水50-60kg進行葉面噴霧,防治甜菜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