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洪
摘 要: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重點介紹我們東北地區彩色甘薯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彩色;甘薯;高產;栽培技術
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是彩色甘薯生產基地,在淘寶網上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遼西文君甘薯”就出自南票區。自2014年以來,本地彩色甘薯生產規模逐漸擴大,農民也嘗到了種植彩色甘薯致富的甜頭。本文介紹彩色甘薯生產技術,希望對廣大農民朋友有所幫助。
一、產地條件
生產基地要求周圍沒有大中等城市、工業園區及大中小工礦企業,生態環境良好,無任何污染,土質肥沃,排灌方便,灌溉水源潔凈,空氣清新,適宜生產綠色食品。
二、品種與茬口
1.品種選擇
適宜本地環境條件的優質抗逆性好、抗蟲能力強,商品性好的品種。不能使用轉基因品種。東北地區可選用湘農黃,浙紫一號、煙二五、鄭二二、金玉、紫羅蘭。
2.茬口
日光溫室早春栽培,4月上旬育苗,5月中旬定植,7月下旬—9月下旬開始收獲,10月上旬采收結束。
三、種植方式
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有機甘薯專用肥30公斤,做壟、覆膜、插秧,畝栽植5000株左右。
于5月中旬定植。株行距:直播行距為20cm,株距為20-25cm。栽植深度3-5厘米。
四、田間管理
1.前期管理。甘薯生長前期即發根分枝結薯期,春薯栽后至60~70天,夏薯栽后至40天左右。主要措施有:查苗補缺,早中耕、除草;防治地下蟲;適時打頂(主蔓長50~60cm時,打去未展開嫩芽,后打群頂)有利控制莖葉后期瘋長。
2.中期管理。生長中期即蔓薯并長期,春薯在栽后60~100天,夏薯栽后40~70天左右進行。主要措施為防旱排澇,土壤干旱時,澆小水。遇到多雨季節,及時排澇,保證田間無積水;控制瘋長田,葉面積系數長期超過5.0,可提蔓、不翻秧;葉面噴肥防止早衰,如葉面積系數不足4.0,可噴施0.5%的尿素與0.2-0.4%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1~2次。
3.后期管理。生長后期即薯塊盛長期,春薯在栽后100天以后,夏薯在栽后70天以后進行。主攻目標為護葉、保根、增薯重。可噴灑2遍0.4%磷酸二氫鉀液;防旱排澇和及時防治食葉性蟲害。
五、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
(1)健薯健苗,輪作倒茬,針對主要病蟲控制對象。因地制宜選用抗(耐)優良品種,建立無病留種地(包括大田栽植),從育苗到貯藏,采用健薯育苗,使用健康種薯育苗,用健苗栽植。
(2)合理密植,清潔田園。加強中耕除草、清潔田園、地頭雜草等田間管理,降低病蟲源數量。病薯病株,及時處理。
2.生物防治
(1)防治鱗翅目幼蟲如甘薯天蛾、斜紋夜蛾、甘薯潛葉蛾、甘薯麥蛾等。利用16000IU/mg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即Bt生物制劑500~1000倍液60~75kg/667m2;或青蟲特1000倍液,或楊康4號生物殺蟲劑稀釋300倍液。
(2)防治蚜蟲以及金針蟲、地老虎、蠐螬等地下蟲:可利用0.38%苦參堿乳油300~500倍液噴施或灌根。
(3)防治蠐螬等:利用2%白僵菌粉,用量2kg/667m2,起壟前撒施或栽植時穴施,施后封土,嚴防日曬。
(4)防治甘薯瘟病:用仿生物農藥80%乙酸素2000-3000倍液,浸種或沾根或灌根。
3.物理防治
(1)防治甘薯黑斑病、軟腐病:利用51—54℃溫水浸種10分鐘,或貯藏時36-38℃高溫處理4晝夜,催芽育苗及控制貯藏窖溫在11—14℃;收獲時要適時,1mc地溫12-15℃,即可收獲,防止薯塊不受凍,防止破傷,保持貯藏窖溫11—14℃,不低于10℃。
(2)誘殺鱗翅目與蠐螬成蟲:采用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成蟲。
(3)誘集小地老虎幼蟲:傍晚田間每隔一定距離放一泡桐葉,早晨翻開葉進行捕殺。
(4)誘集甜菜夜蛾成蟲:各代成蟲盛發期用楊樹枝扎成把誘蛾,早晨翻開楊樹枝,進行撲殺。
六、采收
當甘薯長到商用尺寸時,即可開始采收,早熟品種7月中旬開始采收,晚熟品種要做到適時安全收獲,當地溫降至15℃以下開始收獲,地溫降至12℃收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