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廣權
摘 要:我國奶牛的飼養發展尤其的迅速,因其良好的經濟效益回報,越來越多的飼養者加入奶牛飼養的行列。但是在實際的生產中由于飼養者的專業水平都不相同,所以對于奶牛所需飼料的加工及日糧配制的方法掌握的也都不盡相同。所以,本文主要介紹奶牛日常所需飼料的加工方法,并且簡單介紹奶牛日糧配制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奶牛飼養的經濟效益,供參考。
關鍵詞:奶牛;飼料;加工;日糧;配制
目前,我國在日常飼養過程中飼喂奶牛的飼料主要包括粗飼料、精飼料、多汁飼料、糟粕類飼料、礦物質飼料、添加劑類飼料等。臨床生產中采用以上飼料飼喂給奶牛,如果方法正確則會收到比較好的飼喂效果。如果希望更進一步的增加飼料的利用率和轉化率,應該對飼料加以合理的加工調制方法,同時應該給予科學合理的配制方法,如此可以能到預期的理想的飼喂效果。以上各種不同品種的飼料如果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之后,能夠在不同程度上為供給奶牛比較充足的營養。飼料給奶牛飼喂之前需要經過合理且科學性的加工調制,而奶牛采食的日糧也應該進行相應的配制,這樣對于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效果比較明顯,所以在臨床上必須加以重視。
一、奶牛飼料的加工方法
生產中常說的青飼料,主要就是指天然或人工栽培的牧草以及蔬菜類的飼料,青飼料的適口性佳,奶牛采食之后比較容易消化,并且青飼料的含水量特別好,如果可以將其比較合理的飼喂給奶牛,可收到比較高的產奶量。實際生產中奶牛通常可以直接采食青綠飼料,只要在奶牛采食之前簡單的進行粉碎處理就可以飼喂奶牛,這樣對于飼料利用率具有相應的提高效果,同時能夠減輕飼料的浪費情況。而對于生產中常用的秸稈類飼料,具有比較高的粗纖維的含量,而且適口性也相對比較差,但是對秸稈類飼料進行鍘短或粉碎處理之后對于適口性以及飼料的利用率都具有一定的提高效果。而且經過收割以后的牧草應該及時的進行攤開晾曬處理,切忌長時間的堆積放置。實際生產中還應該在牧草打捆之前放置在干燥處,避免牧草被雨淋濕而變質。生產中通常將多汁類飼料切碎,或者是通過煮熟之后再給奶牛進行飼喂,但是應該控制供給奶牛的量,避免奶牛采食過多會而發生腹瀉的情況。
生產中常說的青貯料主要就是將一些青綠多汁飼料而制成青貯飼料,青貯料制備成功之后更加便于貯存,在我國每年的春東季節青綠飼料都是比較短缺的時間,此時給奶牛飼喂青貯料就可以很好的提供給奶牛優質青綠飼料,而且青貯料還會在營養價值和適口性方面有明顯的作用。收獲之后的青綠多汁飼料如果水分含量適宜的情況就可以直接切碎從而制成青貯料。日常奶牛采食的青貯原料多為玉米秸稈,制作青貯之前必須在適宜的時間進行收割,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可以知道,青綠飼料在乳熟后期至蠟熟前期是最合適的收割時間段,并且要將含水量應控制在65%-70%,如果水分含量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青貯料的品質產生相應的不良影響,之后可以將原料切碎成3-5厘米再裝填入窖。生產中必須保證奶牛采食的青貯原料含有一定的糖,否則將直接導致乳酸的增殖速度受到一定的影響,對于抑制雜菌的生長效果有削弱的表現,而且對于表貯也是不利的因素。所以應該保證將含糖量較高的青綠飼料合理的摻入到青貯原料當中,或者是直接將糖蜜或者是淀粉添加到其中。但是在裝填原料的時候應該采取邊裝填邊壓實的方式,四周的邊緣必須保證能夠壓實的狀態,并且將空氣排出,而且這些裝填工作應該保證在3天之內完成,最后還是應該加以密封處理,處理之后應該保證不漏水、不漏氣的狀態為宜。這樣維持40天即完成了青貯料的發酵過程,經過微生物發酵而制成的青貯料會散發酸味和清香味,富含營養,奶牛的適口性良好,并且保存時間能夠長達幾個月甚至是幾年之久。給奶牛飼喂青貯料的時候應該遵循逐層取用的原則,通常生產中可見青貯料呈黃綠色,質地柔軟、多汁、有芳香味和酸味,這樣的是品質比較好的青貯料;而呈現顏色異常并且有異味散發的則不適宜給奶牛飼喂,說明料的品質比較差。飼養員應該保證當天取出的青貯料盡量用完,杜絕過夜料喂牛的情況出現,所以要求適量取料,否則奶牛采食之后容易感染疾病。
實際生產中對于粗纖維含量較多的秸稈可以利用堿化的方法進行合適的處理。首先要將切短后的秸稈浸泡在2%-5%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持續24小時之后再撈出來,但是應該先將堿液沖洗干凈,之后再給奶牛進行飼喂。這樣的秸稈經過堿化處理會有比較高的利用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奶牛的采食量。此外,應該了解堿化處理會相應的對蛋白質和維生素產生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堿化處理的方法不適用于一般的豆科秸稈。
二、日糧營養的配比
生產中通常都是要求將奶牛的飼料原料進行相應的加工調制處理,之后才能給奶牛進行飼喂,但是同時也對日糧的配制有相應的要求,首先奶牛的營養以及生產需求是必須得得到滿足的。臨床中對奶牛的日糧進行配制,應該遵循的原則是考慮奶牛的飼養標準以及飼料的營養成分,然后還要將實際奶牛的飼養情況加以結合,然后整體考慮并加以設計。日料配制的要求是既能滿足奶牛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求,還可以保證奶牛機體的健康以及乳產品成分的正常、穩定。
1.提高飼料適口性。提高飼料的適口性,以增加奶牛的食欲,從而提高采食量,最終達到提高產奶量的目的。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可以利用一些增香劑來增進奶牛食欲。奶牛對甜味較為敏感,飼喂奶牛時可以喂一些甜菜絲或者糧蜜。采取少喂勤添的原則,增加飼喂次數。
2.改善飼料的品質。粗飼料的品質與飼料的消化率呈正相關,質量較差,消化率越低,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較長,采食較小。因此,飼喂奶牛的飼料品質要優良,日糧的組成要多樣化,進行多品種的搭配,注意采食量與消化率的協調性,給奶牛提供優質的粗飼料以及品質優良的精飼料。還可以適量的飼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不但可以提高產奶量,還可以在炎熱的夏季起到一定的防暑降溫的作用。在飼喂時,要盡量在產奶前提供一些優質粗飼料,在分娩后的40-50天可給牛多喂一些易于消化、營養濃度較高的飼料,尤其是過瘤胃蛋白。
3.注意飼料中營養供應充足且搭配合理。提高飼料的能量濃度,為處于泌乳期的高產奶牛提供脂肪含量約為3%的日糧不足能維持產奶所需,因此要提高飼料的能量深度,可以在日糧中添加脂肪,以緩解泌乳初期能量的不足。奶牛的日糧中干物質粗纖維的量應保持在17%,并且粗纖維中的NSC應為35%-40%,以保護瘤胃環境的穩定,促使瘤胃微生物正揮功能;高產奶牛體內的大量礦物質會隨牛奶排出,而一般的飼料中的礦物質不能滿足高產奶牛的需求量,因此要額外的供給。注意添加適量,鈣、鎂的添加量提高到飼草干物質采食量的0.9%、1%和0.2%-0.3%。另外,適當的添加碘也可顯著的提高產奶量。
4.使用適當的添加劑。為了提高高產奶牛的產奶量,常用的方法是提高精料的飼喂量,這會導致瘤胃酸過高而發生酸中毒,此時在增加精料的飼喂量的同時在飼料中添加緩沖劑小蘇打、氧化鎂等可以穩定瘤胃的pH值;在奶牛的日糧中添加異構酸可以提高瘤胃微生物的數量,以改善氮的沉積量,提高纖維素的消化率,進而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和乳脂率;在高產奶牛的泌乳初期飼喂酵母培養物可以起到一定的穩定瘤胃環境平衡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奶牛采食量的下降,提高產奶量。