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明
摘 要:油菜是十字花科植物,其營養豐富,是鳳慶縣重要的油料作物。但是油菜發病率較高,油菜種植主要在于科學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這也是油菜穩產、高產的重要保證。鑒于做好油菜的病蟲害防治對油菜穩產增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簡析油菜的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希望對油菜穩產增收有所幫助。
關鍵詞:油菜;病蟲害;防治方法;措施
油菜在南北地區都有種植區域,一般分為甘藍型、芥菜型、白菜型三種類型。目前鳳慶縣油菜主要品種為甘藍型油菜。油菜菜花可以食用,而油菜籽更是榨油的重要原料,但油菜在生長期間會遭受不同類型的病蟲害,是油菜嚴重減產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油菜種植的整個生育期需要做好油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一、油菜的主要蟲害及其危害特性
1.蚜蟲
(1)為害特性:蚜蟲是我縣油菜的主要蟲害,它的為害對油菜的產量影響很大。種類有菜縊管蚜、桃蚜、甘藍蚜等,均屬同翅日,蚜科。蚜蟲一年可以繁殖20—30代,繁殖方式較特殊,既能進行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也能卵生和胎生,分為有無翅蚜和有翅蚜。當油菜出苗后,會發現有翅成蚜飛進入油菜種植區,繁殖出無翅蚜和有翅蚜,有翅蚜會遷出油菜田繼續擴大破壞范圍。蚜蟲以成蚜、若蚜群集于油菜葉背面、嫩莖、花蕾和花朵上,用針狀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細胞受到破壞,生長失去平衡,葉片向背面卷曲皺縮,心葉生長受到影響,甚至會導致植株矮縮和顆粒無收氣候溫暖、干旱對油菜蚜蟲發生有利。為害油菜的蚜蟲種類較多,食性較雜,能對多種作物進行為害。蚜蟲為害時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葉片上,引起霉菌病發生,使葉片生理機能受到障礙,減少干物質的積累。由于遷飛擴性,所以可以傳播許多種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危害。
(2)防治方法:在油菜生長期間,農戶要做好田間耕種工作,在苗期將發現的蚜蟲油菜及時去除;在播種完成后要用藥土覆蓋,對于油菜開花前期間,也要中耕培土,定植密度要科學合理,使田間透光度良好。種植油菜期間,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以及殘株落葉,及時間苗和定苗,以此減少蟲源基數。具體防治方法:①選用高抗病品種,選用當地蚜蟲和病毒病發生輕的豐產油菜品種,其表現為葉色濃綠,葉片肥厚,苗期生長緩慢健壯,后期長勢強。②使用物理捕殺手段,利用蚜蟲的趨性用黃板誘殺大量誘殺有翅蚜。③利用昆蟲天敵。在油菜種植區,釋放大量蚜蟲天敵(瓢蟲、食蚜蠅、草蛉、蚜繭蜂)等抑制蚜蟲擴散。④化學防治:常用的農藥有a、抗蚜威。抗蚜威是選擇性強的殺蟲劑,具有觸殺,熏蒸和葉面滲透作用,能有效對蚜蟲進行防治,對有機磷產生抗性的蚜蟲亦有效果。殺蟲迅速,殘效期短。對油菜安全,不傷天敵,是綜合防治的理想藥劑;b、選用巨雷乳油(40%含量)按照1:1000-1200或好年冬乳油(20%)按照1:1 000-1500倍液噴灑。
2.油菜菜粉蝶
(1)危害特征:油菜菜粉蝶又叫做菜青蟲,菜粉蝶成蟲可存活15-30天,交配后2-3 天開始產卵,持續時間3-8天。菜粉蝶在白天活動,幼蟲會啃食葉片和葉肉,留下另一面表皮,成長后會把葉子吃成孔洞。幼蟲期15-20天,以啃食苗期葉片為主,軟腐病也會借此機會入侵油菜植株發,進而加速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在油菜收獲后及時清除殘枝老葉,以消滅田間殘留的幼蟲和蛹。②生物防治。可用細菌殺蟲劑,如蘇云金桿菌乳劑或青蟲菌六號液劑,采用500~800倍稀釋濃度。③生理防治。采用昆蟲生長調節劑,滅幼脲20%、25%膠懸劑500~1000倍液,但此類藥劑作用緩慢,應提早噴灑。這類藥劑常采用膠懸劑的劑型,噴灑后耐雨水沖刷,藥效可維持15天以上。④藥物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
二、蔬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根腫病
(1)發生特點:根腫病被稱為十字花科作物的“癌癥”,在甘藍型油菜的種植中較為常見,該病自苗期開始發生,主要侵染根部,會導致油菜葉片發黃、枯萎至全株死亡,對油菜籽產量影響較大。
(2)防治方法:首先,農業方法。①要選擇抗病品種適時播種,如甘藍型油菜:德油早1號、臨油1號和云油雜9號等。②要實行輪作,由于休眠孢子囊具有很強的抗逆性,因此對于發病嚴重的油菜區域建議實行4-5年的輪作,可改種麥類和綠肥等非十字花科作物。③要改良土壤,方法為用石灰調節土壤酸堿度,用石灰粉10-70公斤/畝。④建議選用至少3年沒種過十字科作物田塊作為苗床,苗床地用敵克松(50%)按照1:400稀釋,進行噴灑消毒。
2.霜霉病
(1)發生特點:霜霉病是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作物的整個生育期都可受害。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其次危害株莖、花梗和果莢。花軸受害后呈腫狀彎曲狀畸形,有“龍頭病”之稱 。受害部位發黃,有白色霉狀物,不結實,葉片染病初現淺綠色小斑點。
(2)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種植抗病品種,建議選擇高抗病品種:德油早1號、臨油1號和云油雜9號等;合理輪作,可有效減少土壤中卵孢子數量,起到減少菌源的作用;在田間發現病株,要連根拔除,并燒毀。②化學方法。抽薹期當病株率在20%以上時,苗床地用霜疫靈可濕性粉劑(40%)按照1:150-200倍稀釋;或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5%),按照1:500倍稀釋,進行噴灑消毒。
3.病毒病
(1)發生特點:油菜的病毒病多為全株性的慢性病害,主要是老葉片發病早,后波及到新生葉片。外部表現癥狀常為花葉、褪綠、環斑、枯斑、從矮及葉片皺縮,發病初期點狀透明斑,后擴展成圓形黃斑,中心為黑褐色枯死斑,四周油漬狀。病毒病的傳播主要靠昆蟲傳播、汁液接觸和嫁接感染。
(2)防治方法:①農業方法:選用抗病毒病的油菜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澆水化學方法。②生物防治:采取有效措施誘殺蚜蟲、粉蝶等媒介昆蟲,控制病毒傳播蔓延。③化學防治:用種衣劑2號(25%)按照1:50或者衛福按照1:100倍拌裹油菜籽,對防治病毒病有效,同時還可以控制蚜蟲、地下害蟲為害。
三、結語
綜上所述,油菜是鳳慶縣主要的油料作物,在油菜的種植中需要根據不同的病蟲害類型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需要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相結合,及早及時的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妍. 油菜常見病蟲害及綜合防治措施[J].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18, No.338(02):69-70.
[2]戴曉玲. 油菜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探討[J]. 農業與技術, 2016, 36(14):84-84.
[3]楊志宏. 油菜的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探討[J]. 農民致富之友, 2015(17):57-57.
[4]金新華. 青海省油菜主要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措施[J]. 農業工程, 2018, 8(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