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煒立
摘 要:水稻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稻米歷來是中國人的主食。中國水稻種植面積不足糧食作物總種植面積的30%,但稻谷產量卻占糧食總產量的40%左右。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常年稻谷總產量約占世界稻谷總產量的32%~35%(印度的水稻種植面積最大,但單產較低,因此總產不如中國)。中國也是亞洲水稻單產最高的國家之一,平均單產僅次于韓國和日本,居第三位。水稻在我國糧食結構中具有重要意義。河南地區是我國農業種植的重要地區之一,同時也是水稻種植大省。近年來伴隨著科技以及經濟的發展,作為北方地區的河南已經開始逐步的種植水稻作物。在這個過程中困難是絕對的,最為主要的問題就是水稻的抗倒伏問題。為此,我們應當積極的研究、利用化控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幫助河南地區水稻種植戶提升水稻產量。促進河南地區的農業發展。
關鍵詞:河南地區;水稻種植;化控技術;抗倒伏研究
化控技術顧名思義,既是利用化學技術控制農作物的生長,調控。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起就在化控技術領域內取得的較大的收獲,已經初步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技術體系。河南地區的水稻種植抗倒伏問題就可以借助化控技術進行開展,提升河南地區的水稻種植情況,幫助種植人員更好的進行種植。
一、河南地區水稻易倒伏的原因
1.氣候問題
地區隸屬北方,在氣候上年溫差較大,季風現象明顯,夏季降水集中。具體表現在水稻種植產業中就是,在夏季,水稻容易因為劇烈的天氣狀況,如暴雨、大風等劇烈強對流天氣,導致莖稈彎折,形成倒伏現象。
2.土壤問題
水稻種植需要培養專業的水稻土,用以適應水稻的生長發育,促進水稻的健康成長。但是在河南地區,缺少相應的水稻土用以水稻栽培。這就導致水稻在種植時發生水土不服現象,莖稈軟弱無力,難以支撐稻穗,致使倒伏現象的出現。
3.環境問題
水稻的種植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以及充足的光照。但是在河南地區,恰恰缺乏這兩種自然資源。相比較于南方地區,河南地區維度位置更高,與太陽之間的夾角較小,太陽光的傳播路徑更遠,水稻可以從太陽光中獲取的能量更少。除此以外,由于河南地區的水資源豐富程度與傳統水稻種植地區無法相比,導致水稻缺水。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水稻倒伏現象的出現。
二、借助化控技術提升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措施
1.借助化控技術,降低水稻的莖稈長度
水稻的莖稈是決定水稻抗倒伏能力的關鍵所在。再傳統的水稻種植區域,由于先天環境優良,所以水稻的莖稈長度較長,但是在河南地區,這種生物特性不利于水稻的種植。因此,種植人員可以利用化控技術降低水稻莖稈的長度,降低水稻倒伏的幾率。
莖稈一般由節和節間組成, 節又可以分為表皮、機械組織、薄壁細胞和維管束等幾個部分, 節間的構造也可分為表皮、機械組織、薄壁組織和維管束等幾個部分。水稻的倒伏主要與節間組織以及葉鞘有關。種植人員可以借助化控技術降低水稻的莖稈的整體高度間接增加節間組織以及葉鞘的比例,提升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2.增加水稻莖稈的直徑
與降低水稻莖稈的高度原理相近,增加水稻莖稈的直徑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研究表明,水稻的第一節莖稈與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的關聯性最強,因此,種植人員應當積極的借助化控技術,提升水稻莖稈的第一節的直徑,直接提升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其次,是要增加水稻第四至五節莖稈的直徑,這里是水稻倒伏現象發生時,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3.改變水稻的根部結構
與水稻的原產地不同,河南地區缺乏適應水稻生長的專業水稻土。因此,河南地區的水稻種植人員應當積極的改變水稻的根部結構,使水稻更加適應河南地區的種植條件。首先,應當借助化控手段增加水稻的根部長度,使水稻可以跟深層的進行扎根,提升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其次,使培養水稻適應河南地區土質,借助化控技術,使水稻適應河南地區黃土地的土質,更好的從土壤中汲取營養,以此來提升水稻的 健康程度,適應河南地區的種植條件,提升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4.借助化控技術,提升水稻的氣候適應能力
河南地區屬季風氣候,在夏季時常有強對流天氣的出現,種植人員應當就此對水稻進行全方位的化控,培養適應河南地區氣候環境的水稻品種。首先,應當借助化控技術,降低水稻葉片的面積。水稻葉片的面積越小,水稻的受力面積也就越小,以此可以提升水稻的抗風能力,幫助水稻更好的適應河南地區的氣候環境。其次,應當借助化控技術延長水稻的生長周期。河南地區受于氣候條件的限制,難以實現水稻的一年兩熟,乃至于三熟。因此,應當借助化控技術延長水稻的生長周期,從而在整體上降低水稻的植株高度,提升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第三,應當借助化控技術提升水稻的抗旱能力。在河南地區,水資源較為緊缺,難以滿足水稻生長的正常用水量。因此,應當利用化控技術,培養適應河南地區水資源情況的水稻作物,提升水稻莖稈的木質化程度,以此來適應河南地區的氣候條件,提升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5.借助化控技術調整水稻生長規律
河南地區水稻種植人員應當借助化控技術微調水稻的生長規律,以更好的提升水稻的抗倒伏情況。如,可以借助化控技術加快水稻淀粉物質的積累速度,減少水稻的成熟時間,使水稻成熟避開河南地區的夏季多雨季節,降低水稻倒伏的可能性。
三、結語
我國河南地區是我國的農業發展重要地區之一,水稻在河南地區的種植對于河南地區農業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河南地區的種植人員應當積極的借助化控技術解決在種植水稻過程中的倒伏問題,避免因水稻倒伏帶來的不利影響。種植人員應當利用化控技術降低水稻的莖稈高度,提升直徑,幫助水稻更好的適應河南地區的氣候條件。
參考文獻:
[1]董建國.大豆化控防倒伏技術的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2(13):38.
[2]王立娜,楊克軍.玉米化控防倒伏技術研究[J].現代化農業,2014(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